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能思想的苇草ppt9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我们熟悉的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 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 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帕斯卡尔的贡献。他 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 银气压计,同时他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 一。
我很能想像一个人 没有手、没有脚、没 有头(因为只是经验 才教导我们说,头比 脚更为必要)。然而, 我不能想像人没有思 想:那就成了一块顽 石或者一头畜牲了。 ——帕斯卡尔
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掉位的国王”类比, 仍然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 总结:“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喻,不仅确 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 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帕斯卡尔认为只 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 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论述:人是伟大崇 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 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 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 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越 深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布置作业
• 背诵名句 • 课外阅读《思想录》 • 写下你对思想的感悟,200字左右
19、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22、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便有了文明。 2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5、有理想的、充满社会利益的、具有明确目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和最有意义的生活。 26、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27、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 28、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的。 2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30、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 31、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3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33、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 34、为了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尊石质的雕像。 35、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 36、扼杀了理想的人才是最恶的凶手。 37、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 迅 2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 席慕蓉 3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萧楚女 4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5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巴 金 6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 锋 7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8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9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0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38、理想犹如太阳,吸引地上所有的泥水。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知缘斋主人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知缘斋主人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
第八、九两节反复强调了什么意思?第 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了位的国 王”类比,又是强调了什么?
• ◆八九两节写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人是一个 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 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譬如一 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 • 帕斯卡尔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 愤世嫉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 那些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 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察觉到:人性之中最奇 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 人的伟大与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李白的杯中酒能让他 有无限的情思,曹雪芹的梦中泪能让他成就巨著 《红楼梦》,多多少少的深闺女子为《牡丹亭》 忧郁又痴狂。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我会感叹 “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的那种潇洒; 会惋惜宋代那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惨”的女词人;会感慨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 众山小”的气魄和豁然;也会怜悯那位吟着“一 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多愁善感的 葬花人。“三月阳春映白雪,余晖衬夕阳”,人 在浩瀚的宇宙中显得高贵,白雪在阳光之下,夕 阳在余晖中显得更美丽。今天让我们走近帕斯卡 尔,从这些零星无序的文字中来体会其思想的光 辉。
佛说:人似乎从来没有到达过彼岸,人类正在渡 途上啊! 久久地凝望着苍茫的天宇,静静的谛听天籁, 我们在探究人生的本义。在永远达不到的境界中, 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静静地凝望,是在睿智 状态下体现的静的思考与动的追求。沿着书本的 阶梯,感悟先哲们的智慧,我们才一步步由兽类 变成了人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孤独的夜行 者,都有一双追寻光明发黑色的眼睛,都会有一 颗回归宁静故乡的心灵。愿我们崇尚简单生活而 又牢牢守望内心的田园,变成一棵会思考的苇草。
•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 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 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 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它使人 拥有了尊严,使它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 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 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 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 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 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 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怎么来理解人的思想在天使与禽兽间的关系? 人,即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 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 但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 这一个显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 都不知的邪恶,而人又常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 地漠视这些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往 往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 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名之,也可以用幸 福、革命、富裕、正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 多少的罪恶都是借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 道。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 ◆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 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语篇脉络梳理】
● 人的伟大在于人有思想(1) ● 人是脆弱的,又是伟大的(2、3) ●人的思想和结果的矛盾(4) ● 思想的伟大和卑贱的统一(5、6、7) ● 人有认识自我的能力(8、9) ●用熟悉的事例说明人的可悲(10)
浙江永嘉 张晓燕 制作
【走近作者】
布莱兹· 帕斯卡尔(BlaisePascal,1623— 1662),是法国17世纪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 文学家。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三十九 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 的主要著作是《外省通信》和《思想录》,《思 想录》与蒙田的《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 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外省通信》 常被看作是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思 想录》则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 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
课文解读
作者把人比作“苇草”,这个比喻说明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以“苇草”为喻形象地写出了人的渺小、 脆弱,在大自然面前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 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 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 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 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这是帕斯卡尔的核心观 点。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 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 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 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 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 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 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 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 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
安史之乱时,叛将尹子奇率兵13万围攻 睢阳,睢阳粮尽,城中守军煮铠甲为食。 张巡见状,杀自己小妾让当兵的吃,军士 大哭。许远也杀了自己的仆人,煮了犒劳 诸将。到后来,连战马、铠甲、树皮和牛 皮纸都吃光了。张巡让城中百姓留下青壮 年守城,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都杀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