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音乐教育
(一)音乐的本质:1、音乐与各门艺术的区别:①声音的艺术(音色…)
②听觉的艺术
③时间的艺术(戏剧、电影)
④情感的艺术
2、音乐与各门艺术的联系:①音乐与文学(诗歌、童谣)
②音乐与舞蹈
③音乐与绘画
④音乐与戏剧
⑤音乐与……
(二)音乐教育的本质:1、音乐教育作为技术教育
2、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
3、音乐教育作为文化教育
4、音乐教育作为创造教育
二、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的发展———为什么要学音乐(一)本体价值——促进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二)工具价值——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
(一)音乐能力的发展:
1、音乐感知能力:①音乐表现要素: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快慢音音色…
②音乐情绪与情感:快乐、悲伤
③音乐体裁与形式:进行曲爵士回旋曲变奏曲式…
④音乐风格与流派:巴洛克、民歌
2、音乐表现能力:①演唱
②演奏
③律动
④综合艺术表演
3、音乐创造能力:①创编歌词
②创编节奏型
③创编旋律
④创编配器
⑤创编表演形式
(二)身心的发展:
1、身体
2、语言
3、认知
4、情感
5、个性
6、社会性
三、国外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考察——有没有可以借鉴的
世界三大儿童音乐教育体系: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
2、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一)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
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基本内容:
①体态律动“借助节奏来引起大脑与身体之间迅速而有规律的交流”
②视唱练耳“把耳、口与身体联系起来并加上言语与歌唱形式”
③即兴创作“以一种想象的、自发的和个性的方式,来使用律动素材(节奏)和声音素材(音高、音阶、和声)”
2、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基本观点:
①培养感知音乐和反应音乐的能力
②重视内在的音乐感觉训练
③发展耳、眼、身体和脑之间迅速交流的能力
④培养大量储存听觉和动觉材料的能力
(二)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1、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基本内容:
①柯尔文手势 do ̡ ( ̄- ̄) ̡握拳
si →( ̄- ̄)←伸一根手指
la <( ̄- ̄)> 双手四指对大拇指成90度角
sol 3( ̄- ̄)ε双手平放掌心对自己
fa p( ̄- ̄)q 大拇指斜向下
mi =( ̄- ̄)= 双手平行地面平放
re ╯( ̄- ̄)╰双手斜向上
②首调唱名法
③节奏唱名││∏│(记法)
ta ta ti ta (读法)
④记谱法
2、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基本观点:
①最有效的音乐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
②歌唱是培养音乐表达的最好途径
③选择具有最高艺术价值的匈牙利民间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
④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和特点安排教学顺序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1、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原本性音乐教育思想:
原本的音乐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结合在一起的;是人们必须亲自参与的;是适于开端的音乐
2、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音乐教育特点:
①综合②创造③游戏④实践⑤本土⑥社会
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音乐特点:
①综合 a、音乐各学习领域的综合(文化、欣赏、创作、表现)
b、音乐与相关人文艺术学科的综合
②创造即兴创作成为儿童音乐学习的起点与基础
③游戏“游戏”一词最初就含有声音、运动和舞蹈的涵义。

