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7高三上·宜城月考) 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项是()
A . 沉湎贪婪(1án)戮穿锲(qì)而不舍
B . 霓裳夙(sù)望瑕疵人才济济(jǐ)
C . 吞噬宫绦(tāo)暮蔼刨(páo)根究底
D . 揉躏反馈(guì)镶嵌飞湍(tuān)瀑流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卓越与公平是高校招生的核心价值取向。

从高校角度而言,没有卓越的公平,高校无法肩负历史使命;从社会角度而言,没有公平的卓越,也并非理性。

B . 为什么“唯收视率论”如此难以根除?这里面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某些电视台对自身定位认识不清和对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而造成的。

C . 政府要开征遗产税,就必须直面税收的法理性、公共性,要发挥遗产税尽可能的调节作用,减少其因为制定不合理、执行不到位带来的负面效应。

D . 专访记者在走访湖南多家农家书屋的过程中,管理员们都不约而同地反映,自农家书屋投入使用以来,很少大规模地更新和补充书籍。

3. (2分)(2016·淮阴模拟)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李星在专业理论方面具有很不一般的修养,无论对重大理论问题还是对一般的艺术观点,都力求认真钻研以至透彻理解,而不是那种号称其实常常_________ ,最终只能用“模糊语言”写评论的评论“家”。

李星的评论文章条理清晰,论断力求准确,_________且也不乏惊人之见;一旦灵性突发,甚至诗情如潮而涌,字里行间时有飞溅。

A . 博古通今一知半解真知灼见
B . 博览群书一知半解电光火石
C . 博览群书一孔之见电光火石
D . 博古通今一孔之见真知灼见
4. (2分)下列句子与例句中划线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A . 北虽貌敬
B . 其疾病而死
C . 抶而仆之
D . 亦以明死生之大
5. (2分)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末) 下列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可怜光彩生门户
B . 思厥先祖父
C .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D .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 (2分)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A . 安在其不辱也
B . 重为乡党所笑
C .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D . 审矣,何是怪乎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
7. (4分)(2018·绍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小题。

关于说谎,著名的莫过于“匹诺曹”和“狼来了”这两个故事。

【甲】喊“狼来了”的小孩虽然一次次让人相
信,最后自己却被狼吃了——不断说谎最后吃亏的是自己,因为你可以欺瞒一时而不可能欺瞒一世,匹诺曹说一次谎鼻子就变长一点——说谎是无法掩盖的,你的表情时刻在揭露你的行为。

不同文化背景下两个关于说谎的故事,似乎是东西方文化的隐喻。

研究者认为人类为争夺资源与配偶,普遍拥有欺瞒彼此的能力,并且预测说谎行为源起于语言出现后不久。

【乙】实际上,为了生存,连昆虫都会应运欺瞒策略,比如伪装、拟态。

可见,欺瞒是生物为了更好地繁衍而进化出来的本领,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之一。

心理学有个新名词叫“匹诺曹效应”,【丙】2012年西班牙某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人在说谎时,由于大脑中的岛叶皮质会被激活,用热成像仪记录下被测试者面部的影像发现,说谎者鼻子及周围肌肉的温度会有所上升。

看来,皮诺曹说谎后鼻子变长长不是空穴来风。

在新技术与新手段面前,人们随时能发现匹诺曹的鼻子变长,但“狼来了”的谎言依然有人相信。

(1)文段中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关于
B . 预测
C . 繁衍
D . 空穴来风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8. (9分) (2015高三上·平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
乐黛云
①1937年,林语堂用英文写了一本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生活的艺术》。

书一出版就引起轰动,持续52个星期位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在美国重印40多次,被翻译成10多种不同的文字。

这种现象说明世界需要于中国的,是不同于他们自已原有思想的另一种思想,不同于他们惯常生活方式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②但是,百余年来,我们很少有这样的自觉。

对中国文化来说,通过今人的自觉,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中生
长出“中国新思想”,是根本之道。

