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制度培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P抗菌药物目标治疗原则
• 铜绿假单胞菌: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 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碳青霉烯 类(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上述药 物联合抗假单胞菌的喹诺酮类或氨基糖甙 类。
• 鲍曼不动杆菌:含舒巴坦的β-内酰胺酶抑制 剂复方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 林-舒巴坦)、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可联合氨基糖甙类或四环素 类或喹诺酮类或多粘菌素E。
• • • • •
4.3人工气道相关措施 4.3.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指征; 4.3.2如有可能,尽量使用无创呼吸机; 4.3.3维持合适的气囊压力(25~30cmH2O); 4.3.4选择适当的气道湿化方法,保证充分的痰液 引流; • 4.3.5每日评估脱机,执行程序化脱机。达到脱机 拔管条件应及时拔除人工气道; • 4.3.6避免经鼻气管插管。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 (1)主要负责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 改进方案,包括医疗质量自查方案。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 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 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 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 (4)完成每月科室医疗质量自查,自查内容 包括诊疗操作和规章制度(尤其是医疗核心 制度)执行情况两大方面;负责规范科室医 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 (5)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 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 (6)负责本科室临床路径,单病种控制及合 理用药的登记和质量控制。 • (7)学习三级医院评审细则,分解各项条款, 做好各项迎评准备工作。
科室制度培训
王竞军
科室质控小组组成
• 组长:王竞军(科主任) • 副组长:赵琳(科副主任)、李丽(护士 长) • 质控员:刘洪波、褚亚昆、李雪莲、黄一 维、柴亚贤
具体分工
• 王竞军负责全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 • 赵琳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包括病历质量、 医疗技术、诊断、安全)。 • 李丽负责全面护理质量管理。 • 刘洪波、黄一维负责院内感染工作。 • 褚亚昆负责科室继续教育、带教、培训工 作。 • 李雪莲、柴亚贤负责护理文件质量
VAP诊断标准
• 临床诊断:
– X线胸片出现新的浸润性阴影或原有浸润阴影 扩大 – 同时具有下列三项中的两项:
• 体温>38℃或36℃; • 白细胞计数>10×109/L或<4×109/L • 脓性痰
微生物学诊断
• • • 保护性毛刷分泌物定量培养>103CFU/ml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104CFU/ml 气管内抽吸分泌物定量培养>105CFU/ml
• 10.和临床科室搞好协作,保证科室患者转 出入通道畅通 • 11.充分配合医技科室工作,提高辅助诊断 的时效性。 • 12.执行院间检验检查互认制度,减少不必 要的重复检查。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 防治规范及操作流程
• • 定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 或拔除人工气道48小时内发生的院内获得 性肺炎,其中机械通气≤4天内发生者为早 发性,≥4天发生者为晚发性。
科室质控员职责
• 其职责为每月负责协助科主任护士长对科 室的医疗护理工作进行督查,组织召开全 科的医疗以及科室整改措 施一起以书面形式上报质控办。
ICU收治范围
• (一)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 统功能衰竭,经过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 能得到恢复的患者。 • (二)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 经过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 患者。 • (三)在慢性器官或者系统功能不全的基础上, 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严密监护和治疗 可能恢复到原来或接近原来状态的患者。 • (四)其他适合在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和治疗的 患者。
• 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的终末状态、不可 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测治疗中获得益 处的患者,一般不是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 围。
ICU转出标准
– – 原发病有效控制; 生命体征平稳:HR<100次/分,R<20次/分, T<38℃,BP正常范围; – 脱离连续性血液净化、机械通气,血管活性 药物停用48小时以上; – 肺部情况稳定,氧饱和度在95%以上; – 晚期肿瘤或无希望治愈的病人,经与家属和 专科医生沟通确认后,可转入普通病房。
预防
• 4.1一般性措施 • 4.1.1手部清洁,针对特殊感染的病人戴手 套和穿隔离衣; • 4.1.2避免过度镇静,每日唤醒; • 4.1.3床头抬高300~450; • 4.1.4氯己定口腔护理(2~3次/日); • 4.1.5持续声门下吸引。
• 4.2消化道相关措施 • 4.2.1如无应激性溃疡高危因素,应避免使 用H2受体阻断剂和质子泵抑制剂; • 4.2.2经口放置胃管或空肠管; • 4.2.3需要长时间进行胃肠营养的病人应考 虑经皮胃造瘘或使用空肠营养。
VAP治疗
• 5.1.VAP的抗菌药物治疗 • VAP患者应尽早进行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 一旦明确病原菌,应及时调整为目标治疗。 • 5.1.1VAP抗菌药物初始经验性治疗原则 • (1)早发VAP(≤4天)、不存在或存在多重耐 药感染危险是: • 可能发生的病原菌: •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抗菌药物敏感的革 兰氏阴性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变形杆菌、沙雷氏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 萄球菌。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及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VAP)最常见的危险 因素
– – – – – – – – 年龄>70岁 慢性肺疾病 意识程度下降 误吸 胸部手术 放置颅内压监测装置 放置鼻胃管 使用提高胃液PH值的药物(H2受体阻断剂, 抗酸剂,质子泵抑制剂)
– – – – – – – –
从ICU转运病人行检查或治疗 之前应用抗生素,尤其是三代头孢类 再插管及插管时间过长 秋冬季住院 机械通气治疗ARDS 频繁更换呼吸机管路 使用肌松药物 基础疾病
