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矿露天延深开采下盘边坡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桥矿露天延深开采下盘边坡稳定性分析
李小庆;顾玉成
【摘要】针对新桥矿露天采场延深后的下盘边坡,通过现场调查,资料分析得出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模式,采用GeoStudio软件建立下盘边坡模型,分析降雨前后的安全系数,并进行稳定性分析,为了确保后期的安全开采以及最终边坡的稳定性,对边坡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期刊名称】《露天采矿技术》
【年(卷),期】2017(032)004
【总页数】4页(P18-21)
【关键词】露天采场下盘边坡;破坏模式;稳定性分析;防治措施
【作者】李小庆;顾玉成
【作者单位】新桥矿业有限公司,安徽铜陵 244000;新桥矿业有限公司,安徽铜陵2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24.7
随着露天采场的不断开采,开采难度日益增大。

我国的大中型露天矿一般设计终了开采高度为300~500 m,有的甚至可达700 m。

深凹露天矿开采过程中,随着开采水平向深部推进,边坡的稳定性会越来越差,滑坡概率也会越来越大,同时对露天矿山而言,加大边坡角度对提高资源回收率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因此,露天采场的最终边坡角、边坡的安全稳定性以及防治措施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确定[1-
2]。

2015年,为适应新桥矿露天转地下的工程进度,实现矿山产能的有序衔接和整体的采选平衡,新桥矿启动了矿业公司科研项目《露天采场延深至-156 m水平的优化设计研究》。

目前该设计方案已基本成形,但鉴于安全生产的考虑,有必要对延深后的露天采场下盘边坡稳定性进行针对性地研究分析,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实现延深开采时的安全生产。

新桥矿露天采场下盘岩体主要由高骊山组砂岩,五通组石英砂岩、志留系粉砂岩组成,渗透系数低,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较高,层面倾角一般在40°~60°左右,但由
于高骊山组和五通组内部存在较多的软弱结构面,部分岩组接触面也存在接触破碎带,导致岩体强度降低明显,在遇水软化、力学强度下降的情况下,再加上长期的风化侵蚀,爆破震动,高陡边坡等不利影响,下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发生过数10次大小不一的滑坡,最终形成近乎光面的高陡边坡。

矿区处于圣冲向斜含水构造的南东翼,其底板高骊山组砂岩、五通组石英砂岩及巨厚的志留系粉砂岩为矿床可靠的隔水底板,因此边坡所受的动水压力和浮托力可以忽略,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边坡岩体主要受到水位线以下静水压力的作用,降雨之后,水位线抬升,静水压力作用增大,同时受到软化作用和冲刷作用的影响,导致稳定性降低。

为了研究预测边坡未来可能的破坏方式和类型,对边坡研究区域内进行了长期的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得出了新桥矿下盘边坡的主要破坏模式:平面滑动破坏、溃屈破坏;次要破坏模式为岩劈破坏、楔形破坏、崩塌[3]。

3#滑坡平面滑动如图1和
1#滑坡溃屈破坏图2所示。

3.1 计算坡面的选取
在本次模拟分析中,根据矿山平面图和地质报告,参照露天采场下盘边坡当前的滑坡现状,拟定分析剖面为16号、29号勘探线。

3.2 建立边坡模型
根据1998年3月冶金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所《铜化集团公司新桥硫铁矿露天采场下盘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并查阅相关资料,得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遇水软化系数为结构弱面和节理0.7,高骊山组和5通组0.85,闪长玢岩0.75,志留系0.85。

确定该稳定性分析采用的边坡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4-5]。

初始参数设置将GeoStudio软件的分析类型设置为稳定流,不考虑空气流的影响。

在新桥露天采场下盘边坡地层中有风化带,接触破碎带,闪长玢岩,高骊山组砂岩,五通组石英砂岩和志留系粉砂岩6种岩性[6-7]。

根据矿区的水文资料,矿区静止
水位大约在+25 m。

所得到的模型如图3和图4所示。

3.3 安全系数的选取
露天开采工程中,安全系数一般可取1.05~1.5,参考《铜化集团公司新桥硫铁矿露天采场下盘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选取的1.18的安全系数,确定本次边坡安全
评价准则为边坡安全系数Fs〉1.2以上是安全的,Fs在1.05~1.2处于极限平衡
状态,Fs〈1.05时则认为不安全。

3.4 考虑降雨影响的必要性
对于边坡来说,长时间的大雨常常是导致边坡产生滑坡的诱导因素,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降雨期集中,降雨入渗影响显著,结合新桥露天采场所处的铜陵地区常年降雨量较大,多发生连续型暴雨,研究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十分必要。

3.5 降雨前后安全系数对比
从监测资料看,降雨后单孔水位变化最大可达23.3 m,年平均水位变化在13.8 m 左右,本次计算取20 m。

计算16号和25号剖面的降雨前后的边坡安全系数,
降雨前后安全系数对比见表2。

3.6 降雨前后稳定性分析
从边坡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不考虑降水的情况下,2个剖面不同计算方法的安全
系数都大于1.2,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冗余,但考虑降雨入渗后16号勘探线剖面
的安全系数最低降到了1.160,处于极限平衡状态,29号勘探线剖面的安全系数
虽仍然大于1.2,但已经接近极限平衡状态,安全冗余消失,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对比降雨前后边坡的安全系数,两个剖面的安全系数降低明显,尤其是16号剖面,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考虑到岩体的不断风化,爆破损伤的累积,降雨冲刷等不利因素,两个边坡的安全稳定都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管理,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确保边坡安全。

