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
2SO
4
溶液反应生成BaSO
4
沉淀 D.能与CO
2
反应生成水
2、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
2
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3、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氨水B.汽水C.冰水D.糖水4、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H
2O B.NaHCO
3
C.Ca(OH)
2
D.H
3
BO
3
5、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6、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倾斜U型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白磷燃烧时,可观察到右侧管内液面降低
C.装置未冷却时,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
D.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实验结果偏大
8、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
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
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2
12+1+16
×100%
9、小明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共中正确的是()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
2O
3
、FeS
B.钙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由大到小:CaCl
2、CaCO
3
、Ca(OH)
2
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
3、NH
3
、NO
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
2、N
2
、CO
2
10、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
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11、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
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t
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
℃时仍是饱和溶液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
2℃降至t
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1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13、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H+ C.H
2D.2H
2
14、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16、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
17、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OH﹣、C0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
A.K+、OH﹣、H+B.K+、OH﹣、C0
3
2﹣
C.Ba2+、OH﹣、NO
3
﹣D.OH﹣、K+、Ba2+
18、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 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19、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左移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右移C.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右移 D.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左移20、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写标签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在NaOH、Ca(OH)
2、Cu(OH)2、Fe(OH)3四种碱中,
(1)属于微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2)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
(3)与酸反应溶液呈蓝色的是 ______________;
(4)水溶液通入CO
后有浑浊或沉淀出现的是 ______________.
2
2、请结合下列四瓶溶液回答问题。
(1)常与硫酸铜混合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________ 填化学式)。
(2)治疗胃酸过多选用的一种药剂是 ________ (填序号)。
(3)应与食盐水归入同一药品柜的是 ________ (填序号)。
(4)①、②、④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 (填序号)。
3、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
(1)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_________;
(3)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阳离子都是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丙实验回答:
①小明实验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甲、丙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
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明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
_____________。
(4)小明用图丁中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偏低(装置不漏气),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某学习小组从含有的实验室废液中回收汞和铜,进行了如下所示的探究。
请回答:
(1)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其中所用仪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步骤①加过量铁粉的目的是_______。
(3)加适量稀H
2SO
4
的作用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步骤④最好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
(5)为防止有毒的汞蒸气扩散污染环境,冷凝回收汞的操作应________(填序号)。
①通入干冷的烧杯②用导管通入带胶塞的锥形瓶③用导管通入装有水的大试管④通入密闭并有冷凝功能的装置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化学小组为测定某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取25.0g样品粉碎: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1)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___g。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_____
2、小娟想测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她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合金是_____合金。
(2)小娟取该合金的粉末32.5 g与足量的该盐酸充分反应后,经测定产生了0.4 g气体,请你帮助她计算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
七、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
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D
3、A
4、C
5、C
6、A
7、C
8、C
9、A
10、C
11、A
12、B
13、A
14、A
15、D
16、A
17、B
18、A
19、A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Ca(OH)
2 NaOH、Ca(OH)
2
Cu(OH)
2
、Fe(OH)
3
Cu(OH)
2
Ca(OH)
2
2、Ca(OH)
2
④④②>④>①
3、HCl 吸水性氢离子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 +点燃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防止生成物污染环境 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木炭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使得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
2、过滤 引流 使废液含有的Hg(NO 3) 2、Cu(NO 3) 2中的Hg 、Cu 完全被置
换出来 除去过量的铁粉 2442Fe H SO =FeSO H ++↑ 氢气 ③④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8.8(2)80%
2、(1)铜锌(2)60%
七、 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
则它们的pH 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