儿童把音乐与游戏连接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用这种方式来体验世界。

④实践 a、人体乐器:跺脚、拍手、拍腿、捻指…
b、打击乐器:鼓类、木质类、金属类、散响类
c、音乐乐器:木琴、钢片琴、钟琴
⑤本土以家乡的语言、童谣、谚语、民歌、舞蹈为基本教材,并尊重、发现和共享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⑥社会我们需要的是有勇气提问自己的、有创意性见解的、有团队合作能力的、内心平和的以及对未来持积极态度的人
(四)其他儿童音乐教育观点:
1、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
2、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学大纲
3、科尔曼的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
4、加德纳的音乐智能学说
四、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要孩子达到什么
(一)目的的表述:
1、行为主体(Audience)孩子能够……应当……
2、行为动词(Behavior)掌握……听辨……喜欢……认出……
3、行为条件(Condition)根据故事……在小组表演中……
4、表现程度(Degree)准确无误……至少有三种动作……(二)目的的层次:
1、总目标
2、年龄阶段目标
3、单元目标
4、活动目标
(三)目标的分类:
1、从心理领域:①认知
②情感与态度
③操作技能
2、从活动形式:①歌唱
②演奏
③律动
④欣赏
3、从能力标准:①感受与鉴赏
②表现
③创造
④音乐与相关文化
(三)各阶段学前儿童行为发展特征与音乐经验的关系:
五、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教什么
(一)从活动目的上分:1、专门的音乐活动
2、渗透的音乐活动
(二)从实践类型上分:
1、歌唱活动:
①教育价值: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c、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
②歌唱能力:a、歌词、音域、节奏、活动内容
b、音准、呼吸、咬字
c、表情、独立歌唱
d、合作协调、创造性表现
③活动内容:a、用自然美好的的音色、有感情的学习演唱歌曲
b、处理歌曲的演唱表情和演唱形式
c、创编新歌词
d、创编表演动作
e、即兴歌唱说话
④材料选择:a、歌词▪具有童趣,易于记忆
▪内容适于动作,适于朗诵
▪结构简单,多含重复
b、曲调▪音域狭窄
▪节奏简单
▪旋律平稳
▪结构短小工整
▪词曲关系单纯
2、韵律活动:
①教育价值:a、发展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提高幼儿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
c、积累一定的音乐活动语汇和艺术动作语汇
②能力:a、协调
b、随乐
c、合作
d、创造性
③活动内容:a、动作协调性的旋律
b、随乐的即兴表演
c、韵律和舞蹈动作的模仿
d、有引导的动作创编(按照音乐或情节)
④音乐材料:2岁 a、轻松柔和、重复性强的经典音乐
b、儿童音乐和一般性风格的中国音乐
c、有明显民族个性的不同风格的中国音乐
6岁 d、有明显的地域个性的异国音乐和情绪健康的成人音乐
⑤动作材料:a、模仿动作→基本动作→舞蹈动作
b、大的整体动作→小的精细动作
c、单纯动作→复合动作
d、不移动动作→移动动作
3、打击乐演奏活动:
①教育价值:a、发展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提高幼儿对节奏和乐器音色的感受能力
c、积累一定的多声部音乐语汇
②打击乐演奏能:a、乐器操作
b、随乐能力
c、合作演奏
d、创意配器
③活动内容:a、认识乐器
b、配器▪制造特定音响效果
▪为乐曲或歌曲安排合适的节奏型和音色
c、指挥▪指挥演奏或演唱
▪看指挥演奏
④材料选择:a、乐器材料的选择▪3~4岁:串铃、沙球、响板和碰铃
