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的发生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虫害的发生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一、气象因子
1.温度与湿度
①温度:—般害虫的生长发育适温为22至3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害虫死亡。
—般地说,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增高,害虫取食多,消化快,发育加快,寿命相对缩短;温度低,就会使害虫发育减慢,寿命相对延长。
②湿度:湿度不但与害虫体内水分平衡、体温及活动有关,而且直接影响害虫的生长、繁殖。
湿度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害虫数量的消长上,湿度能显著地影响害虫的成活率,如蚜虫、介壳虫、红蜘蛛等常常在干旱的年份和季节发生猖獗。
2.光
光对害虫的作用主要包括太阳光的辐射热和光的波长,光照强度的变化能影响害虫的昼夜节律、交尾、产卵、取食、栖息、迁飞等行为。
如蚜虫、蓟马、粉虱对波长为550至600纳米的黄绿光有趋性;褐飞虱在一定光强度下时出现迁飞盛期。
3.土壤环境。
土壤是害虫特殊的生态环境,害虫与土壤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
据估算大约有95%的害虫与土壤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
有的害虫终生生活在土壤中,如蝼蛄等;有的在某一个或几个虫期生活在土中,如地老虎、蛴螬等;有的在土中化蛹;有的在土中越冬。
土壤中的温度、湿度、酸碱度、土质及有机质含量等,都能影响生活在土壤中的害虫。
土壤温湿度对害虫的影响与大气中温湿度的
影响基本相同。
二、生物因子
1.天敌。
害虫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天然的敌害,其中包括鸟类、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以及病原微生物等。
它们对抑制害虫数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这些天敌的作用,有些害虫的种群经常维持在相当低的数量水平,即使是主要害虫也由于天敌的控制使其危害减轻。
2.食物。
食物是害虫维持新陈代谢的能量来源,它对害虫的影响比其他因子更直接、更深刻。
害虫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不同的种类,其食性是不同的。
按照取食可将害虫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杂食性四类,无论是哪一种害虫都有其最嗜食的种类,当取食嗜食植物时,发育快,死亡率低,繁殖率高。
3.人类活动。
人类的活动对害虫的发生、生活等影响也是很大的。
如:虫情调查不及时,长期使用单一化学农药防治虫害,以及大量杀伤天敌等都会使虫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