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3版化学复习方略 课时提能演练(九) 3.2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提能演练(九)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将铁片放到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铝溶液
2.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FeCl2
B.NaHSO3
C.Al(OH)3
D.Fe(OH)3
3.(2012·重庆模拟)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
A.制钛:用金属钠置换四氯化钛(TiCl4)溶液中的钛
B.炼铁: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铁
C.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
D.炼铜:用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直接电解精炼得到纯度为
99.9%的铜
4.(2012·黄山模拟)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
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
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后,再向其中加KNO3
③Fe(NO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
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Fe3O4+8H+===3Fe3++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Fe2++4H++NO-3===Fe3++2H2O+NO↑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6.(2012·衡水模拟)下列有关铁、铜及其化合物的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FeCl3中混有的CuCl2: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B.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7.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操作、现象解释
A 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蓝Fe3+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把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斑点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Fe(OH)3
C 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产生说明Fe置换出溶液中的氢,生成了氢气
D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白色物质变成了红褐色
说明Fe(OH)2易被O2氧化成Fe(OH)3
8.(预测题)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 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B.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 g
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 g
D.V=896
9.(易错题)2.8 g Fe全部溶于一定浓度、100 mL的HNO3溶液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L,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1。
若反应前
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HNO 3溶液的浓度为2.0 mol·L -1
B.1.12L 的气体全部为NO
C.反应后溶液中c(NO -3)=1.6 mol·L -1
D.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61 g Fe
10.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 3)3、Cu(NO 3)2、HNO 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
Fe 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溶液中Fe(NO 3)3、Cu(NO 3)2、HNO 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
B.1∶3∶1
C.3∶3∶8
D.1∶1∶4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1.(14分)(2011·大纲版全国卷改编)如图中,A 、B 、C 、D 、E 是单质,G 、H 、I 、F 是B 、C 、D 、E 分别和A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已知:
①反应C +G ――→高温B +H 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
接;
②I 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 可以发生反应:2E +I =====点燃
2F +D ,
F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1.6 g G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2分)(2011·天津高考改编)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其中,A俗称磁
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与1mol 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磁性氧化铁中的铁元素有两种价态,某同学欲判断G溶液中铁的价态,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帮他完成下表:
(3)写出A和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3.(14分)(探究题)补铁药物“速力菲”说明书部分内容摘录:【规格】每片含琥珀酸亚铁0.1 g
【组成与性状】内含Fe 2+
34.0%~36.0%的无水碱式盐,为薄膜糖衣片
【适应症】用于缺铁性贫血症预防及治疗
【用量用法】成人预防量0.1 g/日,治疗量0.2~0.4 g/日;小儿预防量30~60 mg/日,治疗量0.1~0.3 g/日
【储藏】在避光、密封、阴凉处保存
【药物相互作用】与维生素C 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该药片在水和乙醇中溶解度不大。
现有某学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2价铁的存在,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
Ⅰ.理论设计方案:
甲组:药片――→溶于水 NaOH 溶液 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甲组同学按照设计的方案完成实验,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1)甲组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认真思考了甲组实验失败的原因,模拟药片服用后在人体中溶解的变化过程,重新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
乙组:药片――→试剂1 淡黄色浑浊溶液――→试剂2 淡红色溶液 双氧水溶液
红色变深,有气体产生,后又褪色
(2)若试剂1为盐酸;则试剂2为 。
丙组同学对乙组实验中最后红色褪去的现象产生了研究兴趣,探讨褪色的原因,根据微粒的组成,他们认为有两种可能的原因:
①[Fe(SCN)]2+络离子中的三价铁被还原为亚铁;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对其中一种可能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方案(用文字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预期现象判断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4)称量“速力菲”1.0 g,将其全部溶于稀硫酸中,配制成100.00 mL溶液,取出20.00 mL,用0.010 00 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
三次操作读数如下:
计算:该补血药中含Fe2+的质量分数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A项,由于每溶解56 g的Fe,溶液中析出2 g 的H2,所以溶液质量增重;B项,由于每溶解56 g的Fe,溶液中析出64 g的Cu,所以溶液质量减轻;C项,Fe与NaOH溶液不发生反应;D项,Fe与AlCl3溶液不发生反应,故选B项。
2.【解析】选C。
A项,Fe+2FeCl3===3FeCl2;B项,Na2SO3+SO2+H2O===2NaHSO3;C项,通过化合反应不能直接制得Al(OH)3;D项,4Fe(OH)2+O2+2H2O===4Fe(OH)3,故选C项。
3.【解析】选B。
金属钠在溶液中先与水反应,无法置换出TiCl4溶液中的金属钛,A选项错误;电解NaCl溶液会得到NaOH溶液,应该电解熔融的NaCl制备金属钠,C选项错误;黄铜矿石经冶炼先制得粗铜,粗铜电解精炼得纯铜,D选项错误。
4.【解析】选C。
①Fe与Cl2反应是在点燃条件下,无论Fe是否过
量,都生成FeCl3,②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再加入KNO3,相当于生成稀硝酸,能将
Fe2+氧化成Fe3+,③Fe(NO3)2溶液中加入盐酸,相当于生成稀硝酸,Fe2+被氧化成Fe3+,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若Fe过量,则不会有Fe3+。
故选C。
5.【解析】选A。
A正确,符合3个守恒;B错误,电荷不守恒,Fe3O4中Fe有两种价态,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Fe3O4+8H+===2Fe3++Fe2++4H2O;C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3Fe2++NO-3+4H+===
3Fe3++NO↑+2H2O;D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只能生成Fe2+和H2。
6.【解析】选C。
A中FeCl3也与Fe反应;B中铁粉和铝粉都能够和盐酸反应;D中Cu也与稀硝酸发生反应,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7.【解析】选D。
A 2Fe3++2I-===I2+2Fe2+,碘单质使淀粉溶
液变蓝错误
B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错误
C 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NO,不能得
到氢气错误
D 4Fe(OH)2+O2+2H2O===4Fe(OH)3正确
8.【解析】选B。
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涉及到的反应:Fe+
H2SO4===FeSO4+
H 2↑、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CuO +
H 2SO 4===CuSO 4+H 2O 、Fe +Fe 2(SO 4)3===3FeSO 4、Fe +CuSO 4===FeSO 4+Cu ,另外,Fe 3+也能被Cu 还原,有滤渣存在,且滤液A 中不含Cu 2+,所以滤液A 中的阳离子为Fe 2+、H +,不可能含有Fe 3+,A 项错误。
由于稀硫酸足量,所以滤渣中只有Cu,3.2 g 铜全部被氧化才得到4.0 g CuO ,而铜只是部分被氧化,C 项错误。
3.2 g 固体是Fe 2O 3,含有的铁元素的质量为2.24 g ,B 项正确。
2.24 g 铁单质全部与稀硫酸反应才得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896 mL ,但铁部分被氧化,不全部是单质,D 项错误。
9.【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当HNO 3过量时,铁与HNO 3反应生成Fe(NO 3)3;
(2)除剩余的HNO 3能溶解铁外,生成的Fe(NO 3)3仍能溶解铁。
【解析】选A 。
由于反应后溶液的pH 为1,说明HNO 3过量,所得溶液为Fe(NO 3)3溶液,则n(反应前HNO 3)=n(未被还原HNO 3)+n(被
还原HNO 3)+n(剩余HNO 3)=2.856×3+1.1222.4+0.1×0.1=0.21(mol),
所以反应前HNO 3溶液的浓度为0.210.1=2.1(mol ·L -1),故A 项错误;由Fe →Fe 3+知,0.05 mol 的Fe 反应时失去
0.15 mol 电子,则HNO 3得到0.15 mol 电子生成0.05 mol 气体,所以该气体全部为NO ,故B 项正确;反应后溶液中n(NO -3)=3n(Fe)+n(剩余HNO 3)=3×0.05+0.1×0.1=0.16 (mol),所以反应后溶液中
c(NO -3)=0.160.1=1.6 (mol ·L
-1),故C 项正确;根据:3Fe +8HNO 3===3Fe(NO 3)2+2NO ↑+4H 2O 知,剩余的0.01 mol HNO 3能溶解0.003 75 mol Fe ,根据Fe +2Fe 3+===3Fe 2+得,生成的0.05 mol Fe 3+能溶解0.025 mol Fe ,所以反应后溶液总共溶解0.028 75 mol Fe ,即1.61 g Fe ,故D 项正确。
【方法技巧】铁与硝酸的反应规律
(1)铁与浓硝酸在常温下钝化,在加热时剧烈反应。
(2)铁与稀硝酸的反应:
硝酸过量时:
Fe +4HNO 3===Fe(NO 3)3+NO ↑+2H 2O ①
Fe 过量时:
3Fe +8HNO 3===3Fe(NO 3)2+2NO ↑+4H 2O ②
铁与稀硝酸反应有关量的问题,可用数轴表示为:
①当n(Fe)n(HNO 3)≤14时,按反应①进行,
产物仅有Fe(NO 3)3,HNO 3可能有剩余。
②当n(Fe)
n(HNO 3)≥38时,按反应②进行,
产物仅有Fe(NO 3)2,Fe 可能有剩余。
③当14<n(Fe)n(HNO 3)<38时,则反应①②均发生,
产物为Fe(NO 3)2和Fe(NO 3)3。
10.【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
(1)Fe 与Fe(NO 3)3、Cu(NO 3)2、HNO 3反应的先后顺序;
(2)横、纵坐标及曲线各折点表示的意义;
(3)HNO 3反应生成的Fe 3+和溶液中的原有Fe 3+均与Fe 发生反应。
【解析】选D 。
