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早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的早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学。

二、前端分析
(一)背景分析
1、本文介绍了清晨的草原从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

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描写春景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草原的景写到草原的人,经景和人结合起来,对于低年级学生是一篇积累和朗诵的佳文。

2、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极其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见解。

课前通过预习就对本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环境限制(处于江南地区)或知识的限制,学生对于草原的壮观景象基本没有接触,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有关草原的知识。

学生可能更多的关注草原上有什么美丽的景色,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牧民对草原的那份挚爱.
因为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二)目标预设: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绿线内的生字。

3、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繁荣气象,感受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醒来了”、“涌出”、“回荡着”等词语的深刻含义,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繁荣。

三、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
2、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歌曲《天堂》;草原牧民的风俗民情)
(2)如何让学生草原上的快乐与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像草原牧民一样爱草原、赞美草原,体现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感受春天来临时世界万物的变化?据此,笔者作了如下教学思路设计:
1、复习导入。

进行字词的基础教学,为后阶段的细品慢析奠定好良好的基础。

2、草原“乐”,激起学生想象,唤起学生朗读的期望。

3、草原“美”,通过品味作品中的语言,通过句子的仿说,而非精细的讲解,通过对阅读后的自主交
流,而非教师的灌输,学生自己感受、领悟到草原的美丽,草原人民用歌声唱出心中对自己生活的草原的恶那份爱。

4、指导写字,指导书写具有代表性的左右结构的字3个。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师:出示(草原牧民甩鞭图)响亮地鞭声唤醒了宁静的草原,醒来后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欣赏早晨的草原。

(生:齐读课题——草原的早晨)
2、、出示词语,检查
(1)打破蹦跳飘动回荡
醒来了涌出圈门跨上骏马
(2)一只只羊儿一群群羊儿欢乐的羊群
(3) 响亮的鞭声黎明的宁静无边的草原
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第二组:羊的多
第三组含“的”字读轻、短、快
【设计意图:以词串的方式对学生的生字词进行复习,以轻松的学习状态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

通过检查从字词入手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实现长文短教,为品读文本作好铺垫。


(二)草原“乐”
1、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根据学生出示板书:碧绿无边无际扑满新绿
2、你看,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远处天连着草,草连着天,分不清是天还是草原,这草原可真是
______________.
(2)显示红色:无边的草原,指导读好
(3)如果我们现在就是草原上的这一只只羊儿,你奔向这无边的草原干什么呢?
①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相继补充指导“:
预设:生1:我最想去吃那碧绿的新草。

师:是呀,饿了一晚,赶紧去填饱你的肚子吧生2、:我最想在草原上尽情奔跑。

师:是呀,被关在这四面封死的羊圈里,是该好好舒舒筋骨,撒开了跑。

(相机出示图片(羊圈:用树枝围成的养牲畜的围栏,现在的牧民用砖瓦砌成的,只留下一个牛羊出入的小出口,这就是“圈门”(出示图片))相机教学“圈门”,它还有另一个读音“圆圈”)
生3:我想去草原上欣赏美丽的蓝天、白云。

(被积雪覆盖了一个冬季的草原,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变得真美,一边吃草一边咩咩叫,真欢快。


①教师小结:我相信,此时草原上的羊群,尽情吃草、尽情奔跑,尽情呼吸,尽情欢叫,此时多么
的——(出示欢快的羊群,指导朗读)
3、羊儿们,为了快些、早些享受在草原上的那份欢乐——
当刚看到牧民要打开圈门时,你们——?(学生说,教师适当说出当时急切的心情;想着第一个冲出去等)
根据学生回答评价——可真是一只心急的小羊,奔跑吧,好好锻炼自己的身榜;
【设计意图:教者在此花这么多精力和时间想象草原上的眼圈尽情奔跑、尽情吃草的闲暇场景,是为了读好羊群的“欢乐”作好充分的铺垫,因为只有学生走入这个情境,才会真正读出文字中情境的感情来。

