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PPT光导纤维与光纤传感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5.2 反射光强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Y形光纤束的膜片反射型光纤压力传感器如图。在Y形光纤 束前端放置一感压膜片,当膜片受压变形时,使光纤束与膜片 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使输出光强受到调制。
膜片反射型光纤压力传感器
反射式位移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光 源发出的光通过光纤射向被测物体,其反射光由接 收光纤收集,送到探测器,接收光强将随着反射物 体表面与光纤探头端面的距离变化。通过信号处理 得到光纤端面与被测面之间距离的变化(位移)。
2n1L
角变化Δ为:
2
(n1L
Ln1 )
利用光的相位变化
2L
(n1 L
n1 )
式
中
:
=
L
L L
—
光纤轴应变
可测量出温度、压 力、加速度、电流 等物理量。
2、相位调制型光纤压力和温度传感器
压力(温度)
9.4.2 光强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当光线在光纤的直线段以大于
临界角入射界面(φ1>φc), 则
损耗一般用损耗系数α表示:
10 lg Pin (单位:dB/km)
L
Pout
(其中L是光纤长度,Pin和Pout分别是输入和输出光功率)
光纤损耗可归结为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两类。吸
收损耗是物质的吸收作用使光能变成热能引起的;散
射损耗是由于光纤的材料及其不均匀性或几何尺寸的
缺陷引起的。光纤的弯曲也会造成散射损耗。
法拉第磁光效应
I P1
光源
光纤 P2 WP
I1
探测器1
I1 I2
探测器2 I2 I1 I2
偏振态调制型光纤电流传感器测试原理
由于探测器不能直接检测光的偏振态,需要将光偏振态的变 化转换为光强度信号。一种检测方法采用Wollaston棱镜WP,由 光源发射的激光经起偏器P1变为线偏振光进入传感光纤,在输出 端将检偏器P2输出的正交偏振分量在空间上分成两路输出,分别 被探测器1与探测器2接收。探测器1与探测器2接收的光强信号经 处理可得到偏振面的偏转角。
光纤面板的应用主要有:像增强器、光纤平像场器、光纤 扭像器和光纤锥等。
各种光学纤维面板
9.3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及构成
9.3.1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光纤传感器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型传感器;另一 类是非功能型传感器。
1、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这类传感器利用光纤本身对外界 被测对象具有敏感能力和检测功 能,光纤不仅起到传光作用,而 且在被测对象作用下,如光强、 相位、偏振态等光学特性得到调 制,调制后的信号携带了被测信息。
敏感元件的折射率或传播常数发生变化,而导致光的相位变化,
使两束单色光所产生的干涉条纹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干涉条纹的
变化量来确定光的相位变化量,从而得到被测对象的信息。
当一束波长为的相干光在光纤中传播时,光波的相位角与
光纤当的光长纤度受L到、外纤界芯物折理射量率的n1作和用纤,芯则直光径波d的的关相系位为:
2、光纤图像转换器 在许多场合需要对多处目标进行切换观察,这可采用光
纤图像换向系统来实现。如下图所示。它是由目标图像采 集系统、图像切换系统,以及观察和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
光纤图像转换器原理
3、光学纤维面板 光学纤维面板具有传光效率高,级间耦合损失小,传像清
晰、真实,在光学上具有零厚度等特点。最典型的应用是作为 微光像增强器的光学输入、输出窗口,对提高成像器件的品质 起着重要作用。
9.3.2 光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器的基本构成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组成除光纤以外,还有光源和光电元 件。 1、光源
一般选择光源时,根据系统的用途和所用光纤的类型, 对光源还要提出功率和调制的要求
2、光电元件 光纤传感器常用如下4种光电元件作探测器:普通光电二
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肖特基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 有时也用电荷耦合器件、光电导体和光电倍增管等。