• 1.对于新入科患者,接诊医师要进行详细问 诊、查体、检查结果的分析,做好接诊工 作,保证入院诊断正确率。 • 2.规范诊疗行为,制定详细、完整的治疗计 划,合理诊疗,杜绝延误治疗。 • 3.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减 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 4.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每日病情评估制, 保证诊疗的及时性。 • 5.提高科间会诊质量及效率,严禁出现推诿、 推责和以大量辅助检查代替会诊意见的现 象。 • 6.提高床位有效使用率。出院前复查有计划 进行,避免盲目性。 • 7.对于气管插管行呼吸机治疗患者,坚持每 日呼吸功能评估,及时撤机。
• 可选择药物:
– 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 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 – 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呋辛、 头孢噻肟); – 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及环丙沙 星); – 窄谱碳青霉烯类(如厄他培南)。
• (2)晚发VAP(≥5天)、存在高多重耐药 感染危险,①90天内曾使用抗生素;②入 院超过5天;③居住在耐药菌高发的社区或 医疗机构;④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 存在免疫功能障碍。
• 三、夜班及节假日值班:如因人员不足或 值班人员因意外情况不能坚持完成工作时, 值班人员应联系二线听班人员接替,并报 告科主任;如有必要可报告医院总值班予 以协调解决。
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
• 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综合管 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反映医院内涵建 设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同时缩短医院 平均住院日也是今年等级医院复审的一项 重要内容。现结合我院和我科实际情况, 制定缩短平均住院日具体措施如下:
保障患者转出通畅措施
1、所有ICU患者均为有计划转出。 2、坚持按专业转出患者,杜绝跨专业转科。 3、坚持多学科联合查房制度,和相关专业医 师共同查房,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4、坚持病情每日评估制度,病情平稳后,做 转科准备。
5、在计划转科的前1—2天,联系计划转入科 室医师,共同查房,确定转科时间。 6、转科前1天,通知家属,介绍病情,做转 科准备。 7、转科当天,早查房再次评估,联系专业科 室,确定转科。 8、如转出困难,上报医院,由医务科协调解 决。
• 可能发生的病原菌: • 上述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 的肠杆菌科(如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 菌属、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
可选择药物: 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哌酮、头孢吡肟) 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 (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考虑革兰氏阴性耐药菌感染可联合喹诺酮 类或氨基糖甙类 • 考虑革兰氏阳性耐药菌感染可联合糖肽类 (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
• 产ESBLS肠杆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 抑制剂复方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 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如亚胺 培南、美罗培南)、四环素类(替加环 素)。 • 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利奈唑 胺、糖肽类(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四环素类(替加环素)。
• 5.1.3抗生素雾化治疗 • 对多重耐药非发酵菌肺部感染,全身抗感 染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联合雾化吸入 氨基糖甙类或多粘菌素类药物治疗。
4、主管医师通知家属,向家属介绍病情,说 明转科目的及注意问题,征得家属同意。 5、主管医师整理病历资料,写出转科记录。 6、主管护士做好转科前准备。核对患者信息 资料,包括姓名、性别、住院号、腕带等。 7、主管医师和主管护士护送患者到接收科室, 全程家属陪同。 8、主管医师和主管护士向接收科室医师和护 士详细交代患者情况及注意问题,包括患 者身份信息,确定无误后,接受科室签字。 9、所有病例资料随患者一同到接收科室 。
科室人员紧急替代制度
• 一、医疗行为过程中的工作人员,因意外 情况不能继续完成其工作,需安排人员紧 急替代。 • 二、正常工作日:如因科室工作繁忙而人 员不足,或值班医务人员因意外情况不能 坚持完成工作时,由其下一级医师替代完 成;若后者没有能力完成该诊疗操作,则 需向科主任报告,请求派相应人员替代; 如有必要,可报医务部予以协调解决。
• 4.4呼吸机设备及管路相关措施 • 4.4.1呼吸机内部回路实行终末消毒; • 4.4.2呼吸机管路及湿化装置实行终末更换消毒,如有污染 或破损应及时更换消毒; • 4.4.3及时清除管路中的冷凝水,放置倒流; • 4.4.4密闭式吸痰装置无需每日更换,如破损或污染应及时 更换; • 4.4.5对疑似或确诊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高致 病性流感等)的机械通气患者,应在呼吸管路端放置细菌 过滤器,避免污染呼吸机和周围环境。 • 4.5纤维支气管镜:严格管理内镜的消毒、灭菌和维护。 • 4.6早期康复治疗
• 8.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相关医疗质量与安全 核心制度,监督管理落实,根据落实情况, 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 • 9. 护理人员要转变服务观念,提高主动服 务意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的措施落 到实处。医院要加强护士“三基”培训, 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确保护理安全。加 强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保证病人得到高 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医院感染和并 发症发生。
ICU患者转科流程
1、主管医师查房,对患者病情评估,确定危 及患者生命的疾病已经得到控制,生命体 征平稳,不再需要加强医疗,在普通病房 能够继续巩固治疗,提出转科建议。 2、科室主治医师和主任对患者整体情况评估, 确定符合转科条件。 3、主管医师与接收科室联系,接受科室医师 对患者病情再次做出评估,做出转科决定。
• 5.1.4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 • VAP抗感染疗程一般为7-10天,如患者临 床疗效不佳、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免疫功能 缺陷则可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对VAP患者 行抗菌药物初始经验性治疗48-72小时后, 需及时评估患者临床情况,根据细菌学检 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为可覆盖病 原菌、窄谱、安全及经济效益比值高的药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