铃鼓(敲击)
▪4~5岁:木鱼、蛙鸣筒、小钹和小锣
铃鼓(抖动、摇晃)
▪5~6岁:双响筒和三角铁
b、音乐材料的选择:▪节奏清晰,结构工整的音乐
▪熟悉的音乐作品不熟悉的作品
▪一段体多段体
▪乐句和乐段对比鲜明的作品
.
c、配器方案的选择:▪动作总谱 12 34 5 31 1 64 5 3
拍手拍头拍肩
拍头—碰铃
拍肩—木鱼
▪图形总谱 12 34 5 31 1 64 5 3
♀,, .
♀—铃鼓
,—碰铃
. —木鱼
▪语音总谱 12 34 5 31 1 64 5 3
唰笃笃
滴—碰铃
笃—木鱼
d、动手做乐器
4、欣赏活动:
①教育价值:a、发展幼儿运用各种媒介表达自身音乐感受的能力
b、发展幼儿倾听和感受音乐的习惯与能力
c、积累一定的优秀音乐主题或片段
②欣赏能力:a、倾听
b、理解
c、创造性表现
d、音乐趣味倾向
③活动内容:a、倾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音响
b、听赏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和基本表现手段
c、运用多通道参与(见附录),使用不同的符号来表达音乐感受
④材料选择:a、音乐作品的选择▪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关的音乐作品
▪曲目多样,儿歌、中国民歌、世界民谣、音乐童话、各类乐曲、世界各曲
片段
▪曲调优美、节奏清晰、曲式简单的作品
▪音质好的作品,运用好的播放器
b、辅助材料的选择▪动作
▪语言
▪视觉材料
六、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途径————如何教?(一)学前儿童音乐活动的指导:
1、模仿学习:示范—模仿—练习
2、预知学习:引导—探索—创编
(二)学前儿童音乐活动的设计:
1、导入的设计:a、歌唱活动的导入设计▪动作参与:《小木匠》
▪歌词创编:《两只老虎》
▪情境表演:《谁饿了》
▪填充参与:《哈巴狗》
▪歌词朗诵:《蜜蜂做工》
▪玩具辅助:《小黄鸭》
▪故事讲述:《迷路的小花鸭》
▪副歌前置:《小鼓手》
▪音节玩唱:《小乐器》
▪数字玩唱:《五只猴子》
▪乐器玩唱:《春晓》
▪声部玩唱:《母鸡孵蛋》
▪配器玩唱:《小妞妞》
▪字母游戏:《BINGO》
b、韵律活动的导入设计▪观察:《小鱼游》
▪回忆:《堆雪人》
▪基本动作复习:《邀请舞》
▪音乐欣赏:《特快列车波尔卡》
▪舞谱:《种太阳》
▪故事:《三个和尚》
c、打击乐活动的导入设计▪总谱:《瑶族舞曲》
▪故事:《玻璃瓶里的小老鼠》
▪歌唱:《爷爷为我打月饼》
▪游戏:《十六宫格》
▪韵律:《喜洋洋》
▪语言:《蓝色多瑙河》
d、欣赏活动的导入设计▪图形谱:《库企企》
▪符号谱:《土耳其进行曲》
▪节奏模仿:《金蛇狂舞》
▪打击乐:《拨弦》
▪律动:《森林魔汤》
▪创编歌词:《狮王进行曲》
▪文学:《梨子小提琴》冰波
(舒曼“梦幻曲”)
2、围绕音乐要素的游戏设计:
▪音的高低:上行、下行、跳动、音区的不同《蜜蜂和小熊》
▪音的长短:音延续的时间、停顿《魔盒》
▪音的方向:前后左右上下《跟我走》
▪音乐:人声、乐器、环境《石头岛》
▪力度:强弱、渐强、渐弱、突强、突弱《找毽子》
▪速度:快慢、平稳《节拍器》
▪时值:各种音符长短的感知《螃蟹舞》
▪识谱:认识音符的音高位置《跳谱》
▪固定节奏:各种固定和变化的节奏型《杯子》
▪乐句:乐句的呼吸、圆滑和断奏《粉刷匠》
▪曲式:乐段的重复与变化、回旋、变奏《匈牙利舞曲》
▪和声:多声部的感知《声音的传递》
▪模仿力:《找皇后》
▪听辨力:《喇叭花》
▪协调力:《下雨了》
▪想象力:《彼得与狼》
▪创造力:《报纸的故事》
▪记忆力:《准时回家》
3、程序的设计:a、三段式:开始—基本—结束
b、单段式:系列层次活动课例《小白船》
活动层次(1):▪通过观察,了解船的种类、形状以及水中摇曳的形态
▪运用绘画、手工的方式描绘小白船,体验创作的快乐
▪探索用嗓音和乐器模仿船航行时的各种声音
活动层次(2):▪相互合作、创造性的运用身体和动作模仿小船的造型以及航行中的不同姿态
▪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体验强与弱的对比,能够随着音乐做
律动
活动层次(3):▪运用打击乐器探索为歌曲配伴奏,在老师的指挥下能够进行合

