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延庆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5题;共28分)
1. (7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双腿tān huàn________后,我的脾气变得bào nù________无常。
(2)当一切恢复chén jì________,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3)我狠命地chuí dǎ________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4)她qiáo cuì________的脸上现出yāng qiú________般的shén sè________。
2. (8分)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2) 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
(4) ________ ,夜泊秦淮近酒家。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堪称“壮词”:既有“沙场秋点兵”的壮阔场面,更有“________ ,________”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也有“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情怀。
(6)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
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杜甫有“________ ,________”的愿望。
(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3. (4分)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________
②时而献焉________
③退而甘食其土之有________
④君将哀而生之乎________
4. (2分)(2012·福州) 下列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然胡不已乎惧其不已也死而后已
B . 大道之行也策之不以其道益慕圣贤之道
C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天下独绝湖中人鸟声俱绝
D . 兵革非不坚利也父利其然也利尽南海
5. (7分)名著阅读。
(1)阅读《草房子》相关片段,按要求答题。
桑桑很无奈,只好在寒风里陪伴着他。
到了中午,竹篮子里,已有大半下柳树须子。
那须子
在这冰天雪地,一切生命都似乎被冻结了的冬季,实在是好看。
那么白,那么嫩,一根一根,仿
佛都是活的……
选文中的“他” 是_______ (填人名),他和桑桑找柳树须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名著内容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 .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尽管耳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是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B . 《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疯妻子后离开了他。
C . 《水浒》中的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被官府判了死罪,在刑场被梁山好汉搭救。
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6.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珍惜你的“最好时光”
陈鲁民
①央视曾推出一个街访节目:“你最好的时光是什么时候?”采访了街头小贩、大学老师、转业军人、快递员工、企业老板、退休干部等,每人都有不同答案,各具特点。
有人怀想过去,有人喜欢当下,有人曾为梦想倾情打拼,有人为事业青丝变白发,有人为自己的贡献而自豪,有人为自己的成就而骄傲。
②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也会受到启发,不由想起自己的“最好时光”。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一个人不论贫富贵贱,年老年轻,都会有过自己的最好时光,有过最值得怀念的日子,其具体内容可能多种多样,但总会有一些共同点,肯定要与幸福、愉悦、满足、自豪这些字眼相联系。
从一般逻辑上来说,心情愉悦源于生活幸福,生活幸福源于事业成功,事业成功源于拼搏奋斗,这是美好时光的四个要素,环环紧扣,缺一不可。
③有首老歌唱得好“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等不来”,同理,最好时光也是通过拼搏奋斗才能换来的。
【A】赵薇的最好时光,是她初出茅庐,就成了《还珠格格》里的主角小燕子的扮演者,一时红遍天下,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
马云的最好时光,是他的阿里巴巴问世,惊艳天下,一举占领电子商务头把交椅,开创了新纪元。
莫言的最好时光,当然是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站在领奖台上顾盼自得,侃侃而谈。
他们的最好时光,无一不是拼出来的,多年的卧薪尝胆,殚精竭虑,坚忍不拔,滴水石穿,才换来了自己的最好时光。
④人生苦短,转瞬百年,最好时光也不会老是陪伴着我们,积极而达观的态度是,珍惜最好时光,创造最好时光,捍卫最好时光,尽可能延长最好时光,还要坦然面对曾经有过已经逝去的最好时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名言或许已不那么时髦,但他言说的道理却永不会过时:“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可以说,有所作为是延长最好时光的灵丹妙药。
⑤最好时光也与人的心态有关。
西晋名将羊祜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
的确,人生在世,谁都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一辈子会有许多沟沟坎坎,如能保持良好心态,适时调整情绪,苦中作乐,自强不息,就会战胜困难,走出逆境,创造或延续最好时光,把不顺心的日子过成好日子。
【B】诚如佛家名偈所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是心头无挂碍,天天都是好时节。
”
⑥一个人有最好时光,一个民族也有最好时光。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
盛世,康乾盛世等,都是中华民族的最好时光,没有战争,没有动乱,社会安定,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因而为史家津津乐道。
我们应记取这个道理:无数个人好时光的总和就是民族和国家的好时光,每个人把自己的事业搞好了,价值发挥了,目标实现了,日子过顺了,心情舒畅了,国家也肯定会一片吉祥之气,民族则必然呈现兴盛之态。
因而,你若热爱这个国家,以自己的民族为荣,就要先力争把自己的事业干好,工作尽职尽责,学习精益求精,对人热诚坦荡,遇事敢于担当,努力创造自己的最好时光,以千千万万人的最好时光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戮力同心,众志成城,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最好时光!