③当代世界深陷各种冲突之中。

从军事战争到经济战争,从资源争夺到社会斗争,从国际冲突到文化对峙,如何克服冲突、形成合作,是人类一直未能解决的最大问题。

④中国先哲认为,个人无法独立生存,人的初始状态就是与父母和他人的关系,这首先就是一种社会合作状态。

社会的基因不是个人,而是人与人的关系。

我国学者从中国文化的这个立场出发,参与世界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种出发点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重视。

中国学者李泽厚在《伦理学纲要》中,提出了中国文化的“情本体”,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的“情理”与西方“理性”的讨论,也引发西方文明对自身的反思。

⑤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是按我们的主观愿望设计制作好再端出去的一盘点心,而是在长期互动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双向自由选择逐渐形成的。

中国文化面向世界,与他种文化进行对话沟通,已有悠久的历史。

18世纪以来,中国文化通过伏尔泰、莱布尼兹、荣格、白璧德、布莱希特①等人吸收,包括误读和改写,才真正进入西方文化主流。

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⑥当西方学者吸收中国文化时,首先不是大量知识的掌握,而是一种灵感的共鸣,需要从各自的需要和文化处境出发。

我们必须重视长期以来跨文化交流的历史,尊重对方的处境、意愿和兴趣,而不是主观地强加于人。

同时也必须看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认识,虽然本来就是真知与误解并存,自有其片面性,但这些认识也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异文化视角,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

⑦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必须看到我们所说的复兴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发展,这种复兴和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

我们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也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

这就是我们面对世界文化的根本出发点。

(摘编自《人民日报》)
【注】①伏尔泰(169 4-1778):法国哲学家、文学家,18世纪启蒙运动的领袖之一。

莱布尼兹(1646-1716):德国哲学家、数学家。

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病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

白璧德(1865-1933):美国文艺评论家、教育家。

布莱希特(1898-1956):德国剧作家、诗人。

(1)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开篇写《生活的艺术》一书在国外的畅销,引出了“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这一论题。

B .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建立在中西文化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在互动中逐渐形成的。

C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新思想”的创生对于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有积极的意义。

D . “中国新思想”根植于中国文化,是解决国际冲突、文化对峙等重大问题的根本之道。

(2)
第④段以李泽厚为例,其论说目的是什么?请根据全文简要分析。

(3)
怎样才能促进中国文化进入西方文化主流?请根据全文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简要分析。

9. (25分)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完成后面练习题
勇敢的人
李开杰
我是媛媛。

我今天要告诉你的,是我发现了我心目中最勇敢的人。

你猜猜,他是谁?
他就是我们班的罗军。

哦,你们都笑了,我知道你们为什么笑,你们认为我要么在说笑话,要么就是神经有问题,要不怎么会把最胆小的罗军说成最勇敢的人呢?说实话,过去我也同你们一样,认为罗军是最胆小的人,他不怎么说话,特别是面对我们这些女孩,他更是永远没有一句话,我们对他的印象只有一个,就是他低着头,坐在他的座位上,两手无措地乱动。

他从不敢同男同学发生争执,如果因为什么事他同某个同学对峙起来,那么首先退让的总是他,总是他低着头匆匆走开。

在体育课上同样表现了他的胆小,那些对抗性太强的运动诸如足球什么的,他是永远不会去试一下的,就连跳马他也不敢,每次跳马都以他可怜兮兮地趴在木马上告终。

就是这样一个人,我竟然说他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难怪你们会发笑,难怪你们会怀疑我的神经出了问题。