可见,光纤临界入射角的大小是由光纤本身的性质(n1、 n2)决定的,与光纤的几何尺寸无关。
入射角的最大值为:
sinc
1 n0
n12
-
n
2 2
将sinθc定义为光导纤维的数值孔径,用NA表示,则
NA
sinc
1 n0
n12
-
n
2 2
NA意义讨论: • NA表示光纤的集光能力,无论光源的发射功率有多大,只
在光纤内只能传输一定数量的模。通常纤芯直径 较粗(几十微米以上)时,能传播几百个以上的模, 而纤芯很细(5~10微米),只能传播一个模。前者 称为多模光纤,后者为单模光纤。
阶跃型和梯度型光纤为多模光纤。
9.1.4 光纤的传光原理
当光线以较小的入 射角,由光密媒质进入 光疏媒质时,一部分光 线被反射,另一部分折 射入光疏媒质。如图所 示。折射角满足斯奈尔 (Snell)定律则
强耦合理论
用化学方法将光纤 腐蚀掉大部分包层, 再把两根腐蚀后的 光纤扭绞在一起构 成光纤耦合器。
弱耦合理论
9.2 光导纤维的应用
9.2.1 光纤在直接导光方面的应用
利用光纤柔软可弯曲的特点,可按需要制作各种导光器。 1、光纤照明器
2、光纤束行扫描器 利用直线-圆环光纤转换器和Z型导光管可以对移动目标实
右下图所示为经过轴线的 图9-2(b)梯度型多模光纤 子午光线传播的轨迹。
9.1.3 光纤的传输模式
在纤芯内传播的光波,可以分解为沿轴向传播的 平面波和沿半径方向(剖面方向)传播的平面波。沿 半径方向传播的平面波在纤芯与包层的界面上将产生 反射。如果此波在一个往复(入射和反射)中相位变 化为2π的整数倍,就会形成驻波。只有能形成驻波 的那些特定角度射入光纤的光才能在光纤内传播,这 些光波就称为模。
常用的耦合器有3种结构形式。这些耦合器的制作方法如表 1所示。
表1 光纤耦合器制作方法
抛磨法
熔锥法
腐蚀法
制作过程
将裸光纤固定在石英制 成的弧形槽中,进行光学 研磨,抛光,将经研磨后 的两根光纤拼接在一起, 经透过纤芯-包层界面的 消逝场产生耦合
近似模型
弱耦合理论
将两根裸光纤扭绞 一起, 高温加热熔 融,同时在熔融过 程中拉伸光纤形成 双锥型耦合器。
9.3.3 光纤传感器的优点
1、灵敏度很高。 2、良好的安全性。 3、抗电磁干扰。 4、几何形状适应性强。 5、传输频带宽。 6、体积小,对测量现场的分布特性影响小。 7、耐水性和抗腐蚀性强。 8、通常既是信息探测器件,又是传递器件。
9.4 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9.4.1 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1、相位调制的原理 相位调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被测对象对敏感元件的作用,使
2、色散
信号在光纤中是由不同的频率成份和不同的模 式成份携带的,这些不同的频率成份和模式成份有 不同的传播速度,使得光纤输出波形在时间上产生 展宽。光纤的色散有以下几种 • 材料色散:材料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使不同波长的
群速度不同,造成时延差,发生脉冲展宽。 • 波导色散:由于波导结构不同,某一波导模式的传
播常数β随着信号角频率 ω 变化而引起的色散。 • 多模色散:不同模按不同速度传播,到达端点产生
的延迟不同,使一个窄的脉冲弥散而导致宽度展宽。
一般,三种色散的大小顺序是:多模>材料>波导
3、容量
光脉冲的展宽程度可以用延迟时间来反映,设光源中心频
率为f0,,带宽为△f,某一模式光的传播常数为β则总的延时量△τ
光源
传输光纤
接收光纤
探测器
被测面 反射式位移传感器
9.5.3 频率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为
1 f
c f0
k0
d 2
dk 2
f f0
式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k0
2 f0
c
,k 2 f
c
。
4、抗拉强度
光纤的抗拉强度取决于材料的纯度、分子结构状态、光纤
的粗细及缺陷等因素。
5、集光本领
光纤的集光本领与数值孔径有密切的关系。数值孔径越大,
光纤的集光能力就越强。
9.1.6 光纤的耦合
光纤的耦合分为强耦合和弱耦合两种。光纤强耦合是光纤 纤芯间形成直通。光纤弱耦合是通过光纤的弯曲,或使其耦合 处成锥状。
9.5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9.5.1 传输光强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传输光强调制型光纤传感器,一般在输入光纤与输出光纤 之间放置有机械式或光学式的敏感元件。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 半导体光吸收片的透光 率会发生变化,透过半 导体的光强也会随之变 化。通过检测透射光的 强度或透射率,即可检 测温度变化。