(选自网络)
(1)文章开头介绍央视推出的街访节目有什么作用?
(2)下面的论据应放在文章的【A】还是【B】处?请说明理由。
姚明,他在20多岁时,身体好,状态好,在球场上大杀四方,勇不可当,在NBA闯出一片天地,为国争光更是一柱擎天。
(3)文章第④段划线处能否换成“珍惜、创造、捍卫、延长最好时光”?请说明理由。
(4)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珍惜你的“最好时光”。
7. (20分) (2018七下·揭西期末)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祖母的葵花
丁立梅
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是祖母种的。
祖母侍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
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
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
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
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情。
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
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
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最突出的,还是葵花。
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
小时候我曾奇怪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梵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
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
梵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
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我的祖母不知道梵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
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
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
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
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
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
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
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
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
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
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
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
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
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
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选自《知识文库》,有删改)
(1)作者笔下的葵花有什么特点?试从外形和精神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2)品味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
②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3)第⑦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文章以“祖母的葵花”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理解。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8. (10分) (2017七上·西华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结合诗歌分析“歌以咏志”中的“志”的含义。
(2)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9.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一)
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太和殿。
有老工师梁九者董(监督)匠作,年已七十矣。
自前代及本朝初年,大内①兴造,梁皆董其事。
一日,手制木殿一区,献于工部尚书所,以寸准尺,以尺准丈②,不逾数尺许,而四阿重室③,规模悉具,殆绝技也。
明之季④,京师有工匠冯巧者,董造宫殿,老矣。
九往执役门下数载,终不得其传;而服事左右,不懈益恭。
一日,九独侍,巧顾曰:“子可教矣!”于是尽传其奥。
巧死,九遂隶籍冬官⑤代执营造之事。
(二)
王拯七岁时母亡,遂来依姊氏。
姊适新寡,又丧其遗腹子,茕茕独处。
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
树阴有二
屋,姊携拯居焉。
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
比夜,则姊恒执女红⑥,篝一灯,使拯读其旁。
持小几就园树下读。
树根安两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
日出,乃遣入塾。
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
或夜读倦,稍逐于嬉游,姊必涕泣告以母氏劬劳⑦瘁死之状,且曰:“汝今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拯哀惧,泣告姊,后无复为此言。
【注】①大内:皇宫。
②以寸准尺,以尺准丈:以一比十的比例。
③四阿重室:房屋的四角,二重的房屋。
④季:末年。
⑤隶籍冬官:所属编制到工部。
⑥女红: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
⑦劬劳:(qú láo)劳苦。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篝一灯,使拯读其旁(点燃)
B . 规模悉具(具备)
C . 比夜,则姊恒执女红 (常常)
D . 殆绝技也(丧失)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 梁皆董其事以其境过清
B . 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 . 一使拯坐而读鸣之而不能通其义
D . 所读书乃熟于他童贤于材人远矣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拯哀惧,泣告姊,后无复为此言。
②巧顾曰:“子可教矣!”于是尽传其奥。
(4)梁九与王拯各有怎样的品性?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回答。
四、语言运用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7八下·分宜期末)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曾经以为,我们还有很多时间,足够让我们到达想去的任何地方;也曾经以为,我们还有很多机会,足够让我们与相爱的人一起旅行,一起看风景。
但我们永远无法预知灾难的到来,也永远无法预知生命的长短。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学会珍惜。
请围绕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展开想象等等。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5题;共28分)
1-1、
1-2、
1-3、
1-4、
2-1、
2-2、
2-3、
2-4、
2-5、
2-6、
3-1、
4-1、
5-1、
5-2、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6-1、
6-2、
6-3、
6-4、
7-1、
7-2、
7-3、
7-4、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8-1、
8-2、
9-1、
9-2、
9-3、
9-4、
四、语言运用 (共1题;共5分)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