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解析】本例是一个根底知识综合题,综合考查光现象、热现象和声现象。 “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坐井观天,所见甚少〞是光的直线传播 现象;“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现象;而“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热 现象,属于分子动理论知识。应选C。
【答案】 C
【变式题1】泉城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世
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以下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运动的是( A )
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 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 C.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 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
练习:20xx年1月29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提出“禁止在中幼儿园内吸烟〞等禁令。因为吸烟
有害健康,只要有人吸烟,旁边的人就会闻到烟味,这是由于( ) B
【答案】(1)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 (2)水 大于 (3)比热容
一、方法技巧 过程、现象和内能 热传递过程伴随着内能的变化,吸热物体内能增加 ,放热物体内能减少;做功过程也会伴随着内能的 变化,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 少;“白气〞的现象也表达了内能的变化,一般情 况下内能会减少。
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由物质的比热容、物体质量和物体温度变化 量的乘积决定,跟物体温度上下等无关。
②应用Q吸和Q放公式时,要注意“升高到〞“升高了〞或“降低到〞“降 低了〞的区别。
比热容
【例3】如图1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非燃料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情况的
图象,请根据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判断,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如果要你在甲、
第十三章 内能
章节复习
目录
CONTENTS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 分子 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 息地做 无规那么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引 力 和 斥 力;分子之间有___间_隙___。
2.扩散: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 扩散 ,不同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 扩散 现象。
3.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 温度有关,温度 越高,分子 热运动越剧烈。所有分子的这种无规那么运动叫做分子 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
【例1】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以下的几
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
A.潭清疑水浅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少
C.墙内开花墙外香
【例6】1 kg,20 ℃的水吸收4.2×105 J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 以下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 )
①80 ℃ ②100 ℃ ③120 ℃ ④130 ℃
A.1
B.2
C.3
D.4
【解析】液体的沸点与液体外表的大气压有关,气压升高沸点升 高。反之,气压降低沸点降低。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 ℃。题中通过计算水吸热后温度变化100 ℃,所以假设环境气压 低于标准气压,水的末温低于100 ℃;假设环境气压高于标准大 气压,水的末温高于100 ℃。因此水的末温有可能为80 ℃、100 ℃、120 ℃。应选C。
2.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用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同时加 热,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被加热时间的长短, 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反之,比热容小。
【例4】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 了如下图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 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例5】关于温度、热量 、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0 ℃的冰没有内能
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解析】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与物体温度的上下无关,故A错;任 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故B错;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 冰熔化,水沸腾,吸热温度不变,故C对;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 内能增加,但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0 ℃的冰块在桌面上摩擦, 与桌面接触的一侧,有水出现,但水的温度与冰相同,即温度不变, 故D错。 C 【答案】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其单位是 J/(kg·℃) 。 2.比热容的特性: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不同 ,比热容与物质
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吸(放)热的多少无关。
3.热量计算:物体温度升高吸热Q吸= cm(t-t0) ,物体温度降低时放热Q放= cm(t0-t。)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第2节 内能
1 . 内 能 : 物 体 内 部 所 有 分 子 做 无 规 那 么 运动动 的 分子势能 和
能的总和叫做物
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
有 关 , 温 度 升 高越,大分 子 运 动 越 剧 烈 , 内 能
【变式题2】夏季,在高速公路效劳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 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 做功 方式增加轮 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 升高 ,轮胎停在水中,通过热传递 方式 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平安。
三、比热容 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 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 乘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答案】 C
谢谢观看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描述。
这个物理量来
【解析】(1)由实验数据记录看出,食用油和水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和加热装置相同, 说明在相同的时间内,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因此,只要比较水和食用油加 热相同时间后升高的温度,就可以判断它们的吸热能力的差异。(2)由实验记录表看 出,对食用油和水都加热6 min,食用油和水的末温分别为68 ℃和45 ℃,要使它 们的最后温度相同,应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 热量。(3)不同的物质吸热本领一般不同,物理学上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 的这一特性。
内能的改变
【例2】在“关爱我们的家园〞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砂纸去除园周边的“小广告
〞。砂纸外表很粗糙,是为了增大
;擦除过程中感觉砂纸发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它的内能。
【解析】砂纸外表很粗糙,可以使摩擦力增大,易去掉园周边的“小广告〞。在摩 擦的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砂纸的内能。
【答案】 摩擦力(或摩擦) 做功
【变式题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
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
A.2.1×103 J/(kg·℃) B.4.2×103 J/(kg·℃) C.1.2×103 J/(kg·℃) D.条件缺乏,不能确定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 时间,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温度升得高的,吸热能力弱, 比热容小;温度升得低的,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剂,你认为选择 液体更好。
【解析】如图2所示,取相同的横坐标Q0,甲、乙对应的温度变化量分别为△t1、 △t2,由公式c=可知,乙液体的比热容大。根据Q=cm△t可知在m、△t相同时, c越大,带走的热量越多,所以选择冷却剂时,液体的比热容越大越好。
【答案】 乙 乙
,此外,内能还与物体质量、
种类、结构、状态有关。
2 . 热 传 递 : 内 能 从 高 温 物 体 转 移 到 低 温 物 体 或 者 从 物 体 的 高温温度差局 部 转 移 到 低
相同
温局部的现象叫做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或物体各局部之间存
在
,热传递到达平衡时温度
。
增大
减小
3.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
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做功
热传递
能
,放出热量,内能
内能 。 其他形式
4 . 改 变 内 能 的 方 式转移:
和
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它们在改变
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
和
能的相互转
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
。
①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是过程 量,讨论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是没有意义的, 只有在发生热传递时才能讨论热量。 ②注意分析理解内能、热量、温度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 系。
二、常见易错现象 ①认为颗粒运动是分子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而颗粒运动是 肉眼看得见的机械运动);②认为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多(热量是一 个过程量,只有在物体温度改变时或状态改变时,才会有吸收或放出热 量,不能在某一温度下谈热量);③认为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 量(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④认为物体内能增加温 度一定升高(例如0 ℃的冰吸热熔化为0 ℃的水,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⑤认为物质的比热容大,物体吸热升温快(根据Q吸=cm△t,在质量一 定和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大的,升温慢);⑥根据Q吸=cm△t计算 末温时,不考虑外加条件,计算结果出错(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 点升高)。⑦不理解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本质区别(“转化〞指能量从一种 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而“转移〞指的是能量的传递,能量从一个物 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局部转移到另一局部,能量形式 不变);⑧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做功和能量转化易错(一个工作循环 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外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