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质量的控制实施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质量的控制实施措施
一、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
1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健全质量管理机构
1.1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质量控制框图
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循环前进的过程,如下图:
在这个循环中,无论是制定目标计划、实施全过程的控制或是收集处理信息及制定应对措施都离不开一个完善、有力、高效的管理机构即保证体系。

我公司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经过近五年的运用后,一方面使ISO-9002质量体系日趋完美,一方面在全公司形成强烈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意识。

为此,我公司拟在此项目实施时,按ISO-9002质量体系要求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决策者、以项目总工程师为日常管理者的质量保证体系,详见附图“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在这个体系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人都有一票否决权,且这些人员在经济上不与各工区、段挂钩,以确保质检的公正性与有效性。

1.2明确主要人员的岗位职责:
①项目经理:
a.贯彻质量方针和目标;
b.做好事前质量控制的全场性施工准备:施工队伍的组织、机械和材料进厂计划的审批;
c.审批质量保证措施;
d.监察、督促事中、事后质量控制中的各项工作。

②项目总工程师:
a.主持事前质量控制的各项技术工作;
b.制定质量保证措施、特殊工序的作业指导书;
c.审批项目质量计划;
d.检查、落实事后质量控制中的各项工作;
e.主持竣工报告、资料的编写、整理与归档。

③项目总质检工程师:
a.主持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写与落实;
b.制定项目质量预控措施、设置质量控制点;
c.检查、落实事中、事后质量控制中的各项工作;
d.参与不合格工程的评审和处置,主持纠正措施的验证。

2 明确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
2.1质量方针
我公司一贯坚持“建精品路桥、树企业品牌、赢顾客满意、创国内一流”的质量方针,对本合同段我们将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体系运行标准,贯彻执行,做到层层把关,搞好施工质量。

2.2总体质量目标
标段内主要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检查优良率达100%,整个标段争部优保省优;创优良工程、争创鲁班奖;重大质量事故0次;
施工合同履约率100%。

2.3质量目标分解
按上述总体质量目标,且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质量目标分解如下:测量、试验、路基土方、挤密碎石桩、钻孔桩、立柱、盖梁、模板、钢筋绑扎、砼、张拉、压浆、浆砌圬工、安装、桥面系。

3 质量的控制实施及保证措施
3.1 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①测量
测量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测量仪器配备至关重要,为此为本工程配备3台高精度全站仪;配备3名施工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主持整个工程的施工测量放样工作,为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打下基础。

②做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
开工前,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技术人员应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弄清设计意图,对图纸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书面上报设计部门予以澄清。

③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及作业指导书
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写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要点,对特殊工艺和关键工序要编写详细的作业指导书。

④施工技术交底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经会审通过后,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向下逐级进行技术交底,直到每个施工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应达到的质量标准。

对施工难度较大,技术性强的项目,组织技术人员进行
工前示范和专门讲解进行技术交底。

⑤实施施工技术方案的监督
技术交底后,由工程部有关技术人员负责监督、贯彻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施工工艺流程。

3.2 制度保证措施
①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每月拿出1%的资金作为质量奖励基金,奖励做出贡献的职工或队伍。

所有施工人员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质量风险抵押金,调动全员参与意识。

获国优、部优工程,单位奖励项目10-20万元;获省优质工程单位奖励项目5-10万元。

②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a.坚持工程质量意识教育制度:工程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领导是关键,职工是基础,制度是手段,技术是保证。

队伍进场后,将实行分项、分工序实施专项质量意识教育,有的放矢,做到人人明白,个个清楚质量的标准和要求。

b.建立质量责任制。

c.强化开工前培训制度。

d.建立内部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月进行一次,各项目工区每旬进行一次创优质量大检查。

e.建立作业层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

f.实行“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制度:“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材料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不进行检查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③工序自检与三检
在质量保证体系的操作层加强自检,各分项工程设立专职自检工程师,各施工作业班组设立专职自检员。

a.工程质量自检程序:详见“工程质量自检程序框图”。

b.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制度,确定群众质
检为基础,专业骨干质检、互检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质量“三检”制度和工前试验、工中检查、工后检验的试验工作制度。

3.3 质量的控制实施措施
3.3.1事前控制措施
①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a.进场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原材料进场之前,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逐项试验,如不合格不予采纳。

原材料的采购必须从合格的厂家中购买。

b.施工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进场后的原材料,中心试验室人员应按照合同或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检验,若发现某一批材料不合格,应及时进行封存作为废品处理或进行降格处理或倒运到施工场地以外。

总之,严禁不合格材料投入使用。

试验合格的原材料,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②质量预防措施
为确保施工质量,提前消除施工中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我标段在施工中将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a.项目经理部工程部应根据本项目的施工进度情况、项目特点、技术难度及管理人员素质,提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b.工程中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分项、分部工程;曾经在其它施工项目出现过的不合格工程;经监理部或质监站抽检后认为应采取预防措施的项目或部位;某项目出现重大质量事故,而本项目具有类似特点的;本项目质量难点。

c.项目经理部中心实验室每月对各个工序的所有检验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后,报质检部,由质检部根据所收到检验数据和其它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质量变化的趋势及相关质量因素,为项目总质检工程师控制质量提供依据。

3.3.2事中控制措施
各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既定的施工方案实施,严守操作规程,排除不合理工序。

施工方案中制订应急措施,施工前由技术工程师向施工人员解释。

在各工序施工过程中各班组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3.3事后控制措施
坚持不合格工程的调查、分析与纠正措施的制定、审批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