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散文部分 第三单元 合欢树 课件(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散文欣赏”《合欢树》授课课件(25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散文欣赏”《合欢树》授课课件(25张PPT)

合下我
合欢树长叶了,母 我写小说了,母亲 对生命的呵护
亲常去待弄它
为我借书
母亲念叨着不知道 母亲也不知道我何 对生命的期待 合欢树几年才开花 时能走上文学之路
一枝一叶总关情
亦子亦母合欢 树
在儿子眼中
合欢树=母亲
合欢树是触动作 者思念母亲的物, 它是母亲活在人 世的见证,它寄 托着母亲的希望, 是母亲生命呈现 的另一种方式。
没有发芽 ↓
长出叶子 茂盛了
↓ 移出盆
↓ 开花
母亲
在路边挖回来 ↓
不舍得扔掉 ↓
常去侍弄它 ↓
栽在地上 ↓
……
• 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花了大量 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 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
• 它有什么象征意义?
在母亲眼中
合欢树=儿子
种树护树
生我养我
母亲的情感
带“含羞草”回家 带我来到这个世界 对生命的喜爱
• 赏析: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支 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支撑起整个社会,有支 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 多大压力。
• 2.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无论你在空间的哪一 个角落,在时间的哪一个时刻,你都可以享受幸 福,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 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 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 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 唯一。
• 6、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 终能挣得个终日的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 命最大的价值。
他人评价

•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 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 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 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 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仍 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

高二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三单元《合欢树》ppt26张

高二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三单元《合欢树》ppt26张

关于作者
“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 的作家之一。” “他用残缺的身体,说 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 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 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 明朗和欢乐。” “他睿智的言辞,照亮 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 心。”
品读前五段
逐段齐读或分组朗读,逐段梳理探究 第一段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分别从 史铁生和母亲的角度概括事件。 史铁生 10岁作文获奖 母 亲 母亲警戒勉励
《合欢树》:小选材表现大内涵。通过小小的
感悟母爱,齐读精彩句段
有一种情感,它近在咫尺,因为过于 亲近,也许,你一直逃避。 有一种爱,它触手可即,因为过于琐 碎,也许,你一直抗拒。 当有一天,世界上最疼你的那个人猝 然离去, 点点滴滴,你才忆起。 但一切, 都已来不及……
感悟母爱,齐读精彩句段
……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 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 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 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 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 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 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 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 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 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品读后半部分
3、合欢树与母亲、与我之间的关系


合欢树
母亲


两腿残废 没有发芽 开始写作 茁壮成长 事业有成 花繁叶茂
叹息,不放弃 高兴,常侍弄 去世,没看到
根据全文探究 1、合欢树有何象征意义?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一:母爱树
合欢树是母亲的物化,是 无私母爱的象征。 母亲把对“我”的爱融入 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 中。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合欢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合欢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写作救了史铁生和我,要不这辈子干什么去呢?写作 是一种被逼 Nhomakorabea奈的事。
3.写作于我,像溺水的人抓住根稻草……困境的本质对于 人的伤害是一样的。如果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没有意 义。
4.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 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 地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 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的去向。
一、细微品赏
1.品赏“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赏析】 本句作为过渡,非常自然。前部分是追忆母亲, 后部分是思索合欢树。对母亲的回忆为合欢树的意义作好了 铺垫,奠定了感情基调。两部分衔接流畅,浑然一体。
2.品赏“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 不舍得扔掉……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4.文章行文有什么特色?
【赏析】 文章行文简洁,表现力强。文章前面部分采用 了类似电影蒙太奇手法,对“我”10岁时、20岁时、30岁时 自己和母亲的生活状况进行概括性描述,突出重点,略去枝 节,选择富于包孕性时刻的精彩画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 象空间,同时,也给读者带来强烈震撼。文章写合欢树的部 分行文也很简洁。通过“那年”“第二年”“第三年”“又 过一年”“再过一年”几个镜头迅速勾勒出合欢树成长“历 程”,突出展示了合欢树“变化”之大。
或者说,是沉醉在这幅美景中的诗人,在恍惚间把眼前渔 人当作了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的武陵渔人了。这三个字,逼真 地表现出作者心驰神往的情态。
三、四句,是问讯渔人的话:但见一片片桃花瓣随着清澈 的溪水不断漂出,却不知那理想的世外桃源洞在清溪的什么地 方呢?这里,桃源洞的美妙景色,是从问话中虚写的,诗人急 切向往而又感到渺茫难求的心情,也是从问话中委婉含蓄地透 露出来的。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三单元 一粒沙里见世界 《合欢树》 课件(共36张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三单元 一粒沙里见世界 《合欢树》 课件(共36张
→ 合欢树=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 树就是病中的自己 。
▪ 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实物,也是 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它是母亲曾活在人 世的见证。它好像是母亲的化身。
▪ 合欢树和它晃动的树影,象征着作者对母 亲的不尽思念。
“我”是如何对待合欢树的? (把握作者复杂的情感体验)
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
——选自史铁生 《我与地坛》
▪ 合欢树,落叶乔木,伞形树冠。叶 互生,为偶数。花美,形似绒球, 清香袭人;叶奇,日出而开,日落 而合。有“马缨花”、“绒花”之 称。常象征夫妻恩爱、婚姻美满。
浏览课文7-12段
思考: 母亲与合欢树有什么关联?
“我” “合欢树”
母亲
两腿残废 没有发芽 开始写作 茁壮成长 事业有成 花繁叶茂
母亲生前没有给我留下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 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 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印象中 愈加鲜明深刻……
史铁生《我与地坛》
为什么以《合欢树》为题,而不是《我的母亲》?
线索:串连起母亲、我、孩子 情感载体:承载着母亲的爱,我的追忆。 象征意义:希望、信念、爱……
———冈察洛夫(俄罗

