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蓬松度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羽绒蓬松度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探讨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各行各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


绒是最轻的天然保暖材料。

如果和棉花相比,保暖程度相同的羽绒比棉花要轻
2/3,一件羽绒服如果采用羽绒只要200多克就足以御寒,而用棉花往往需要500
多克才能达到相同保暖效果。

羽绒服因其重量轻、质地软、保暖好的特点广受消
费者的青睐。

然而,近几年市场监督抽查也反映出了羽绒服还存在诸多质量问题,而这些质量问题也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近几年,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及
各个省、市监督机构均加大了对羽绒服质量监督抽查的力度和频次,主要抽查区
域覆盖了生产、流通领域。

本文根据我市近几年监督抽查检测情况,将检测中常
见不合格项目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希望能帮助企业提升羽绒服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羽绒蓬松度;影响因素;检测方法探讨
引言
羽绒蓬松度是其制品保暖性能优良的关键指标,尤其对羽绒服、羽绒睡袋、
羽绒被等产品的保暖性有重要影响。

羽绒蓬松度的前处理方法、测试标准以及影
响测试结果的因素表明羽绒蓬松度测试的结果与温度、湿度、羽绒的结构有很大
的关系,且经过湿度与温度的处理后,羽绒的清洁度也得到了改善。

现有的羽绒
蓬松处理方法主要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等,前者如王学川等人,将羽绒密
封置入锦纶袋中,采用机械式处理设备进行物理处理,并辅助鼓风方法使羽绒充
分分散。

纳米银对羽绒纤维进行预处理后,加入蛋白石复合物、合生物酶,复合
精油、月桂酞轻乙基磺酸钠、水混合等试剂,经控温搅拌、抽滤、水洗和烘干的
化学处理后得到高蓬松度羽绒。

1蓬松度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1取样要求
抽取的检测样品经储存和运输,送至检测地点时,羽绒样品分布的均匀程度
和绒子张开程度必然会受到影响。

取样在检测过程中非常重要,取样均一性,将
决定检测数据的代表性和正确性。

不同标准采用的样品制备方法略有差异。

1.2蓬松度检测试样制备过程及测试
试验前,需要对试样进行处理,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

常用的方法为还原法,即为使羽毛羽绒恢复到最佳初始形态而采取的前处理方法。

目前各国标准的还原
方法尚无统一标准。

2羽绒蓬松度检测方法比较
保暖性是衡量羽绒服质量的重要指标,现有研究已有从填充物类型[1-3]、
含绒率、绗缝数量以及面料等方面对羽绒服保暖性进行探讨,并证实当填充物种
类相同时填充量是影响羽绒服保暖性的主要因素。

现有的羽绒服内胆保暖性评价
是在标准条件下进行的,然而实际穿着时的温湿度变化会影响羽绒集合体蓬松结构,导致内胆的热阻发生改变。

传统观念中,款式和尺码相同的羽绒服,填充量
越大则保暖性越好。

而众多实验结果表明,一定体积的羽绒服内胆存在“临界填
充量”,当达到临界填充量时,热阻不再随填充量的增加而稳定上升。

现有研究
没有将温度和单位填充量对羽绒服热阻的影响做定量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不同
温度下对不同单位填充量的羽绒服进行热阻测试并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更为客观
的羽绒服保暖性变化规律,为羽绒服类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因此在样品量相同的
情况下,同一种羽绒,压盘质量越大,体积压缩得越大。

即使压缩体积相同,内
筒直径越大,高度越小。

(3)由于羽绒的蓬松度主要由绒朵贡献,蓬松度数值基
本随着绒子含量的提高而提高。

因为蒸汽还原法的蒸汽喷力可以做到每朵羽绒周
围都会有流动蒸汽,使其充分吸湿加热,这是用烘箱法加热达不到的。

3对策与建议
3.1加强行业自律
建议生产企业以消费者为关注焦点,广泛征集意见,多渠道进行市场调查,
及时进行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和控制。

加强与协会的沟通,多与同行进行技术交流,及时解读国家政策和行业动态。

3.2加强标准学习,提高质量意识
建议生产企业加强标准学习,避免因不能准确理解和掌握标准而导致产品出
现不合格项。

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严格按照标准指导生产,对关键生产工艺进
行严格质量控制,加强产品出厂检验力度。

3.3加强标准宣贯力度
建议产品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在标准更新后积极采用有
效途径和方式及时进行宣贯,注意扩大宣贯范围,加大宣贯力度,确保覆盖到所
有企业。