由于新桥矿下盘边坡已形成高陡边坡,高度大于400 m,根据生产任务还要继续
开采到-156 m水平,从边坡防治措施来看,采用单一的措施是很难实现边坡稳定的。

因此,根据不同的边坡实际,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处理措施是合适的。

4.1 削坡减载
新桥露天采场下盘边坡26线附近+144 m平台上部坡面滑坡严重,导致坡底截水沟损坏,为治理该区域滑坡,疏通截水沟,2015年8月提出了削坡减载的处理方案。

在+163 m原有平台使用挖掘设备清理坡面岩石,削平坡面,向东部推进,形成宽3 m的作业平台,以44°坡面角向上形成坡面,同时将+144 m平台被滑坡
体覆盖的原坡底线通过挖掘设备内进5 m(即以原水沟为基准内进2 m),坡面
角变为35°,降低该平台负载。

4.2 控制爆破
为了降低爆破地震效应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应采用控制爆破降低爆破地震效应。

1)预裂爆破。

目前新桥矿露天采场采用的是预裂爆破技术保护最终边坡,具体参数为孔距1 m,孔径90 mm,采用间隔不耦合装药。

2)严格控制最大段起爆药量和总药量。

针对新桥矿露天采场目前的生产现状,把单响药量控制在800 kg左右,同时也必须控制1次爆破的总药量,6 t以下比较
适宜。

3)采用逐孔起爆技术。

目前新桥矿露天采场采用的是排孔起爆技术,相比于逐孔起爆,震动峰值高,对边坡破坏大,为了减小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拟全面采用逐孔起爆技术。

4.3 支护
1)喷锚网+长锚索。

喷锚网是井下支护经常采用的支护方式,与长锚索结合,既能发挥喷锚网支护效果好,适用岩性广的优点,又能发挥长锚索支护范围大,强度高的特点,新桥矿露天采场东部采用此种支护方式。

2)喷锚网+长锚索框架支护。

在喷锚网+长锚索支护的基础上加上框架,连接各个锚杆和锚索,适用于边坡治理难度大,重要边坡的支护。

3)抗滑桩支护。

该种支护方式应用广泛,多用于潜在滑动面靠近边坡的位置,施工周期短,成本较低,但不适用于岩体破碎的边坡,难以维护边坡的稳定。

新桥露天采场下盘+144 m平台14和15线附近运用过该种支护方式。

4)防渗膜护坡。

为防止雨水渗入,增加松散土体自重并使其力学性质降低,从而引起边坡滑移失稳,可对出现开裂滑移的平台和坡面铺设防渗膜,该方案成本低,施工工艺简单,尤其对松散土体效果显著[8]。

4.4 导水治水
新桥矿露天采场规模较大,汇水面积广,尤其是下盘高陡边坡,必须加强截水导水通道的建设。

对于一些主要的安全平台,如+144 m,+72 m,+36 m等,在未被滑坡破坏的区域修建截水沟,使截水沟水平以上的边坡汇水汇入截水沟,并修建与截水沟相通的导水沟,将边坡汇水导出采场之外,减少上部汇水对下部边坡和平台的冲刷侵蚀,也减轻了露天坑底水仓的排水压力。

4.5 变形监测
新桥矿露天采场现已建立起完善的变形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实时的监测边坡的
变化,预测边坡破坏的发生,对确保边坡的安全,提前采取治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边坡研究区域内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得出了新桥矿下盘边坡的主要破坏模式为平面滑动破坏、溃屈破坏;次要破坏模式为岩劈破坏、楔形破坏、崩塌。

2)从边坡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不考虑降水的情况下,2个剖面不同计算方法的
安全系数都大于1.2,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冗余,但考虑降雨入渗后16号勘探线
剖面的安全系数最低降到了1.160,处于极限平衡状态,29号勘探线剖面的安全
系数虽仍然大于1.2,但已经接近极限平衡状态,安全冗余消失,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3)对比降雨前后边坡的安全系数,两个剖面的安全系数降低明显,尤其是16号
剖面,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考虑到岩体的不断风化,爆破损伤的累积,降雨冲刷等不利因素,2个边坡的安全稳定都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管理,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确保边坡安全。

4)由于新桥矿下盘边坡已形成高陡边坡,高度大于400 m,根据生产任务还要继续开采到-156 m水平,从边坡防治措施来看,采用单一的措施是很难实现边坡稳定的。

因此,根据不同的边坡条件,因地制宜,综合采用削坡减荷,控制爆破,支护,截水导水,变形监测等防治措施来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

【相关文献】
[1]李旺.云南某露天矿边坡破坏机理与稳定性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2]杨天鸿,张锋春,于庆磊,等.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岩土力学,2011(5):1437-1451.
[3]幸文宬.先锋煤矿采场北帮边坡滑坡分析与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4]冯西桥.铜化集团公司新桥硫铁矿露天采场下盘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R].马鞍山:冶金
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1998.
[5]刘红丹.庙沟铁矿岩体强度指标的确定及稳定性评价[D].沈阳:东北大学,2011.[6]赵天彪,苏培东.云南牟定县安益铁矿高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J].内江科技,2014(4):119-120.
[7]金文佳,杨泽,侯克鹏,等.尖山边坡稳定性的三维动态数值模拟分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0(6):42-45.
[8]韩斌,郑禄璟,王少勇,等.复杂破碎露天边坡的综合加固技术[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72-7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