▪朗诵歌词,有表情的学习演唱《小白船》
▪运用动作、乐器、歌唱的方式表演《小白船》
教案的呈现方式:▪名称:《小白船》
▪班级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4、综合音乐活动的设计▪随音乐身体律动,用肢体表达音乐
▪随音乐画图,用线条色彩等描绘音乐
▪以游戏的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
▪配合图片和影片欣赏加强音乐文化的铺垫
▪引导提问,用语言交流音乐的个性体验
▪哼唱主题,填词记忆
▪运用打击乐器为音乐配和声
▪运用音条乐器进行旋律的创编
▪配合音乐表演戏剧,增加音乐的故事性
▪配合乐曲提示卡,深入理解音乐的各种要素
(三)小班幼儿的音乐活动建议:
1、在专门的活动区提供简单的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表演道具等,让幼儿有自由尝试敲击和表演的机会。

2、创造能激发艺术潜能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幼儿有机会和父母一起听音乐.唱歌;父母应该关心幼儿在幼儿园的艺术活动,让幼儿经常把所学习的内容表演给家长,分享他们的快乐;对幼儿高兴时的自哼自唱,手舞足蹈以及愿意给家人,客人唱歌表演的行为要给以鼓励和赞赏。

3、满足幼儿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他们尝试了解自己的身体、自然界中的物体、乐器等发出的各种声响;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对大自然中的声音,环境中的声音给以关注和仔细聆听,并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些声音的特色。

4、引导幼儿触摸并尝试玩打击乐器,支持幼儿用身边的素材自制声响,对他们能用新奇的方式发出声响要给以鼓励。

5、在专门的活动区提供简单的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表演道具等,让幼儿有自由尝试敲击和表演的机会。

6、创造能激发艺术潜能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幼儿有机会和父母一起听音乐.唱歌;父母应该关心幼儿在幼儿园的艺术活动,让幼儿经常把所学习的内容表演
给家长,分享他们的快乐;对幼儿高兴时的自哼自唱,手舞足蹈以及愿意给家人,客人唱歌表演的行为要给以鼓励和赞赏。

(四)中班幼儿的音乐活动建议:
1、提供内容丰富、适合幼儿欣赏的音乐作品,引导幼儿体验这些作品的基本情绪和情感,并尝试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如语言、绘画、动作、表演等,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创造多种机会提高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例如用“小小音乐会”的形式,专门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要求幼儿安静地聆听,培养专心欣赏音乐的习惯。

3、引导幼儿仔细听辨自然界、生活中各种声响的特点,如风声、雨声、鸟叫声以及教室里、洗脸间、厨房中的声响等,说出这些声音的联想;引导幼儿欣赏表现生活的音乐作品,如《百鸟朝凤》《鸭子拌嘴》《水族馆》等,感受音乐对生活的表现。

4、鼓励幼儿跟随着音乐尝试按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做模仿动作、律动或简单的舞蹈动作,逐步做到动作协调优美,并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的情感和力度,速度的变化。

5、在欣赏和游戏活动中,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启发帮助幼儿感受和分辨音乐中的快慢、强弱的区别,初步区别感知音乐的开始、结束、前奏以及各种拍子的不同。

6、选择恰当的歌曲,内容、节奏、音调、音域等要适合幼儿的歌唱能力和理解能力。

引导幼儿逐渐用正确的歌唱姿势,发声方法,呼吸方法歌唱,让幼儿从小知道要保护嗓音。

7、引导幼儿学习演奏打击乐器,鼓励幼儿使用这些乐器即兴地创造节奏和声响,为歌曲、舞蹈伴奏或为自编的故事配乐。

8、培养幼儿形成正确使用、有序收放乐器的习惯;结合图片或影视节目,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锣,鼓,二胡,古筝,钢琴,小提琴等乐器。

