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美术教案-我设计的自行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設計的自行車》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自行車結構、功能。

2、引導學生富有創意的運用各種繪畫手段來表現自行車,在創作與探索中,捕捉創作靈感,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思。

3、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自行車的基本構造,並設計一輛具有更多功能的未來自行車。

難點:學生創新思維的拓展和未來自行車的設計及表現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自行車的歷史材料、各種自行車的圖片資料、課件等。

學生:油畫棒、彩色筆、圖畫紙。

教學過程:
一、圖片故事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自行車是人類開科學史上偉大的發明,而最初自行車是什麼模樣,你們想看看嗎?
生:想。

師:請看這兒,(播放課件)真有意思,誰知道它是怎麼騎的?
生:雙腳蹬地。

師:真聰明啊,你知道自行車是誰發明的嗎,想聽聽他們的事嗎?
生:想。

師:1818年,德國有個護林工人叫德萊斯,他每天都有從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使他萌發了想發明一種交通工具的欲望。

於是,德萊斯開始用兩個木輪,一個鞍座,一個安在前輪上的車把製成了一個木馬兩輪車。

人坐在車上,必須用腳蹬地才能使木輪向前運動,這就是當年德萊斯發明的用腳蹬地向前行走的木輪自行車。

隨後各個時期,車的結構也越來越完善。

讓我們再來欣賞其它時代的自行車,看看在結構上有何變化,又有哪些共同之處。

二、圖片欣賞,深入感知:
1、師:誰來說說通常自行車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生:車輪,車架,車把,車座,腳蹬,鏈條和齒輪。

(師小結並根據學生所說用簡筆劃演示自行車的結構圖。


2、師: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自行車,現代社會,出現了時尚另類,功能多的自行車。

請看大螢幕,找找每款車的新功能。

(1)折疊車,便攜帶。

(2)會微笑的車。

(3)兒童學步車。

(4)三合一多功能車,可分別用作普通自行車、帶嬰兒車的自行車、嬰兒車。

(5)超高自行車、迷你自行車。

3、師:時代在發展,人們對自行車有了更高的要求,未來的自行車是什麼樣的,它又有哪些功能呢,請看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吧!
三、深入探究,交流彙報:
1、師:同學們,我們還有什麼好的創意,我設計的未來自行車又是什麼樣的?
請小設計師們發揮想像力,小組交流,相互啟發。

2、師:誰來給大家分享你的奇思妙想?
3、師:同學們想像力真豐富,說的真棒。

今天我們就用繪畫的方法來設計未來的自行車。

作畫時要注意什麼呢,請一起讀一讀作業要求。

設計要求:
(1)構圖飽滿,大膽想像。

(2)設計內容體現造型新穎美觀,功能奇特。

(3)可以獨立完成也可小組合作完成。

4、師:小設計師們集中精神,開始設計,未來世界很期待你的作品噢!
四、學生設計,教師巡視:
五、作品展示,評價交流:
師:讓我們集思廣益,互相交流。

快快貼上你的作品吧!
六、結束語:
這節課,同學們設計出了許多漂亮新穎、功能多的未來自行車。

老師期待著你設計製造的自行車早日問世,說不定下一個載入到自行車發展史的將會是你們其中的一位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