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峰导游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老峰导游词
篇一:山西五老峰风景区导游词
山西五老峰风景区导游词五老峰位于山西省永济县城东20公里处,以五老峰,古蒲州为中心,包括黄河滩岸,王官峪,龙头山,云仙阁等6个景区,最高处月坪梁海拔2100米,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区内重峦叠嶂,悬崖峭壁,怪石险洞,并有奇花异木,珍禽异兽和清幽泽润的山泉流水,山上岩洞幽深,庙宇甚多,双瀑飞流,为旅游胜地.五老峰史称东华山,历史上为北方道教名山,海拔1809.3米,奇峰险峻,需攀链而上,属丹霞地貌.这里是层层峰峦,森林古木,各种生物覆盖着整个山野.花红草绿,山光水色,风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台观库存宇,南在五老看风光”之说.游人往县城西南远眺,见有东锦屏峰,西锦屏峰,太乙坪峰,棋盘山峰四山峰仙态神姿,隐现于云烟苍茫之中,将高1809.3米的玉柱峰环抱其中,”有偃蹇伛楼之伏”,犹如五位老人抱拳作揖迎贵宾之势,故名五老峰.主峰玉柱峰,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云霄,又名”云峰”“灵峰”,,游人需攀链而上.峰顶上有3000平方米的担地,北高南低,有七大人文景点:南天门,灵官庙,菩萨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师庙等建筑遗址.以玉柱峰为中心,左有东锦屏峰,峰腰建药师洞;右有西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北为太乙峰,有五老殿,玉皇殿;南为棋盘峰.”四峰帮立不敢前,俨然商皓翌帝子”.还有五指峰,笔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爷视,或如椽笔耸天,或或者笔架横列,珠辉玉映,惟妙惟肖,共占地有50平
方公里.其间寺庙观宫分布其间有64座,洞穴有12个,源泉有9处.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马蹄印的张果老洞等洞穴深邃幽静,形状各异,对地质学,成因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学等分支学科和考古学都很有研究价值.泉水清纯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却舀之不尽,涌而不溢.这里的山奇水秀,无处不绿,还有松涛,云海,奇石,怪崖,松翠,流泉,飞瀑等景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游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图画之中.据史籍记载,早在晋代张僧鉴的《浔阳记》中就有”五老峰横隐苍空,其形势如河中府虞乡县五老山”的记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奇峰霞举,孤标峰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项”的描写.历代文人墨客都有文章诗赋予以赞美和记述,如碑文记述”条山秀甲三晋,五老峰嶙峋萃律秀丽更甲条山”,誉为三晋之第一胜迹了.据考察,在山上的古建筑遗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方形花砖,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说明古代五峰山早为游客的留连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炼,禅坐,栖居之地.道教排列为”第五十二福地”.从众多的碑石上看,五老峰曾有千年的
繁荣纪事,又有许多民间传说轶闻,宋代杨业在此屯兵练武,兵围普救寺的孙飞虎在此安营扎寨,道教八仙中的张果老,吕洞宾等人物都有许多传奇的趣闻,更增添了五峰山的神秘色彩.每年的七月初一到十五是朝峰庙会,南北商贾官吏云集人数多达数万.现存明万历年木刻《条山玉
柱晴峰图》,民国初年印制的《新绘山西虞乡县西南五老峰胜景全图》都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繁荣景象.直到日军人侵前,从山下的虞乡西关到山上的玉柱峰顶,沿途开设的茶馆,饭律就达四十多处.山口的寺庙,梨园社戏轮番献艺,余音缭绕,民间娱乐活动及迎神赛会尽情抒怀,热闹非常.之后,出于多种原因,五老峰便逐渐衰落而鲜为人知了.
篇二:三叠泉导游词
三叠泉导游词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庐山风景名胜区,今天我们要去的是三叠泉景区。
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罗梓珅,大家叫我罗导好了。
三叠泉位于庐山五老峰东面大峡谷中,三叠泉水由五老峰崖口流出,分三级跌下,故名“三叠泉”。
它被誉为“庐山第一景观”,为古今中外登庐山旅客必到之地,它最值得观赏的就是瀑布了,是庐山最大、最壮观的瀑布,远远超过被李白赞美过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香炉峰瀑布。
它一直隐藏在荒山野岭之中,直到南宋才被人发现,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在唐朝时被隐居旁边的李白发现了,他会用怎样的诗句来赞美三叠泉?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三叠泉瀑布的最下面,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瀑布整个落差155米,分三叠非常清晰,就像千军万马争先恐后奔赴战场,在岩石上不断撞出巨大的水浪,烟雾腾腾。
再看最后也是最长的一叠,瀑布像一条愤怒的银龙,在峡谷中左冲右撞,轰然冲入龙潭之中。
三叠泉的精彩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
现在,大家尽情去欣赏它的美景吧!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果皮和食品包装袋,照相时注意安全,不要到危险的水边。
祝大家玩得愉快!