但是我还是要说,他——罗军,是我心目中最勇敢的人,而且,我曾经被他的勇敢感动得流了泪,而且他的勇敢行为使我修正了自己对勇敢的认识。

你们还记得上周六在江边举行的露天音乐会吧?听说很多同学都去了,我也去了,我同我的表哥还有妹妹一起,坐在台阶上,边喝“百事可乐”边听“贝多芬”。

那天很热,热得一点儿不像春天而像是盛夏来临。

那天的音乐会很盛大,很庄严,同时也很华丽。

盛大庄严是指音乐会本身,而华丽则是指观众,那天去欣赏音乐会的人都穿得很漂亮。

我爸爸说了,艺术永远是少数有钱有闲人的东西。

因此,我对露天音乐会也有这样的华丽一点儿不感到奇怪。

演出到中场时,那个漂亮的主持人宣布休息二十分钟。

在这休息二十分钟的时间里,一个同音乐会的华丽极不谐调的身影出现了,一个穿得十分破烂的老太婆,也许她并不太老,是生活的艰难使她过早地显出了老态。

她背着一个很大的编织口袋,从我们这些穿着华丽的人群中间走过,她不断地弯下腰,去捡拾那些我们扔下的可乐瓶、纯净水瓶,还有用来垫座的废纸。

她与音乐会实在太不谐调。

她走过人群时,有的人赶紧站起来让开,有的人把手中还没有喝完的可乐连瓶递给她,也有人掏出钱给她,也有的人在讥笑她。

可她没有什么表情,没有感激也没有愤怒,仍然一个一个地捡可乐瓶,一下一下地弯腰。

这时,另外一个身影出现了。

一个满头大汗的男孩子跑了过来,他的手里也抓着几个可乐瓶。

他跑进人群,见到了那个穿着破烂、背着一个大编织袋的老太婆,然后,他响响亮亮地叫了一声“妈妈”。

我不用说你也会想像得到,在那样的环境下,在那样的地方,要叫出那声响亮的“妈妈”,需要多么大的勇气,需要多么勇敢。

那些来听音乐会的人,那些穿着华丽的人,还有那些讥笑老太婆的人,都默默地看着这个壮实的男孩,眼中都充满了赞许。

我不用说你也知道了,这男孩就是罗军。

从此,罗军成了我心目中最勇敢的人。

因为他在那种时候喊出了那声响亮的“妈妈”。

(1)
请简单谈谈这篇小小说在表达技巧上的高明之处。

(2)
为什么说罗军是“最勇敢的人”?
(3)
请充分展开联想,想像一下罗军叫完那声响亮的“妈妈”之后,母子二人的神态、表情、动作、语言,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文段,放入原文倒数第3、第4段之间。

注意上下文的协调一致。

(4)
这篇小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三、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10. (5分) (2016高一上·山西月考) 春节即将来临,请为你的亲朋好友发一条短信,表示祝福。

要求:①提到明年是12属相中的哪一年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20个字。

11. (1分) (2017高三上·赣州期末) 下面一段文字有三处表述不够恰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使之逻辑严密,语意简明。

跑步简便易行,健身效果显著。

人们都坚持跑步,并把它当作防治疾病的手段。

实验证明,坚持跑步可以锻炼心脏,增强心脏功能,使机体的最大摄氧量有所增加。

对中老年人来说,跑步只是为了保护心脏。

跑步可使冠动脉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据观察,长期练习跑步者的冠状动脉很少会因年龄增长缩窄,能保证有足够的血液供给心肌。

因此,人们坚持跑步,就一定不会患上冠心病。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12. (16分)(2016·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王文,字千之,初名强,束鹿人。

