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机制完善措施探讨魏雪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机制完善措施探讨魏雪峰
发布时间:2021-11-01T05:05:38.188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0期作者:魏雪峰[导读] 大气污染物随气流进行传输,如果只是针对某一区域进行大气污染治理,那么无法保证不受其他区域影响。

新疆自治区昌吉州环境监测站新疆昌吉州 831100摘要:大气污染物随气流进行传输,如果只是针对某一区域进行大气污染治理,那么无法保证不受其他区域影响。

因此,为了提高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需要落实联合防治机制。

通过制定与落实环境治理方案,加强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效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完善措施
一、大气污染的概述
大气污染问题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态污染物质排放到环境空气中,使得超出环境容量,破坏环境自净能力,造成的环境空气的污染物超标,严重造成雾霾、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其对人类自身和周围生活环境就拥有一定的危害的现象,这种有害气体可能人体吸收后造成身体器官衰竭或精神功能紊乱,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此类气体也会增加造成气温上升,南北极冰川加速融化等问题。

自然因素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有火山喷发、沙尘暴、岩石风化、森林火灾等原因;人类活动因素产生大气污染问题有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垃圾燃烧等原因。

而自然因素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次数极为有限,而且一直在地球生态平衡可承受范围内,而人类活动产生大气污染问题却不断在积累,而且已经突破了自然调节的极限,因此,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

当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工业化改革效率也在提升,这致使我国大气污染问题逐渐严重。

虽然我国早在开展改革开放发展战略之前,就严格制定不能以发展换环境的基本原则,但是还是有部分工业制造单位和化工厂没有遵守相应的责任,这就导致我国工业生产一直以来都是处于高污染状态,若想在短时间内扭转这种局面,就需要提升全国人民生态环境意识,借助社会力量面对此类问题。

二、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联合保障制度不足。

通过对大气污染治理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落实和完善系统的治理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大气污染联合治理方案的完善,可以满足大气污染持久治理的需求。

结合区域协作模式的特点,各级政府主要通过协议进行合作。

但是,我们发现这种联合保障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就会降低联动防治管理的有效性,给大气污染联合治理方案的落实带来限制。

而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将地方利益作为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大气污染联合治理机制的重视,导致部分立法存在不足,无法发挥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优势,给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限制。

2、区域协同治理问题。

伴随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中,区域内的各地政府对经济发展、大气污染等问题存在差异化。

在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机制的落实中,虽然可以改善区域环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区域经济造成了限制。

因此,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提高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整体效果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

而且,在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中,大气环境生态补偿存在着缺失的问题,这种现象导致实际工作与大气环境治理的利益存在冲突,如果缺少协同治理依据,会影响联动治理的整体效果,进而影响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有效性。

3、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结合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策略,我们发现在区域内大气环境信息的共享中,通过共享系统的构建可以保证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有效性。

但是,在部分地区的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中,受信息系统建立不完善的影响,导致信息共享机制缺失,无法发挥出最大价值。

对于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机制而言,通过对各项数据的动态分析,才可以确定联动平台。

但是,在实际的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中,由于受到空气质量检测网络以及监督管理标准的限制,在大数据共享中存在着检测数据质量较低的问题,这导致地方政府部门无法及时发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中存在的问题,给区域大气污染的联动防治及监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机制完善措施
1、在区域治理中细化大气污染联合保障制度,为了实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目的,需要细化大气污染联合保障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落实,提高联合防治的效果,为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通常情况下,在大气污染联合保障制度落实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环境治理中,需要将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作为重点,通过协调管理原则的确定,改善区域的环境状况,达到提高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效果。

在大气污染治理的实施细则中,需要确定流程,通过规定因果关系,规范联合保障制度的使用方法,满足大气污染联合治理的需求。

第二,在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过程中,通过会商机制的建立,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重点,着重解决大气污染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各个部门的协调监督,共同完成大气防治的各项任务,在会商工作实行中,需要以定期、不定期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大气污染的防治。

而且,要改变单兵作战的状态,通过与周围区域、省市的连接,对区域污染进行统一治理和控制,解决空气治理行动不一致的问题,满足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需求。

2、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策略通过对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内容的分析,协同治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为环境治理及统筹提供保障。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发挥出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将环境综合监督作为重点,通过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策略的落实,发挥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能,并树立正确的环境协同保护治理方案,以提高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效果,为当前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其次,对于跨区域的环境保护项目,在综合监督管理中,需要加强地方政府的协调及沟通,通过对污染种类、数量以及空间分布情况的分析,制定最佳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要求各地区进行产业调整,实现区域经济及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最后,在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中,需要加大问责力度,工作任务落实应该建立一周一通报、两周一评定的问责机制,相关领导部门通过对协同治理结果的监督检查,针对监察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通报,并落实奖惩制度,有效避免大气污染治理中违法行为的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区域的防控管理中,应该根据地区的基本情况,落实针对性的管理机制,通过考核方案的确定、跟踪处理方案的协调等,对大气污染进行防治,以实现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目的。

3、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监测
3.1加强大气应用遥感监测技术。

大气遥感研究领域不仅包含大气环境信息收集与特征分析,还涵盖了地球表面整体信息收集,加强对大气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了解区域大气污染主要问题,寻找其中存在的污染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制计划,进而对大气污染变化情况进行更高效的管控。

通过大气遥感技术,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分析大气污染物成分、污染分布状况、有效把握大气污染情况,提升大气治理效果。

这种治理方法一般适用于重工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而且通过对每个工厂建立的环保档案可以在发生大气污染问题时,依照污染成分迅速锁定某个工厂,并派遣专业团队进行细致调查,找出大气污染具体原因。

3.2加强对大气质量的评测工作。

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评测工作是保证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环,对于相关技术人员来说好的评测结果就是对其工作内容的肯定。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大气监测工作整体的管理力度,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弥补传统环境监测工作带来的缺陷问题,进而达到理想的大气监测工作效果。

在加强对大气污染数据分析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加快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制度的完善,将大气数据分析结果与民间共享平台数据接收网站相联合,不仅能让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查找大气污染数据,还可以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身边空气质量状况,促使人民群众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身边空气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发挥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优势,在区域环境保护以及污染治理中,相关部门需要发挥联合治理的优势,通过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构建以及防治策略的整合,及时调整以往环境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并在大气污染联合防控策略的落实中,提高区域环境的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国辉.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J].环境与发展.2019(28):304-306.
[2]郑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机制效率提升对策的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9):95-96.
[3]周振伟.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与保护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16):173-1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