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3知识点归纳:劝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古今異義:
1.蚓無爪牙之利古義:爪子和牙齒;今義:幫兇、走狗。
2.金就礪則利古義:金屬製品,此代指金屬制的刀劍等;今義:黃金。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義:檢查;今義:探究並領會。
二、通假字:
1.輮以為輪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2.雖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曬乾。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天賦,資質。
三、詞類活用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裏:利,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快;輮以為輪/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彎曲")
3、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名詞作動詞,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
5、下飲黃泉: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下。
四、特殊句式
(一)介詞結構後置句:
1、青,取之【於藍】,於,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可譯為“從”。
2、青【於藍】:於,介詞,表比較,可譯為“比”。
3、寒【於水】:於,介詞,表比較,可譯為“比”。
4、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乎,相當於介詞“於”,引出動作的對象,可譯為“對”。
(二)定語後置句: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利”是“爪牙”的定語;“強”是“筋骨”
的定語。
“之”,定語後置的標誌。
五、固定格式
1、無以至千裏/無以成江海:無以,表示“沒有用來……的(辦法)”。
六、古今異義
1、輮以為輪——古義:介詞“以”+動詞“為”,使……成為。
今義:認為。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義:廣泛地學習。
今義:學問廣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義:兩個詞。
用,介詞,因為;心,心思。
今義: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古義:藏身。
今義: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
5、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有學問有修養的人;今:人格高尚的人)
七、一詞多義
(1)於
青,取之於藍。
(從,介詞)
而青於藍(比,介詞)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對於,介詞)
(2)而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表轉折,但是,連詞)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表遞進,而且,連詞)
吾嘗終日而思矣(表修飾,連詞)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表順接,就,於是,連詞)
蟹六跪而二螯(表並列,連詞)
【同步練習題】
1.指出與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項。
[]
例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A.馬之千裏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B.雁蕩具體而微者
C.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
D.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2.這節文字調動了多種修辭手法,說說下麵句子各主要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①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
②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
③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
3.以喻代議,寓議於喻是這節文字的特點,你認為這節文字的議論中心是[]
A.學習全在積累,細水長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恆,不斷積累,才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
C.慢工出細活,學習上應提倡精雕細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逆境才能成才。
4.選出翻譯正確的一項。
[]
A.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譯: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沒有差別,只是他們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B.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
譯:所以不積累半步,就沒有辦法達到千裏遠的地方。
C.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裏。
譯:借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能達到千裏之外。
D.(蟹)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譯:(螃蟹)沒有蛇和鱔魚的洞就不能寄居托身,這是它用心浮躁啊。
知識點是同學們提高總體學習成績的重要途徑,新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3第三單元重點為大家鞏固相關重點,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