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方向》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上的方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平面上的八个基本方向,能在野外辨别方向;了解图例和注记及其应用。
2.掌握在不同类型(经纬网地图、指向标地图、一般地图)的地图中判断方向的方法。
3.会阅读和绘制教室平面图和校园图。
4.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能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到学习地理使有用的。
教学重点
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中判断方向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
教学过程:
导入:
1.学生打开绘图本,标注当天的日期,写出: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
2.师问:上课的此时我们看太阳是往哪个方向看?学生可看窗外(此问题可根据天气情况变化问法。
)
【设计意图】养成观察记录的习惯;复习旧知,从生活中引出今天的课题。
过渡:
在陌生的地方(野外)怎样判断方向?学生交流,师生总结。
【设计意图】体验生活中的地理。
今天我们看看在平面图上怎样辨别方向?
新授:
(一)一般地图的方向判断
教师:你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吗?你会判断不同地点的相对方向吗?
学生说明判断方向的步骤和关键点。
估计会出现的错误:甲在乙的的什么方向,有的学生不清楚甲和乙谁是参照点,所以在这里要给学生讲明白。
【设计意图】1.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判断方向的方法。
2.一般地图方向的判读对学生来说最大的难点是“参照点”问题,所以,讲清楚参照点是关键。
过渡:所有地图的方向都可以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吗?(展示学生平日搜集的门票地图,选出一张用箭头标注了北方的图。
)这个箭头表示什么?
(二)有指向标地图的方向判断
教师:1.为什么有的地图要标注指向标。
(视频演示)
2.怎样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多媒体课件展示判断方法。
学生同桌交流、回答
【设计意图】1.课件动态展示,生动直观,容量大、效率高。
2.通过学生总结、课件展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判断指向标地图方向的方法。
(三)经纬网地图的方向判断
教师:1.还记得经线和纬线指示的方向吗?(教师用经纬仪教具展示不同角度看经线纬线,说出经纬线的指示方向。
)
2.怎样在画有经纬线的图上判断方向呢?教师经纬仪教具和板图展示, 经纬仪教具可展示三个角度:赤道正对学生、经纬仪倾斜让学生观察到弧形的经纬线、极点正对学生。
板图和多媒体出示试题,学生解答。
特别要注意让做错的同学说出或画出自己的想法,分析错误的原因。
3.多媒体展示在两极地区经纬网的地图上判断方向?(多媒体课件展示)
4.学生模仿教师所出示的试题进行自主编题,同学间交流解答。
学生回答。
学生板图画方向。
【设计意图】1.经纬线地图方向的判读是难点,尤其是两极地区的地图判读,毕竟,对于六年级的小孩子来说,空间想象力是很有限的,教具的适当运用,可以化难为易,直观、生动的展示难点内容。
2.鼓励学生说出错误答案,对他和其他同学都有启发,老师能从中发现问题所在,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3.编题可锻炼学生从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利于学生深度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四)地图上的方向小结
生活中有这样一句话:“找不到北了。
”来说明找不到方向、摸不清头绪、不知怎么做等等。
这句话对你今天学习方向有没有启发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地图上的方向”后板书——(找到北)
【设计意图】生活中的这句话用在这里,可谓点睛之笔,很好地总结了在地图上判断方向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
(五)图例和注记
教师:1.在上一节我们分析地图和图像的区别时,知道了地图要具备哪些要素?
2.图例和注记有什么区别?
3.打开课本14页看图例符号。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地图,也会经常碰到这些符号,希望大家能在使用中慢慢了解和熟悉它们。
学生看书,交流记忆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设计较略,主要考虑到很多地图都附有图例,不必死记硬背。
这时候如果让学生全部记住,枯燥的内容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内容在后面的教学中再逐步渗透,学生会轻松掌握。
(六)绘制教室图和校园图
我们知道了地图所包含的主要要素,如果让你绘制地图,你会吗?比如画我们的教室,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师生交流后,多媒体展示绘图方法、往届学生所绘地图等作为参照,布置学生国庆假期要完成的绘图作业(校园图、教室图、你的房间图……)。
期待学生的精彩表现。
【设计意图】地理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以致用是我们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