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术操作规程(纤维结肠镜检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纤维结肠镜检查)
【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①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疑有炎症性肠病、慢性结肠炎等。

②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便血或反复持续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经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未发现可解释的病变。

③腹部肿块原因待查,不能排除来自结肠的肿块。

④钡灌肠发现病变不能确诊者。

⑤经钡灌肠检查阴性,但不能解释结肠症状者。

⑧结肠息肉性质待定。

⑦纤维结肠治疗内镜,包括息肉电切、电凝或激光治疗等。

⑧结肠手术后复查。

⑤大肠癌普查。

2.禁忌证:①各种严重结肠急性炎病,包括严重的活动性结肠炎。

②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检查者。

腹腔及盆腔术后有广泛粘连者需慎重使用。

③疑有肠穿孔或急性腹膜炎者。

④严重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精神病。

⑤妊娠及月经:妊娠期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致流产和早产。

【操作准备】
1.一般准备:
(1)询问病史,做腹部梭查,阅读相关临床资料。

(2)术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和说明,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必要时签署手术同意书。

(3)电切息肉术前应做血常规、血型及出、凝血时间检查。

2.病人准备:
(1)饮食准备:检查前l~3天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当天早餐禁食。

(2)导泻:是清洁肠道最常用的方法,可单独运用,也可结合灌肠方法。

常用导泻方法有:①净肠冲剂法:大黄15g,芒硝15g.甘草10g。

术前1天下午泡水500mL,分2次口服,服后2小时开始腹泻,腹泻3~5次后肠道清洁率达97%。

此法无须严格饮食准备,方法易行,无须煎煮,饮水量小,易于接受,对大肠粘膜不产生化学刺激作用。

②口服电解质液洗肠法:氯化钠6.14g,碳酸氢钠2.94g.氯化钾0.75g,溶于1000mL温开水配成口服液。

检查前2~3小时开始口服,每4~5分钟饮250mL,1小时内饮完3000~3500mL。

③口服甘露醇法:检查前2小时饮20%甘露醇250mI。

,稍停后再饮10%葡萄糖盐水500rnL(亦可用白糖50g、食盐5g加温开水500mL配成)。

甘露醇被肠道内细菌分解可产生高浓度的氢和甲烷,当达到可燃浓度时如进行高频电切术,可引起爆炸。

因此,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前禁用此法。

@导泻剂:蓖麻油30mL、番泻叶4.5g泡水500mL或4.15mol/L(50%)硫酸镁30~
40mL,任选一种,于检查前晚服1次,必要时检查前清洁灌肠2次。

⑤中药:大承气汤。

(3)术前用药:对焦虑不安的病人,可给予地西泮5~10mg
肌内注射。

高度肠痉挛或过多肠蠕动时,给予阿托品.5mg肌内注射。

【操作步骤】
1.病人体位:病人常取左侧卧位,臂部与肛门尽量靠近检查台边缘,大腿与背弯成90度插镜困难时通常至脾曲后改成仰卧位。

过脾曲或过肝曲困难时,可改成右侧卧位或膝胸卧位。

通常以左侧卧位、仰卧位最多用。

2.将内镜涂以润滑剂后从肛门缓慢插入,循腔进镜,采用变换角度、退镜找腔、适当注气、变换体位及钩拉等方法进镜,插至回盲部,然后退镜观察。

3.观察粘膜色泽、光滑度,有无溃疡、糜烂、出血-血管纹理、管腔大小,有无狭窄、憩室或肿块等。

【操作须知】
1.判断结肠镜插入部位:
肠腔内标志:①直肠粘膜呈淡红色,粘膜皱襞3~5条,粘膜下血管纹理较模糊。

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肠管可能发现弯曲。

②乙状结肠粘膜呈橙黄色,肠腔呈圆形,粘膜下血管纹理清晰。

乙状结肠和降结肠交界处可出现肠腔弯曲。

③降结肠脾曲处粘膜可见圆形发蓝的粘膜,粘膜下可见血管网,脾曲可见盲袋,进人横结肠处可为一个门状皱襞,肠腔弯曲。

④横结肠粘膜呈灰色,粘膜皱襞大而规则,呈三角形。

血管纹理清晰,部分病例横结肠
中部下垂到骨盆呈V形的锐角。

⑤结肠肝曲粘膜呈灰蓝色,肝曲呈盲袋状,可见凹面向后的弧形皱襞,粘膜下血管呈淡红色,肝曲有好几处弯曲。

⑥升结肠粘膜呈橘红色,直端肠腔较大。

有典型的皱襞和直而短的斜行皱襞,回盲瓣和阑尾开口为定位标志。

2.腹壁透光和结肠解剖位置的关系:
腹壁透光和解剖位置的关系
部位腹壁透光
直肠(-)
乙状结肠左下腹为主,不固定
乙状结肠、降结肠移行部左髂窝部,固定
降结肠(-)
脾曲左季肋部,固定
横结肠上下腹部为主,不固定
肝曲右季肋区,固定
升结肠(-)
盲肠右下腹,固定
3.活体组织检查:
(1)准备工作:①术前了解有无出血性疾病,必要时测定出、凝血时间。

⑦将活检钳浸于75%乙醇中消毒,并检查活检钳性能,开启、闭合是否自如。

③活体组织检查前准备好固定液,一般是10%甲醛溶液。

④剪长条形小滤纸片备用。

(2)不同病变的取材方法:①弥散性病变可分散钳取数块。

②凹陷性病变在边缘部取材。

③隆起病变在顶部或基底部取材为佳。

④粘膜下肿物应深压钳瓣,或采用2次活体组织检查的方法。

(3)注意事项:①有出血倾向或疑为血管病变者,除高度怀
疑诊断者应避免活体组织检查,如要进行,应做好止血准备。

②常退镜时进行,但对于一些细小病变,估计退镜时难以再次发现,应在进镜时。

③粘膜凹陷性病变,先抽气使肠管收缩增厚以保安全。

④活体组织检查时局部持续出血,应局部喷洒0.1%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血凝酶(立止血)溶液,亦可用高频电凝器止血。

⑤疑有出血或穿孔者必须留院观察。

4.术后处理:对有下列情况者应做适当处理。

(1)活体组织检查多处,渗血较多,为防止出血应肌内注射或口服止血药,并观察1~2小时后方可回家。

(2)腹胀、腹痛剧烈或术后便血。

应立即进行相应检查,如腹平片检查等.排除肠穿孔,并禁食、补液留观。

(3)术后肠内积气较多、一时不能排出者,2~3小时内少活动。

活体组织检查及电凝术后病人1~2天内应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术中发现炎症严重者,应给予抗生素口服。

5.并发症:①肠壁穿孔。

②出血。

③心血管并发症。

④腹绞痛。

⑤中毒性巨结肠。

⑥透壁电灼伤综合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