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群文阅读,深度推进名著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解读
开展群文阅读,深度推进名著阅读
■吴秀丽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群文
阅读活动,用以辅助他们进行名著品读。

这样能将课内外名著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展开举一反三的学习,进而掌握作品的精华。

教师在组织学生群文阅读时还要通过设置前置问题、引导自主对比、展开多元讨论等方法让学生的阅读更深入。

关键词:群文阅读;名著阅读;初中语文
学者崔峦认为群文阅读指的是基于一定的阅读目的,将多篇文章合在一起展开功能性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必须有所得,如获取某方面的知识,掌握某种阅读策略,研究某种文体,了解某位作家的语言风格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阅读课堂内的文章,他们还要试着展开群文阅读,品读各种经典名著。

由于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不够,对作家的语言风格了解也不深刻,所以阅读名著的效果不好。

如能采用群文阅读的方法,组织学生将课堂内外的文章合并在一起阅读,则他们能更好地提炼出阅读策略,进而掌握名著的精髓。

一、设计前置问题,整体感知在名著阅读的时候,教师常常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由于篇幅较长,所以学生常常找不到好的阅读方法,影响阅读进程。

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若课本中有该书籍的选文,则要围绕选文设置前置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学习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若课本中没有选文,则要在前置问题中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搜索,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名家的鉴赏评价等。

通过这些资料性文本的群文阅读对该作品产生整体认知,为接下来的阅读打下基础。

在阅读《智取生辰纲》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对《水浒传》的整本书阅读,并设置一些前置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

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思考,说说《智取生辰纲》是如何展现晁盖等人物形象的,如何通过和杨志的对比,展现人物的机智。

然后,引导学生将课外的文章也纳入群文阅读的范围中,设置前置问题:“有人认为《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不符合英雄人物,你能找出相关的文章吗?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种观点呢?”“有人认为《水浒传》的后半部分不如前半部分精彩,你是怎样认为的呢?”“你能从宋朝的历史书中找到《水浒传》所对应的时代背景吗?”这些问题促使学生一步步深入下去,搜索相关资料,展开群文阅读,对整本书产生初步的了解,有助于展开下一步的阅读。

在前置问题的辅助下,学生对所阅读的作品有了初步认识,在后续阅读中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知道了需要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必要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导学案和阅读记录表辅助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二、自主整合比较,实现共建在名著阅读的时候,教师常常组织学生展开课内外结合,收集某位作家的经典作品,展开对比阅读。

在这样的群文阅读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整合比较的方法,进行自主建构。

此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同一作者作品中的互文性,看看在人物形
象、故事情节、主题表达等方面是否有相似点,这样有助于学生
立体化、辩证地理解该作者的作品。

在课本中收录了《故乡》《孔乙己》等鲁迅的小说名著,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展开自主搜索活动,寻找更多鲁迅的小说名品,展开群文阅读活动。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整合和对比分析的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先从课文入手,掌握对比分析的方法:“你认为《故乡》《孔乙己》的时代背景分别是什么时候?在这样的时代主要出现的是怎样的人?作者想要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展现怎样的想法呢?”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补充了《阿Q 正传》等课外阅读的篇目,并且积极展开对比分析,总结出自己的想法,如有学生认为:“我觉得鲁迅的作品中有不少都是展现民众疾苦的作品,作者认为人民受到了封建残余势力的压迫,所以才会陷入苦难之中,他希望能改变这种现状。

”在自主阅读中,学生对作者的创作整体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引导学生展开群文阅读的时候,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挖掘作品中的空白处、疑难处,采用以文解文的方法,通过扩大阅读面的方法自主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得到明显提高。

三、组织多元对话,凝成共识在组织群文阅读的时候,由于不同的学生阅读名著后获得的感受和阅读深度都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还要组织多元对话活动,引导学生在同桌、同组等讨论中解决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尝试获得共识。

在学习《济南的冬天》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课内外群文阅读活动,补充阅读老舍创作的《月牙儿》《二马》《高天赐》等作品,并鼓励学生思考:“老舍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吗?你认为老舍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学生在自主阅读后,教师再组织展开互动讨论,不同的学生得出了不同的看法,如有学生认为:“老舍的小说和散文风格截然不同,小说让人觉得语言幽默,而散文则让人觉得隽永细腻。

”但是也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虽然小说和散文在语言风格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其本质是都具有北京口语的特点,给人亲切的感觉。

所以我认为老舍不是故意让小说和散文的语言风格不同,这只是小说和散文文体本身不同,让读者获得不同感受。

”学生在交流中,对老舍的语言风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深度讨论中,学生会发现由于接受主体的不同会对文本产生多重解读,而展开互动交流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名著,形成集体共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名著阅读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群文阅读,通过合议议题能获得阅读共识,找到具有同样特点的课内外名著展开品读,同时引导学生展开集体建构,讨论自己在名著群文阅读中获得了怎样的启迪。

这样的学习活动促进了教学的规范化,能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总结经验,提升名著鉴赏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
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