9、鼓励幼儿结合游戏活动对嗓音和各种声调进行尝试和探索,如模仿动物叫声,汽车声,钉钉声,钻孔声,打砂纸声等,促进幼儿对声音的模仿想象和表现能力。

10、引导幼儿用纱巾、彩带、木棍、圆球等做道具进行音乐游戏和舞蹈活动,使幼儿的表演更有趣味。

道具有带动强化肢体动作的作用,也有助于幼儿感觉和建立空间概念。

11、对于已经熟悉的歌曲,可带领幼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改编部分歌词,尝试简单的创编。

鼓励幼儿创编简单的节奏短句和旋律短句,并尝试结合语言、歌
唱、打击乐器等进行即兴表演。

12、鼓励幼儿在家庭中有更多的机会向别人介绍和展示自己的歌唱或表演;家长应经常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和幼儿一起观察景物的颜色,形状,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鼓励幼儿逐渐能够更加细致的观察和有兴趣的探索。

(五)大班幼儿的音乐活动建议:
1、培养幼儿更长时间地专心欣赏,以及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和能力。

给幼儿提供多种具有不同民族风格、演奏形式、情感情绪的歌曲和乐曲,以丰富他们的听觉和想象。

2、结合欣赏活动,引导幼儿感知风格鲜明的乐曲,如进行曲、摇篮曲、舞曲等,并鼓励幼儿交流自己的感受;对于一些能够仔细聆听但不愿用语言表达的幼儿,教师要肯定他们认真的态度,尊重他们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的表达方式。

3、在自由尝试的基础上,指导幼儿大胆演奏打击乐器。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节奏型进行打击乐合奏练习和表演,使幼儿具有初步的协调配合能力。

4、引导幼儿以准确的节奏和音调表现不同风格歌曲的情绪和情感。

结合歌谣的学唱,提取其中的节奏、音调进行游戏性地练习,引导幼儿模仿、记忆节奏短句和旋律短句,逐渐培养幼儿对节奏,音调的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

5、鼓励家庭中成人经常和幼儿一起参加唱歌、表演等富有创意的艺术活动。

有条件的话,带领幼儿听音乐会,看童话剧,木偶剧等文艺表演,丰富幼儿的艺术生活。

6、提供打击乐器和安全优质的音响设备,鼓励幼儿用歌唱、舞蹈、演奏乐器等形式表现自己编的故事,让幼儿有机会大胆表达,和同伴交流。

7、鼓励幼儿独立歌唱或参与集体表演,并学会欣赏同伴的表演,学会赞美别人。

教师要肯定那些在集体活动中能够表达自己又能与别人合作配合,听取别人建议的小朋友。

8、鼓励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绘画、动作、表演等多种形式大胆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这是侧重于运用多种艺术形式促进音乐感受的综合性活动。