母爱是女人心中最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
生命的一大要素。
▪ (法)
——巴尔扎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妈妈,你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合。 -----泰戈尔(印)

母亲,是唯一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 高尔基(苏联)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意
大利)

世界上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爱才失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 《合欢树》课件42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 《合欢树》课件42张

不在人世
思念感怀
母亲从外貌到性格的巨大变化甚至反差说明了什么?
形象特点: “年轻” “聪明” “好看”
作 母亲 文 竞 赛 获 奖 时
爱美 爱生活 对我获奖态度:故作轻慢、警诫勉励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

“扫兴” “故意笑” “装作”
——倔强 好强 怄气
“我”双腿残废后
给“我”治病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世界上还有一种美丽的声音, 那是赤子对母亲的呼唤。
世界上还有一种悲哀:无处呼唤
合欢树与母亲、与我是 什么样的关系?
为何如此详细介绍合欢树的成长,有何深意?
“我”
“合欢树”
母亲
两腿残废 开始写作 事业有成
没有发芽 茁壮成长 花繁叶茂
叹息,不放弃 高兴,常侍弄 去世,没看到
母亲的恩泽(造福于子女)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找出前半部分文中三个明显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说说 看作者写了人生中这几个年龄段“我”和母亲的哪些事情? 从中我们能看出些什么?
年龄
“我”
母亲
十岁
作文获奖 调皮活跃
年轻美貌 热爱生活 童心未泯 争强好胜
二十岁 双腿残废 早生华发 全副心思为我治病 心灰意冷 隐忍退让 励我写作 抱着希望
三十岁 小说发表
4. 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 萨丽娃有什么影响?
(1)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 牧民形象。(2)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 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 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人的一生就象大江东流,不遇暗礁难以激起美 丽的浪花
第二年,所有的苦情树果真都开了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 小的扇子挂满了枝头,还带着一股淡淡地香气,只是花期很短,只 有一天。而且,从那时开始,所有的叶子居然也是随着花开花谢来 晨展暮合。人们为了纪念粉扇的痴情,也就把苦情树改名为合欢树 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 第三单元 略读《合欢树》优质课件(35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 第三单元 略读《合欢树》优质课件(35张)
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 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探究三:
• 这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而题目却是“合欢 树”,合适吗?
探究三:
• 这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而题目却是“合欢 树”,合适吗? 1、深化主旨。合欢树是母亲的化身,也是母爱 的延续、深化和升华。 2、借物抒情,含蓄深刻。合欢树寄托了母亲对 我的爱和希望,寄托了我对母亲的感激、愧疚和 深深的思念。
重点
• 把握借物抒情的手法,探究情感
难点
• 探究作者在文中描写“孩子”形象的用意。
探究一:
母亲去世后“我”对合欢树的态度经历了怎 样的变化?
探究一:
母亲去世后“我”对合欢树的态度经历了怎 样的变化?
不想看——想去看——没看成
1、不想看
同学提问:
• 当邻居们提起合欢树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 还是推说手推车进出太不易”,这反映了我怎样 的心理?只是因为思念母亲,怕触景生情吗?
提炼 • 悲痛的思念 • 对往事的逃避
想去看
• 作者为什么又想去看合欢树了?
2、想去看
• 作者为什么又想去看合欢树了?
注意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怀着怎 样的心情想去看合欢树的。
3、没看成
• 作者本可以要求别人背他去看合欢树,为 什么没去看呢?
3、没看成
• 作者本可以要求别人背他去看合欢树,为 什么没去看呢?
合欢树
史铁生
授课教师:李丹 授课班级:二年二班 课 时:第二课时



余 光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 次 , 在 我 生 命 的 开 始
一 次 , 在 你 生 命 的 告 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课件:散文部分+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合欢树(共43张)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课件:散文部分+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合欢树(共43张)

