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
为了做好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经公司研究,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制定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总负责,部门分工负责和岗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
2、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以及财务会计帐册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
3、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难;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4、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申报,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填报好各种申报表。
5、本单位的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引进项目)及时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6、建立或完善职业卫生防治管理措施: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内容有:职工人数、男女职工人数、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男女人数、患各种职业病人数;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数、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数、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的浓度或强度及评价;各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设备的名称、数量、运行状况、防护效果及对存在问题的治理;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发放数量、是否有职业卫生检验报告书、实际配带情况等)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内容有: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公司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及检测评价(定期检测、评价必须由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制度;
(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使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严格按规范管理,使其制度化(依据为《职业健康管理》,内容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8、职业病危害公告告知和工作场所危害警示及报警装置。
(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场所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3)对可能发生急性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9、职业卫生培训
对员工进行的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其内容和目的是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安环部
xx年六月二十五日
化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2)
一、引言
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危害因素,如有毒化学品的接触、爆炸、火灾等。
职业危害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对于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生产效
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化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进行详细阐述。
二、制定目的和依据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职业危害对员工的伤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法律法规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职业病防治法》
3.《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5.《有毒化学品危险特性鉴定标准》
三、化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的内容
1. 评估职业危害风险
首先,需要评估企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有毒物质、爆炸物质、可燃物质等。
通过对生产工艺、操作流程和物质的调查和分析,确定职业危害的种类、程度和可能造成的伤害。
然后,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对每种职业危害因素的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并划分风险等级,为后续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2. 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根据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于高风险职业危害因素,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进行防治。
例如,在有毒物质的操作区域设置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标准;对于易燃易爆物质,要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并配备灭火器材;对于有接触高温物质的工作岗位,要提供防火服等个体防护用
具。
此外,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3. 职业危害监测和健康监护
对于存在职业危害的岗位和工作环境,要进行职业危害监测。
通过定期的空气采样、噪声测量等,掌握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噪声的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同时,还要开展职业危害健康监护,对从事高风险岗位的员工进行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职业病。
4. 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
化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中必须包含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的内容。
要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员工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二次伤害。
同时,要建立事故报告和事故分析制度,对事故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教训,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五、计划的执行和监督
化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的执行和监督是保证计划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1. 计划的执行
化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职业危害防治小组,负责计划的实施和监督。
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的化学、安全和卫生知识,负责制定制度、进行培训、组织演练等工作,确保计划的有效执行。
2. 监督与检查
化工企业应建立相关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定期对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查,查看企业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反馈与改进
根据计划执行的情况和检查结果,进行反馈与改进。
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操作意识和技能。
六、总结
化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措施,也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评估职业危害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加强监督与检查,不断改进和完善措施。
通过计划的有效执行,可最大程度地减少职业危害对员工的伤害,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