湖北省武汉六中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考试卷(解析版)(初三)月考考试卷.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汉六中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考试卷(解析版)(初三)月考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题文】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消融 B.霓虹灯闪烁 C.粮食霉变 D.茅台酒飘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粮食霉变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考点:物质的变化
【题文】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滴管在使用时不能接触试管内壁,要悬空滴加,加入固体药品时,要将试管横放。
故选A.
考点:实验操作
【题文】空气能供动物呼吸,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空气能供动物呼吸,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氧气。
故选B.
考点:空气的成分
【题文】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时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C.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成液体或固体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答案】A
【解析】
评卷人得分
试题分析: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时不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实际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
故选A.
考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题文】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洁净的空气 B.矿泉水 C.液氧 D.可乐汽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液氧中只有一种物质氧气,属于纯净物。
故选C.
考点:物质的分类
【题文】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分别放入带火星的木条 B.观察气体的颜色
C.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的正确方法是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因为遇到氧气会燃烧的更旺,遇到二氧化碳会立刻熄灭,遇到空气会安静的燃烧。
故选D.
考点:物质的鉴别
【题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小明同学做“硫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记录的现象为:硫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二氧化硫B.小红同学认为在“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中,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小水珠F
C.小刚做“木炭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为防止木炭熄灭,点燃后立即迅速伸入瓶底
D.小芳同学在做“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当氧气收集满后,立即熄灭酒精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小明同学做“硫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记录的现象为:硫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刺激性气体;+小红同学认为在“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中,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小水珠F;小刚做“木炭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点燃后从上到下慢慢的伸入瓶底,目的是充分和瓶内的氧气发生反应;P小芳同学在做“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当氧气收集满后,应该先移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故选B.
考点: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
【题文】某化学小组按照如图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G
有下列实验现象或说法:
①实验Ⅰ中c处最先变黑
②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的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
③实验Ⅱ中可能会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熏黑
④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无火焰产生
⑤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烛芯点燃的缘故
⑥蜡烛熄灭时的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的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因为过程中会产生水;实验Ⅱ中可能会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熏黑,因为过程中碳不会完全燃烧;蜡烛熄灭时的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因为最后会被点燃。
故选D.
考点: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题文】下列物质的变化与空气的某些成分有关,请填写空气中的成分
(1)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变软,说明空气中有;
(2)澄清石灰水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会有一层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有;(3)食品包装时充入保护气,是防止食物与空气中的反应;
(4)霓虹灯中填充一些气体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它们填充的是空气中含有的。
【答案】(1)水蒸气(2)二氧化碳(3)氧气(4)稀有气体
【解析】
试题分析: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变软,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澄清石灰水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会有一层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食品包装时充入保护气,是防止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霓虹灯中填充一些气体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它们填充的是空气中含有的稀有气体,稀有气体通电后会发出不同的光。
考点:空气的成分
【题文】在氧气中点燃:①木炭;②硫;③磷;④细铁丝;⑤蜡烛(用序号填空)
(1)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2)生成物在常温下只有气体的是
(3)生成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4)有大量白烟生成的是
(5)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答案】(1)②(2)①②(3)②(4)③(5)①⑤
【解析】
试题分析: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硫,生成物在常温下只有气体的是木炭和硫,因为分别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生成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硫,因为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害气体,有大量白烟生成的是磷,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木炭和蜡烛,二者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考点:物质的变化
【题文】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排水法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装置选
用(填序号)。
①写出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
②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请画出F装置内导管该怎样延伸;
③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答案】(1)长颈漏斗(2)AFG①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②C管应该伸到瓶底③不变(3)b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排水法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装置选用AFG ,发生装置是A,因为需要加热,利用G装置测定产生的气体的体积。
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从顺序看,c端是气体的输出端,便于将水压入量筒内,所以C应该伸到瓶底,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将不变,因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因为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因为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能用排气法收集。
考点:氧气的制取
【题文】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块白磷(白磷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该反应的表达式
是。
实验开始至恢复至常温的整个过程中,活塞如何移
动。
②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
(2)小军根据燃烧白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按书中装置进行实验,如图2,结果测出结果大于理论值。
下列会造成这个影响的是
A.弹簧夹没有夹紧 B.燃烧匙内放了过量的红磷
C.没有冷却到室温 D.红磷伸入瓶中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答案】(1)①产生大量白烟②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先右移动,后向左移动至刻度4处停止②将玻璃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消耗完(2)a d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该反应的表达式是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实验开始至恢复至常温的整个过程中,因为过程中会发出大量的热,气体会膨胀,所以活塞先右移动,,最后气体冷却到室温后,因为气体减少,其中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会是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会向左移动至刻度4处停止。
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将玻璃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消耗完。
会造成这个影响的是弹簧夹没有夹紧,这样会漏气;红磷伸入瓶中没有立即塞紧瓶塞,外界气体就会进入瓶内。
考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题文】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若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根据小雪的实验,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符号:
B F;
(2)写出“A中加入黑色粉末C”时反应的表达式,并在括号中写出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
【答案】(1)B氧气 F二氧化硫(2)过氧化氢水+氧气
【解析】
试题分析: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若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所以C是催化剂,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所以B是氧气,A是过氧化氢,D是水,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说明E是硫粉,而F是二氧化硫。
A中加入黑色粉末C”时反应的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反应为分解反应。
考点:物质的鉴别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反应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