篇三:福建省20XX导游词整理
福州三坊七巷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福州旅游观光。
我是中国旅行社的导游王东明。
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了。
大家知道吗?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山环水绕,名人辈出,特别近代以来福州有许多名人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有意思的是许多名人都曾住在福州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什么呢?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福州老城区~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城区——鼓楼区,在最繁华的八一七路边,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古院落群,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占地约40公顷。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
里面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路不在大,有人则名。
这里涌现出一批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
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林纾、冰心、郁达夫、……翻动历史,你会惊奇地发现,一大串在中国近现代舞台上风起云涌的人物,他们的生活背景都或多少映现在三坊七巷,可圈可点的达150多人之众。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三坊七巷的入口。
我们在这里参观二个小时,请大家先跟我走,最后我会给大家自由活动时间的。
现在我们到了杨桥巷。
民国时因城市建设需要,被扩建为马路,由巷变成了路,很自然路名就定为杨桥路。
大家看,我们现在所处的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
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
林觉民,辛亥广州起义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写的《与妻书》不仅表达了夫妻间殷殷的情意和深深的歉疚,而且表达了为天下谋永福”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情怀,激励了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林觉民被捕后,林氏家族逃离此宅,房屋卖给冰心祖父谢銮恩。
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
各位团友!走过了杨桥路,我们首先来到左边的这条巷就是七巷之一的郎官巷。
宋代在这条巷子里曾经住着一位叫刘涛的人。
因为刘涛的儿子是郎官,孙辈也接连做起郎官,郎官结队成行,满巷生辉,于是巷子改了名,干脆叫郎官巷。
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林旭、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的故居也这条巷里,严复是中
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毛泽东推崇严复和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一样,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的杰出代表。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塔巷,全长295米。
为什么叫塔巷呢,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到巷口坊门上的小塔了吗?塔巷有千年历史,顾名思义在这条巷里曾经有座塔,是唐代闽王王审知的部下所建,名为“育王塔”。
五代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当时福州有大大小小700多座寺庙和塔,“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是当时福州城内的一大奇观,这七塔就包括了这条巷里的育王塔。
出了塔巷就是南后街,南后街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
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
这里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所需一应俱全,“五
四”时期南后街出了三位有名的才女,分别是谢冰心、庐隐、林微因。
穿过南后街,我们来到三坊中的第一坊——衣锦坊。
据说,当年西湖的湖水与巷子里的沟渠相通,充满乡野情趣。
到了宋代,水乡的景致逐渐消失,巷子里又有人出仕当了大官,为了荣耀乡里,从此改名衣锦坊,这条坊内也确实出了很多名人。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到了文儒坊,文儒坊长460米,是现在三坊七巷中最长的一条。
宋时,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祭酒郑穆在此安居,巷人引为自豪大笔一挥改成了“文儒坊”。
明清两代坊内很多文武官员聚居在这里,有抗倭名将张经、台湾总兵甘国宝、清代大学者陈衍等等。
大家知道,从战国到北宋初年中国古代城市,实行里市制度,以坊为单位,坊内不可经商,经商只能到固定的市场。
北宋中期以后,采用街巷制,拆除坊墙,居民区由原坊内小街发展成横列的巷,商业沿城市大街布臵。
福州三坊七巷的现有形制,以民居为主,坊巷内商铺极少见,在坊巷的出入口处建立封闭的高墙,成为“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现在我们到了安民巷,巷名来历与黄巢入闽有关。