半导体吸收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结构图
轨迹传播。
图9-2(a)阶跃型多模光纤
图9-2(b)所示为梯度型光
纤,纤芯的折射率n1不是常数,
从中心轴线开始沿径向大致按
抛物线规律逐渐减小。因此光
在传播中会自动地从折射率小
的界面处向中心会聚。光线偏 离中心轴线越远,则传播路程
n1
纤芯
n2
越长。传播的轨迹类似正弦波
a
r
曲线。这种光纤又称自聚焦光
纤。
现图像信号的采集,如下图所示。
图9-11 光纤束行扫描原理
1-光电探测器;2-物镜;3-Z型导光管;4-转换器;5-条形光源;6-待测物
9.2.1 光纤在直接导光方面的应用
完成传像功能的光纤制品主要是光纤传像束和硬性光纤 器件。
1、各种内窥镜
医用内窥镜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由末端的物镜、光纤图像 导管、顶端的目镜和控制手柄组成。照明光是通过图像导管 外层光纤照射到被观察物体上,反射光通过传像束输出。由 于光纤柔软、自由度大,末端通过手柄控制能偏转,传输图 像失真小,因此,它是检查和诊断人体内各部位疾病和进行 某些外科手术的重要仪器。
角θc时 )光在纤芯和包层界面上经若干次全反射向前
传播,最后从另一端面射出。若光纤两端同处于空气
之中,则出射角也将为θ0。
由斯奈尔(Snell)定律:
n0sin0 n1sin1 n1cos1 n1 1 sin21
若满足
sin1
n2 n1
即
sin 0
1 n0
n12 - n22 就能产生全反射。
优点:结构紧凑、灵敏度高。
缺点:须用特殊光纤,成本高。
典型例子:光纤陀螺、光纤水听器等。
2、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的光 纤只当作传播光的媒介,待 测对象的调制功能是由其它 光电转换元件实现的,光纤 只起传光作用。
• 优点:无需特殊光纤及其他特殊技术,比较容易实现,成 本低。
• 缺点:灵敏度较低。 实用化的大都是非功能型的光纤传感器。
依据折射率的变化规律,光纤被分为阶跃
型和梯度型。
图9-2(a)所示为阶跃型光纤, 纤芯的折射率n1分布均匀,不随 半径变化。包层内的折射率n2分 布也大体均匀。可是纤芯与包层 之间折射率的变化呈阶梯状。在 纤芯内,中心光线沿光纤轴线传
阶跃
剖面 n(r)
n1
纤芯
n2
a
r
播。通过轴线平面的不同方向入
射的光线(子午光线)呈锯齿形
光线在界面上产生全反射。当光
线射入微弯曲段的界面上时,入 射角将小于临界角(φ1<φc)。 此时,一部分光在纤芯和包层的
界面上反射;另一部分光则透射 进入包层,从而导致光能的损耗。
光纤微弯对传播光的影响
基于这一原理,研制成光纤微弯曲传感器
光纤微弯曲位移(压力)传感器原理图
9.4.3 偏振态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要在2θc张角之内的入射光才能被光纤接收、传播。若入射 角超出这一范围,光线会进入包层漏光。 • 一般NA越大集光能力越强,光纤与光源间耦合会更容易。 但NA越大光信号畸变越大,要选择适当。 • 产品光纤不给出折射率N,只给数值孔径NA。
9.1.5 光纤的传输特性
1、传输损耗
光纤传光中,由于存在费涅耳反射损耗、光吸 收损耗、全反射损耗以及弯曲损耗等,一部分光在 途中就损耗了。
9.1 光导纤维基础知识
9.1.1 光纤的结构
光纤由纤芯、包层及外套组成,如图9-1所示。
纤芯一般由玻璃、石英或塑 料等组成,一般直径为5~ 150 um。包层的材料也是玻璃或塑 料。外套起到保护光纤的作用。
纤芯、包层及外套的折射 率关系如下:
图9-1 光纤的结构示意图
纤芯 > 包层
外套 > 包层
9.1.1 光纤的种类
n1sin1 n2sin2
图9-3(a) θ1<θc时 光线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
当逐渐加大入射角θ1,一
直到θc,折射光就会沿着界面 传播,此时如右图所示折射角
θ1=90o。这时,入射角θ1=
θc,θc称为临界角,由下式决
定:
s in c
n2 n1
当继续加大入射角θ1, (即θ1>θc), 光不再产生折 射,只有反射,形成光的全反
射现象,如右图所示。
图9-3(b) θ1=θc时 光线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
图9-3(c) θ1>θc时 光线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
以阶跃型光纤为
例,来说明光纤的传
光原理。
光纤的传播基于
光的全反射。当光线
以不同角度入射到光
纤端面时,在端面发
图9-4 阶跃型光纤中子午光线的传播
生折射后进入光纤。当φ1大于临界角φ1(θ0 小于临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