】当牧民打开那扇窄窄的圈门时,一只只羊儿——(出示文字,指读,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几个词看出羊儿门“欢快”?)
(1)学生交流:“涌”(相机教学“涌”,三点水,羊儿们像潮水一样冲向草原)(出示图片)
“蹦跳着”只有欢快的心情下才会像一个个得到奖品的孩子一样又蹦又跳
“奔向”羊儿羊儿,你为什么要奔跑着,不慢慢走向草原呢?(采访指生)(我懂了,你一想到草原,就快乐得跑起来,是吗?)
(1)指导感情朗读好这句话。

4、羊儿们跑远了,从小就练习骑术的牧民们哪里能落后,你看他们——
(1)出示句子,指读
(2)多么让人羡慕的动作,“跨”,板画象形字,边解说:抬起自己的一条腿向后迈,上马后,人的两条腿分在马的两边骑着或站着,这就是跨。

老师告诉大家,草原上的牧民不论男女、老少都是骑马高手,你看他们骑着骏马,
在草原上飞奔,追赶着羊群,看着自己逐渐肥硕的羊群,想什么呢,会笑得那么开心?
(学生思考:羊儿越吃越肥,可以卖个好价钱;羊儿吃得越多,挤出的奶越好等)
5、加上动作表演第二自然段
(三)草原的“美”
1、过渡:牧民赶着羊群越跑越远,越跑越远,跑向草原的尽头
2、(出示图片)师述:你们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蓝天下,在茫茫的草原尽头,一群群羊儿正在悠闲地吃草。

它们慢慢移动,看上去就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2)谁来读一读这半句话。

(3)开动你的小脑筋,请你说说:一群群羊儿还像什么?(填空:一群群羊儿像( )。


(4)草原上还有更多的美景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铺满新绿的草原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条条小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座座蒙古包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朵朵黄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教学要创设由内化向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更是语文教学走向科学、高效的途径之一。

因而,教学时,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还要抓表达。

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特点,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中迁移、运用。


3、在这无边无际的草原上,远处的羊群与天相接,分不清是天上的白云还是地上的羊群。

你还听到了什么?(牧羊人的歌声)
(1)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歌曲《天堂》)
(2)谁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歌声?()的歌声
这歌声唱出了草原上的人们对草原的爱。

这歌声唱出了唱出了草原上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蓝天下,这么优美,这么响亮的歌声被风吹着,忽远忽近,在大草原的上空来回飘荡,这就是书上哪个词的意思,——“回荡”
4、让我们在牧羊人悠扬的歌声中,有感情地齐读这段。

5、让这悠扬的歌声也回荡在我们的心中。

(再次齐读)
(四)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处动
1、指名生认读生字,借助笔顺图自学生字,交流记忆方法。

2、出示田字格,把他们送回田字格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
3、教师范写,指导书写注意点
“处”教学“冬字头”两撇平衡向左伸,平捺舒展托上部
“冬”左高右低两横收笔在竖中线第二横向左略伸,横折钩左右对齐第二横,撇画穿插到点下学生描红、仿写。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子。

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
(五)作业布置
1、练习背诵课文
2、完成练字
3、弹性作业设计:向你的朋友介绍草原的美丽风光
(六)板书设计
草原的早晨
羊群
宁静醒来欢乐
牧民
五、教学反思
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通过讲授《草原的早晨》这一课,我明白了要想上好一节成功,生动的课,千万不能在课堂中形成“学生死角”
在这一节课上,由于自己本身对教案的不熟悉,导致在上课时不能更多的关注全体学生,尤其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方面:
教师在设计问题以及在课堂上与学生生成问题时,应首先以学生思维及角度从实际出发考虑。

而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如果大部分学生还回答不出来,此时教师应让学生再继续深入地理解,吃透教材,教师切不可在此时只叫那些反应快,优秀的孩子回答,而要面向全体。

所以我也更加清楚地知道,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首先自己得把教材,教案深熟于心,只有这样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与学生的配合游刃有余,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受教育的孩子,正所谓“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