七、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评价————教的怎样(一)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评价:
1、《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量》西肖尔
2、《初级音乐表象测量》戈登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评价:
1、教学目标:
▪目标明确、具体、适宜,重点、难点突出
▪体现音乐领域教育价值,注重促进幼儿兴趣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
▪选材符合幼儿兴趣、现实需要和发展水平,有一定的挑战性
▪内容新颖能围绕教育目标,体现教育领域的相互渗透
3、教师教学过程:
▪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简练规范,富感染力、启发性,易于幼儿理解
▪活动组织有序,各环节清晰,围绕目标层层递进,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安排合理
▪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学习,能关注幼儿的反应并根据幼儿的反应灵活应对
▪尊重幼儿已有知识经验,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别差异,创设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的机会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动静结合,教具利用充分
4、幼儿学习过程:
▪幼儿态度积极,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自始至终被教学内容所吸引
▪保持良好的兴奋度,动静适宜,思维活跃,有一定的创造性表现
5、教学效果:
▪幼儿的各种能力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幼儿基本上能掌握重点和难点的教育内容,能有效的运用了已有的经验并获得新的知识
附:
多通道参与——孩子可以运用哪些符号?
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音乐的基本历史和体裁
▪常用乐器的种类
旋律╱音色╱和声/曲式/调式/调性/力度/音区/节奏
西方音乐
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二十世纪器乐
巴赫海顿舒伯特勃拉姆斯弦乐
亨德尔莫扎特肖邦斯特劳斯木管
……贝多芬……柴可夫斯基格什温……铜管
德彪西……打击
中国音乐
民歌曲艺戏曲器乐
山歌苏州弹词昆曲琴、筝
小调京韵大鼓京剧琵琶、二胡
号子单弦笛、笙、唢呐、丝竹聆听环境——孩子周围有哪些声音
▪人体的声音:声势模仿、声音传递……
▪日常用具的声音:分辨声音的相同与不同
▪自然环境的声音:模仿分辨不同的音色以及各种声音的特征
听赏音乐作品——引导孩子听些什么
音乐的表现要素:▪高低:上行、下行、跳动、音区的不同
▪长短:音延续的时间、停顿
▪力度:强弱、渐强、渐弱、突强、突弱
▪速度:快慢、平稳
▪音色:人声、乐器、环境
▪节奏:各种固定和变化的节奏型
▪旋律:主题的记忆
▪乐句:乐句的呼吸、圆滑和断奏
▪曲式:乐段的重复与变化、回旋、变奏
音乐的内容:想象音乐的故事情节
体验音乐的情绪情感
音乐的风格▪体裁:进行曲、摇篮曲、爵士乐等
▪流派:各时期作曲家的名字、生平故事、作品名称特点等
柴可夫斯基《核桃夹子组曲》——中国舞
▪听辨音色:长笛、短笛、弦乐
▪肢体感应:圆滑、断奏、手脚划线条与点触
▪模拟演奏:乐器制作
▪舞与乐:丝巾舞蹈
▪画图:在纸上画出流畅的线和点
老约翰斯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
▪拍奏肢体乐器:手、肩、腿
▪自制打击乐器合奏:铃鼓: x x x x
响板: x x xx x
摇铃:xx xx xx x
铜钟: x — x —
▪16宫格:重音的位置
海顿《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肢体表达:力度强弱,AB段,乐句,小草长大,迎风起舞
▪道具辅助
▪戏剧表演
▪填词:我是春天的小草……好想快长大
让我让我晒一晒……阳光阳光晒一晒
维瓦尔第《四季》——春
▪图谱:回旋曲式
▪戏剧表演:农夫、鸟、流水、闪电
奥尔夫《三个好朋友》
▪声音图谱:猫,马,鸟,鸭,狗,猪
格里格《皮尔金组曲》——山大王的宫殿
▪渐强渐弱
▪游戏:1,2,3木头人
▪填词:从前有个大魔王,脸红红,身体黄
人人看了心慌慌,噢,全都跑光光
比才《卡门》——斗牛士进行曲
▪音乐剧表演:斗牛士、少女、士兵
▪音乐文化介绍:西班牙、比才
▪配器: x o o o o o o x
x o o o o o o x
x o o o o o o x
x o x o x o o o
圣桑《动物狂欢节组曲》——水族馆
▪肢体模仿:化石树、化石鸟
▪配器: xo xo 1 xx xo
▪硬的触感
南美音乐《恰恰恰》
▪曲式:A B
▪配器: A o o o o x x xx x
B ox xx xx xx x o o o
▪图片连接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雏鸡之舞
▪游戏:小鸡捉虫
▪配器: x o x o x o x o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填词:小鸡吃虫,小鸡吃虫,快跑快跑,小鸡快跑,小鸡快跑老鹰来了,快找妈妈,蹲2,3,4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