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课时作业14(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学案14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来源的细胞其分化能力最强( )
A.骨髓干细胞 B.胚胎干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神经干细胞
解析:全能性高的细胞分化程度低,反之全能性低的细胞分化程度高。
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都是多能干细胞,其分化能力弱,胚胎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其分化能力最强,B正确。
答案:B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乳酸菌含有核糖体和DNA
B.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起控制作用
C.抑制膜上载体活性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D.肝细胞和肌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
解析: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和DNA,A正确。
细胞膜功能是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
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抑制膜上载体活性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C正确。
肝细胞和肌细胞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遗传物质DNA相同,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故肝细胞和肌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mRNA不同,D错误。
答案:D
3.某人的一个肌肉细胞与一个神经细胞中,肯定相同的是( )
A.细胞核内DNA B.细胞质内RNA
C.蛋白质种类 D.各种细胞器的数量
解析:对同一个体来说,正常情况下各种组织细胞都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有丝分裂而来,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即细胞核内DNA相同;由于各种组织细胞的结构功能不同,遗传物质表达具有选择性;基因选择性表达使细胞质内RNA、蛋白质种类不同;与细胞功能相适应的各种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相同。
答案:A
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白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B.衰老细胞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等特征
C.分化和癌变过程中均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
D.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解析:细胞分化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A正确;衰老细胞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核变大等特征,B正确;分化过程中没有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D正确。
答案:C
5.高等生物体内时刻都有许多细胞在进行分裂、生长、衰老、凋亡,下列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
B.有丝分裂间期时间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C.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分裂、分化
D.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解析:高度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脱分化,再分裂、分化。
答案:C
6.下列关于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体衰老导致细胞衰老
B.幼年个体内没有衰老细胞
C.老年个体内没有新细胞
D.没有细胞的衰老就不会有个体的衰老
解析:老年个体内也有新细胞的产生,幼年个体内也有许多细胞在衰老,如红细胞;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并不是一回事,但是从整体来说,没有细胞衰老就没有个体的衰老。
答案:D
7.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C.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遗传物质均发生变化
D.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
解析:人类的遗传物质中本身就含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A错误。
细胞分化是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提高细胞代谢效率,B错误。
细胞癌变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细胞衰老时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C错误。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由凋亡基因控制,因此在凋亡过程中存在凋亡基因的表达,D正确。
答案:D
8.下图表示人体内一些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①过程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周期性
B.②过程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③过程总是与机体的衰老同步进行
D.④过程是由于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解析:若①表示的过程为正常细胞的连续的有丝分裂,则具有周期性,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则没有周期性,A正确。
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遗传物质改变,B错误。
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并不是一回事。
如有些细胞衰老与机体衰老并不同步,如红细胞,C错误。
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失去对细胞分裂的控制能力,D错误。
答案:A
9.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的膜通透性降低,癌变细胞的膜黏着性增强
B.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C.细胞坏死时代谢停止;细胞癌变时代谢减弱
D.衰老、死亡的细胞可被吞噬细胞清除;癌细胞可被效应T细胞裂解
解析:癌变细胞的膜黏着性降低,易扩散且代谢加强;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受基因控制;衰
老、死亡的细胞可被吞噬细胞清除,效应T细胞可裂解癌细胞。
答案:D
10.老年人皮肤色素沉积出现老年斑,原因是( )
A.细胞呼吸速度加快
B.细胞中抗氧化作用的酶活性升高
C.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D.紫外线照射引起色素沉积
解析:细胞衰老后,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A错误;色素沉积的原因之一是细胞中抗氧化作用的酶活性降低,易产生褐色素,B错误;细胞衰老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C正确;老年人皮肤色素沉积与紫外线照射无关,D错误。
答案:C
1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B.细胞自然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能够由细胞凋亡完成
C.细胞分化和衰老的共同表现是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解析: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所以,细胞的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A正确;细胞自然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而细胞衰老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C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D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2.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
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正常细胞相比,
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_______(填编号),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______________,为合成DNA等提供原料,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________等。
(3)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正常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调控________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
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_______(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解析:(1)因为图中A能在细胞膜上协助葡萄糖进入细胞膜,所以可以推断其应该是载体蛋白。
(2)由图可知,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癌细胞的代谢比较旺盛,需要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合成材料,所以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内①②③会加强。
DNA的合成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与五碳糖合成脱氧核苷酸,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3)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原癌基因的结构改变,会导致大量酶合成,而使得细胞代谢失控。
抑制机体内的癌细胞代谢,不会对正常细胞的代谢造成大的影响,图中代谢过程①④是所有正常细胞都有可能大量进行的,所以不宜作为作用位点。
答案:(1)(葡萄糖)载体(蛋白)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①②③脱氧核苷酸增殖(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酶①④
13.根据下面的图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表示多细胞生物细胞分裂和____________的过程,是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若细胞C 是成熟的红细胞,那么细胞A 是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中,对于白血病病人来说,医学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患者正常的造血及免疫功能得以重建。
(3)成熟红细胞中无核、无________(细胞器),所以红细胞中呼吸作用的方式为(填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核细胞的无核与成熟红细胞的无核相比,原核细胞具有________。
成熟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能力与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有关。
(4)若C 表示的是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人的细胞,他患病的根源是图中________(用字母表示)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解析:(1)经②过程后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故为分化过程。
(2)红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故A 是造血干细胞。
目前,白血病患者常通过骨髓移植,植入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使患者正常造血及免疫功能得以重建。
(3)人成熟红细胞中无各种细胞器,故呼吸方式只能是无氧呼吸,原核细胞与无核的成熟红细胞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有拟核。
(4)若C 细胞表示的是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人的细胞,他患病的根源是造血干细胞中的基因发生突变。
答案:(1)细胞分化 (2)造血干细胞 骨髓 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 (3)线粒体 C 6H 12O 6――→酶2C 3H 6O 3+少量能量 拟核 血红蛋白 (4)AB
14.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 复制的酶与DNA 相互作用。
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1)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填写序号)________。
A .紫外线
B .甘油
C .肝炎病毒
D .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
E .葡萄糖
F .尼古丁
G .丙酮酸 H .核辐射
(2)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与DNA 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 复制的酶与DNA 的相互作用。
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3)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其中某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
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
5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
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__________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⑤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两处错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_______原则。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有化学致癌因子,如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尼古丁等;物理致癌因子,如紫外线和核辐射;病毒致癌因子,如肝炎病毒。
(2)由于烷化剂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使DNA复制不能正常进行,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
(3)分析题目可知,癌细胞的增殖应在“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才可完成,试管静置时,其内的溶液会出现沉淀,吸取培养液时所得每毫升中细胞的数目不准确,因此应摇匀后再吸取。
由表中数据可知,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且抑制效果与浓度有关。
(4)由题干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氯二乙胺,因变量是癌细胞的数量。
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答案:(1)A、C、D、F、H (2)间(3)②等量生理盐水④血细胞计数板
⑤a.在“冰箱中”应改为在“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b.“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应改为“振荡摇匀后,从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4)①对照单一变量②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