由于先发生反应:Fe +4HNO 3===Fe(NO 3)3+NO ↑+2H 2O ,再发生反应:Fe +2Fe(NO 3)3===3Fe(NO 3)2,最后发生反应:Fe +Cu(NO 3)2===Fe(NO 3)2+Cu 。
由图像知,1 mol Fe 与HNO 3发生反应,则需HNO 3 4 mol ,生成Fe(NO 3)3
1 mol ;由图像知,1 mol Fe 与Fe(NO 3)3发生反应,则需Fe(NO 3)3
2 mol ,所以原溶液中含有Fe(NO 3)
3 1 mol ;由图像知,1 mol Fe 与Cu(NO 3)2发生反应,则需Cu(NO 3)2 1 mol ,所以原溶液中含有Cu(NO 3)2 1 mol ,故选D 项。
11.【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Mg 、Al 、Fe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与其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题时注意寻找突破口,如铝热反应应用于铁轨的焊接、CO 2是最常见的温室气体等。
【解析】(1)铝热反应应用于铁轨的焊接,由①可知C 为Al 、G 为
Fe 2O 3、B 为Fe 、H 为Al 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Fe 2O 3=====
高温
2Fe +Al 2O 3。
CO 2是最常见的温室气体,由②可知E 为Mg 、I 为CO 2、F 为MgO 、D 为C 。
综上可知A 为O 2。
(2)Fe 2O 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2O 3+6H +===2Fe 3++3H 2O ,FeCl 3与铜粉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3++Cu===2Fe 2+
+Cu 2+,可知n(Cu)=n(Fe 2O 3)= 1.6 g 160 g/mol =0.01 mol ,需铜粉的质量为0.01 mol ×64 g/mol =0.64 g 。
(3)Al 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2OH -+2H 2O===2AlO -2+
3H 2↑,反应后溶液为NaAlO 2,与过量CO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 -2+CO 2+2H 2O===Al(OH)3↓+HCO -3。
(4)Mg 在CO 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 +CO 2=====
点燃2MgO +C ,观察到的现象是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反应器内壁附着黑色固体。
答案:(1)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
(2)Fe 2O 3+6H +===2Fe 3++3H 2O ,
2Fe 3++Cu===2Fe 2++Cu 2+,
n(Cu)=n(Fe 2O 3)= 1.6 g 160 g/mol =0.01 mol ,至少需铜粉的质量为0.01 mol ×
64 g/mol =0.64 g
(3)2Al+2OH-+2H2O===2AlO-2+3H2↑
AlO-2+CO2+2H2O===Al(OH)3↓+HCO-3
(4)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反应器内壁附着黑色固体
12.【解题指南】解题时找准突破口,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能和氢氟酸反应的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为SiO2。
【解析】X、Y、Z都是单质,Fe3O4和Al发生铝热反应生成单质铁,故X是Fe,Y是氧气,Z是单质硅,则D是HNO3,E是SiO2,G 是Fe(NO3)3,M是Na2SiO3。
(1)A与1mol Al反应时放出a kJ热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对应关系,即有8 mol Al参与反应时,放热8a kJ。
(2)在溶液中可能含有Fe3+的情况下,检验Fe2+应用酸性KMnO4溶液。
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若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含有Fe2+,若溶液不褪色,则不含Fe2+,检验Fe3+一般用KSCN溶液,加入KSCN溶液后,若溶液变血红色,则含有Fe3+,若溶液不变血红色,则不含Fe3+。
(3)O2、NO、H2O发生反应4NO+3O2+2H2O===4HNO3,Fe3O4中既有Fe2+又有Fe3+,和硝酸发生反应时,Fe2+被氧化为Fe3+。
答案:(1)8Al(s)+3Fe3O4(s)===9Fe(s)+4Al2O3(s) ΔH=-8a
kJ/mol
(2)酸性KMnO4紫KSCN 血红
(3)3Fe3O4+28H++NO-3===9Fe3++NO↑+14H2O
13.【解析】(1)甲同学的理论设计正确,但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仔
细阅读题目中的信息可知是药片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小的缘故。
(2)加入双氧水,Fe2+被氧化成Fe3+,溶液红色颜色变深,所加试剂应是KSCN溶液;溶液褪色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Fe(SCN)]2+络离子中的另一微粒SCN-被双氧水氧化了。
(4)计算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12.01 mL+12.03 mL)/2=12.02 mL(舍去
12.42 mL,偏差太大),n(KMnO4)=12.02×10-3 L×0.010 00 mol·L-1=
1.202×10-4 mol,根据电子守恒可知,Fe2+与KMnO4的反应关系为5Fe2+~KMnO4,所以n(Fe2+)=5×1.202×10-4 mol,1.0 g “速力菲”中含m(Fe2+)=5×1.202×10-4 mol×5×56 g/mol=0.168 3 g,补血药中含Fe2+的质量分数是16.83%。
答案:(1)该药片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少量溶解后的溶液中几乎不存在Fe2+,所以得不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2) KSCN溶液
[Fe(SCN)]2+络离子中的SCN-被双氧水氧化
(3)在褪色后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
现象:变红色;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①(或现象:不变红色;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②)
或在褪色后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现象:变红色;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②(或现象:不变红色;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①)
(4)16.83%
【误区警示】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
(1)认真审题,避免由于审题不清,不能准确全面的获取信息;
(2)在Fe3+存在的条件下,检验Fe2+的存在时,就不能采取先加KSCN溶液后加氯水等试剂的方法,而应采取加入适量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棕黄色,则含有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