永乐十九年进士。

授监察御史。

持廉奉法,为都御史顾佐所称。

宣德末,奉命治彰德妖贼张普祥狱。

还奏称旨,赐今名。

英宗即位,迁陕西按察使。

遭父忧,命奔丧,起视事。

正统三年正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五年召为大理寺卿。

明年与刑部侍郎何文渊录在京刑狱,寻迁右都御史。

九年出视延绥、宁夏边务。

劾治定边营失律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罪,边徼为肃。

明年代陈镒镇守陕西,平凉、临洮、巩昌饥,奏免其租。

寻进左都御史。

在陕五年,镇静不扰。

景泰改元,召掌院事。

文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与陈镒同官,一揖外未尝接谈。

诸御史畏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媚。

……给事中林聪等劾文、镒畏势长奸,下诏狱。

二人俱伏,乃宥之。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

循举其乡人萧维祯,谷遂举文。

而文得中官王诚助,于是诏用文。

寻自江、淮还朝,改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直文渊阁。

二品大臣入阁自文始。

寻遭母丧,夺哀如前。

文虽为谷所引,而谷迟重,循性明决,文反与循合而不附谷。

其后以子伦故,欲倾考官,又用谷言而罢。

由是两人卒不相得。

五年进少保,兼东阁大学士。

再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

英宗复位,即日与于谦执于班内。

言官劾文与谦等谋立外籓,命鞫于廷。

文力辩曰:“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

”辞气激壮。

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

廷臣遂坐谦、文召敬谋未定,与谦同斩于市,诸子悉戍边。

敬亦坐知谋反故纵,减死,戍铁岭。

文之死,人皆知其诬。

以素刻忮,且迎驾、复储之议不惬舆论,故冤死而民不思。

成化初,赦其子还,寻复官,赠太保,谥毅愍。

节选自《明史·王文传》(有删节)
【注】忮:zhÌ,刻薄。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
B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
C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
D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
(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中的“授”“迁”“起”“擢”“进”“改”“兼”均指升官。

B . 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

明清时与刑部、都察院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

C . 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

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

D . “夺哀”犹“夺服”,也叫“夺情”,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被朝廷强令出仕。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文持廉奉法,为政崇尚清简。

镇守陕西五年,百姓安宁。

B . 王文深得皇帝倚重。

父亲、母亲去世,两次均未能守孝至服除就被起用处理政事。

C . 给事中林聪等人弹劾王文、陈镒畏惧权势助长邪恶,关他们到诏狱。

二人全都认罪,朝廷反而原谅了他们。

D . 英宗皇帝复位后,因人弹劾,王文和于谦同斩于闹市,并祸及后代。

王文虽然最后被平反昭雪,但百姓并不怀念他。

(4)
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劾治定边营失律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罪,边徼为肃
②诸御史畏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媚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3. (6分) (2017高三下·延边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寒食
陈与义
竹篱寒食节,微雨澹春意。

喧哗少所便,寂寞今有味。

空山花动摇,乱石水经纬。

倚杖忽已晚,人生本何冀。

【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

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

②此诗作于靖康之难第二年,陈与义遇虏奔于南山之时。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本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虽然联首句“竹篱寒食节”全句都是平声,且结尾都押仄韵,这都符合律诗的声律要求。

B . 颔联写年青时爱热门,满怀壮志,哀乐随心,如今在寂寞生活里竟能品出滋味来,这种情味与遭际、时节、环境都有关联。

C . 颈联“空山花动摇”,空山愈形花之动摇,以静写动,同时又是用花之动摇来写山之空静,以动写静,近于“乌鸣山更幽”的写法。

D . “乱石水经纬”中,“经纬”本指织物的纵线和横线,这里指水流湍急,和“乱石”形成对照,二字可谓平字见奇,是宋人化故为新的手段。

E . 全诗首联、颈联写景,颔联、尾联抒情,情与景平分秋色。

首联总写,交待时间、环境、颈联写眼前所见景物,有整体有细节。

(2)
试结合全诗,赏析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六、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7高二下·阿拉善盟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

(2) _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

(3)越王勾践破吴归,________。

宫女如花满春殿,________。

(4)《逍遥游》中,指出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5. (5分) (2019高三上·安顺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装得下高山/装得下大海/装得下整个世界/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时遇到心事/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
读了以上小诗,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
7-1、
7-2、
8-1、
8-2、
8-3、
9-1、
9-2、
9-3、
9-4、
三、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10-1、
11-1、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12-1、
12-2、
12-3、
12-4、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3-1、
13-2、
六、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