4羽绒蓬松度的检测方法
检测羽绒蓬松度的标准包括GB/T10288—2016《羽绒羽毛检验方法》;
GB/T14272—2011《羽绒服装》;《国际羽绒羽毛局(IDFB)分析方法:第10部分》(2017年)。

这些检测标准,适用于不同的试验仪器、样品数量、样品规格、测试方案和试验环境。

分别举例说明不同标准下检测羽绒蓬松度的试验条件和方法。

4.1试验GB/T14272—2011
样品数量为两份,规格是28.5g。

试验的仪器:天平、秒表、前处理箱、蓬
松度仪、恒温烘箱。

实验步骤:样品前处理和测试过程。

样品前处理:把样品放
置在50℃的恒温箱内,处理1h后,放入处于标准大气中的前处理箱(温度为
20℃±2℃,湿度为65%±4%),静置24h,恢复疏松至原本状态。

测试过程:取
处理后的样品两份,每份28.5g,将试样逐把抖入蓬松度仪内,用硬质玻璃棒搅拌,然后铺平,用铝制压板盖住,松手放下压板,与此同时按下秒表,1min之后
进行数值记录,将同一试样如此重复3次。

3.2试验GB/T10288—2016
样品数量为1份,规格为30g±0.1g。

试验仪器:电子秤、秒表、前处理箱、蓬松度仪、漏斗式倒料筒、搅拌木棒、蒸汽发生器、吹风机。

样品前处理方法:
把40g样品放到前处理箱中,用木棒打散,蒸汽发生器头在距离前处理箱纱网约
10-15cm处,吹入蒸汽,静置5-10min,在距前处理箱网纱2cm处,用吹风机吹
干样品,然后用手检查。

试样完全干燥后,在标准大气下置于前处理箱中24h。

测试过程:采用漏斗式倒料筒,称取处理后的样品(30g±0.1g),打开倒料筒
底盖,让试样落入测量筒中,用搅拌棒拨匀试样表面,盖上压盘。

在压盘降至试
样表面时立刻计时,2min后读取数据,重复3次这种操作。

3.3试验IDFB2017
样品数量为两份,规格为30g。

试验的仪器:还原箱,蓬松度仪,自动、手动、重量盘自动测试仪,蒸汽仪,吹风机。

样品前处理:备好两个独立测试样品
放到还原箱中,用蒸汽吹80s,确认羽绒为潮湿状态。

5min后用吹风机吹干,还
原箱保持温度为20℃、湿度为65%,平衡48h。

测试过程:在蓬松度仪中放进
30g样品,使用木棒和吹风机让样品蓬松,用蓬松度仪测试。

自动测试时,记录
重量盘自动降低接触样品后1min时显示的数值。

手动测试时,记录降低手动盘
到样品表面后盘做自由落体运动60s时的数值,以此形式进行3次[3]。

观察发现,不同的标准在羽绒蓬松度前处理方法中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根据
GB/T14272测试羽绒蓬松度时,前处理的举措是烘箱还原法,其他两种则采取蒸
汽还原法。

同时,根据GB/T10288以及GB/T14272测试蓬松度应用的是手动蓬松
度仪,IDFB法可使用自动蓬松度仪、手动蓬松度仪两种。

另外,GB/T14272测试
结果单位是cm,GB/T10288同样为cm,但是国际羽绒羽毛局分析方法明确了测试
结果单位不仅是cm,还有两种,即mm和in,对蓬松度结果进行计算以后,也能
表示为in3/30g及cm3/g。

往常应用in3/oz频率较多,但当前标准测试采用的样
品质量为30g,IDFB的官方测量单位则选为立方英寸每30g(in3/30g),以免出
现混淆。

结语
羽绒服装新标准的出台,有力地解决了旧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能更好、更全面地对羽绒服装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对整个羽绒服装行业及其上、下游相关产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能更好地引导企业生产出更符合使用要求的羽绒服装产品。

参考文献
[1]杨璐源.羽绒蓬松度测试前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J].中国纤检,2013(Z1):81-82.
[2]邓瑾,姚静.各国羽绒蓬松度检测方法及合格判定综述[J].中国纤检,2007(12):52-54.
[3]耿轶凡,杨萍,陈艳芳.检测中影响羽毛羽绒蓬松度结果的主要因素[J].中国纤检,2012,(Z1):68-69.
[4]FZ/T80001-2002,水洗羽绒羽毛检测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