农民起义军占领了闽都福州,在没有电视、广播和报纸的年代,为了宣告胜利、安抚百姓,唯一的办法就是张榜”安民”。
也许是义军首领亲自择址,也许是下层官兵随手张贴,总之,当时作为城乡交接处部的一条无名小巷承载了这段历史,它的名字也就与“安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各位团友接下来我们参观七巷之一的宫巷。
宫巷有“宫”吗?现在没有,以前却是有的。
不是皇家宫殿,而是一座道观紫极宫。
在唐天宝元年,
皇帝让全国的每个州都建一个紫极宫,福州的紫极宫就建在这条巷内,因此得名。
宫巷是目前
福州保护最完整的古巷,巷内现存明代的建筑6幢,清代的建筑13幢。
有趣的是,林则徐三个女婿家都在宫巷,这座就是林则徐女婿沈葆桢的故居,沈葆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船政大臣,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之父”。
他曾任江西巡抚、总理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等,在福州马尾办起了中国也是远东最大的造船厂——马尾造船厂,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马尾船政学堂。
沈葆桢还是台湾近代化之路的首倡者,开创台湾建设的新局面。
台湾的近代化过程就是从沈葆桢治台开始的。
沈葆桢故居为木结构,四面风火墙,由三进院落、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
在翘角和墙的上部装饰泥塑的人像、花鸟、鱼虫、静物等,俗称墙头花,体现明、清代福州地方传统的墙头雕塑技艺和风格。
现在人们到了吉庇巷,这时俗称“急避巷”。
传说,家住吉庇巷的一个穷秀才,叫郑性之,家境贫寒。
有一年,又到寒冬腊月祭灶的时候,家里却没有钱买祭品。
早上,郑性之硬着头皮,到巷口卖肉的店里,求老板赊点肉。
正好老板不在店里,老板娘看着郑性之可怜,颇为同情,就赊了点肉给他。
郑性之高高兴兴把肉拎回去煮了。
谁知道,那肉店老板回店后,知道老婆把肉赊给穷秀才郑性之后,满肚子不高兴,就冲到郑性之的家里,把刚煮好准备祭灶的猪肉夺了回去。
郑性之当然也生气了,哪有这么欺负人的!但是没办法,谁叫自己穷呢。
他发奋读书,终于在嘉定元年考了进士
第一。
据说那肉店老板就是感到无颜见郑,急急忙忙躲避避到暗处。
因此此巷就有了”急避巷”的怪名。
明代以谐音改巷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庇境安宁之意。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到了参观的最后一个“三坊”中的光禄坊。
光禄坊原名闽山,历史上,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
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
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
三坊七巷不仅以它的古建筑闻名于世,它还代表了福州人重教育、好读书的优良传统,科举之盛,在全国也属罕见。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让我们再一次感悟到“三坊七巷”古老厚重的文化对我们的培养和熏陶。
各位团友,“三坊七巷”的讲解就到这里。
我们集合的时间是10:30,各位朋友可以在附近自由活动、照相,一会请准时在这里集中上车,谢谢大家。
鼓浪屿导游词
各位团友,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厦门春晖旅行社的全体员工对各位嘉宾光临厦门旅游观光表示最诚挚的欢迎,我姓杨,名东平,毛泽东的东,邓小平的平,呵呵,大家称呼我小样或者杨导就可以了。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将由我为大家提供服务,力求让大家吃的满意,住的舒服,走的顺利,使鼓浪屿的行程成为大家终身难忘的旅程。
现在我们就要乘坐渡船前往鼓浪屿了,请团友们注意脚下,别踏空了哦。
我们渡船的时间约为六分钟,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鼓浪屿。
看,
对面的小岛就是鼓浪屿,这条江叫鹭江,也叫厦鼓海峡,宽600米。
鼓浪屿面积1.91平方公里,人口
1.6万。
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
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无车马喧嚣,有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
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全国35个著名景点之一。
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鼓浪屿各种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成为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
20XX年5月8日,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各位团友,码头到了,这个码头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码头很小,是1938年建的。
这里原来是西方列强贩卖中国劳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过《海囚》这部电影吧,那“海囚”就是从个码头乘船出发的。
为解决乘船拥挤的问题,建了这个“钢琴码头”。
因为鼓浪屿是“音乐之岛”,要使游人一跳上鼓浪屿就接触到音乐的气氛围,大家看这是不是有点像张开的三角钢琴!
各位团友,豉浪屿除了少量观光电瓶车外,没有其他车辆,在岛上步行别有情趣。
现在我们一边走一边观赏鼓浪屿欧陆建筑。
各位团友,我们往前走就是这是日光岩寺的山门,让我们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这好像一个人写的,其实是三人所书。
“鼓浪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