歌声 祝福
真的爱你(beyond)
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 纵使啰嗦始终关注 沉醉于音阶她不赞赏 决心冲开心中挣扎
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 不懂珍惜太内疚 母亲的爱却永未退让 亲恩总可报答
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 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 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 爱意宽大是无限
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 教我坚毅望着前路 没法解释怎可报尽亲恩 请准我说声真的爱你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母亲凝住我的目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听妈妈的话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 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 别人在玩游戏 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abc 我说我要一台 大大的飞机 但却得到一台 旧旧录音机 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 长大后你就会开始懂了这段话 长大后我开始明白 为什么我跑得比别人快 飞得比别人高 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 大家唱的都是我写的歌
课文 研读
作者围绕合欢树,写 了哪些内容?
1.合欢树开花 2.合欢树的来历 3.合欢树与小孩之间的故事
课文 研读
细读7—12自然段, 想一想作者为何要用合欢 树作题目。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丰厚, 情感更加深沉。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儿子
树的成长经历:
含羞草—不发芽—长出叶子茂盛—移出花盆—长到房高、年年开花
他在2010年最后一天告 别人世,享年59岁。
北京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王 升山透露,根据史铁生生 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 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 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1951-2010
史铁生经典语录:
1.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 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 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 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 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 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 在心里,就会使人萎靡不振。所以,扫地 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 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 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合欢树课件(19张)

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合欢树课件(19张)

1.行文简洁,富有表现力。 文章行文简洁,表现力强。文章前面部分采用了类似电影蒙太奇手法,对“我”10 岁 时、20 岁时、30 岁时自己和母亲的生活状况进行概括性描述,突出重点,略去枝节,选择 富于包孕性时刻的精彩画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给读者带来强烈震撼。 文章写合欢树的部分行文也很简洁,通过“那年”“第二年”“第三年”“又过一年”“再 过一年”几个镜头迅速勾勒出合欢树的成长“历程”,突出展示了合欢树“变化”之大。
合欢树
史铁生,1951 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 1969 年插队 延安,1972 年因病致瘫,(“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转回北京,1971-1981 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1979 年开始创作, 1983 年和 1984 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10 年 12 月 31 日病逝。
(2)年轻·年青 辨析 “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强调年龄正是青年时代。它只适用于年龄在二十 岁左右至三十岁左右的人,而不能用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它一般不用于比喻。“年轻”指 年纪(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强调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但它所指的年龄不大是 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可用于二十岁左右至三十岁左右的人,也可以用于四五十岁以上的 人。 例句:①中国社科院王研究员强调:现在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社会,________人也 该多元化发展,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出路,要像 60、70 年代的人那样,有一股子闯劲。 ②安徽省铜陵县大胆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通过本土考察调研、异地参观拓展等多 种灵活形式,着力提升 80 后________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培养出了又一批活力四射、能力突出的新型后备干部。 答案 (1)①大意 ②大义 (2)①年轻 ②年青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散文部分 第3单元 合欢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选读》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散文部分 第3单元 合欢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选读》

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
“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温馨晨读
1.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 赏读: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 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温馨晨读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 赏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何 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万事开头 难,没有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
——《论语·为政》 赏读: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 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 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
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自主学习
知识卡片
一、作家作品
梁遇春(1904-1932),福建闽侯人。1924年 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1928 年毕业后任教于上海 暨南大学、北京大学。 大学期间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译作 二十余种,其中《英国小品文选》《英国诗歌 选》尤为当时青年读者喜爱。同时写作散文, 结集出版有《春醪集》《泪与笑》。
读书太慢的人弛惰,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完全按照书本
做事就是呆子。
温馨晨读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
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问虽能指
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 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美视窗
吻火者梁遇春
死是一堆灰,生是一团火。 1928 年 , 徐 志 摩 拿 着 一 根 香 烟 向 一 位 朋 友 取 火 , 说 : “Kissing the Fire(吻火)”,1931年,他就在半空中对人世的 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

人教版选修 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三单元合欢树 课件 (25张)

人教版选修 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三单元合欢树 课件 (25张)

2020年5月9日星期六
《合欢树》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
人们常说,“只有失去了,才 知道珍贵”,史铁生的《合欢树》 里蕴含着的,就是这样一份对于他 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
2020年5月9日星期六
《合欢树》
关于合欢树
2020年5月9日星期六
合欢树,落叶乔木,伞形树冠。 叶互生,为偶数。花美,形似绒球, 清香袭人;叶奇,日出而开,日落 而合。有“马缨花”“绒花”之称。 常象征夫妻恩爱、婚姻美满。蕴含 了合家欢乐的吉祥之意。
2020年5月9日星期六
《合欢树》
时间 事件
母亲的表现 “我”的反应 母亲的状态
十岁
作文获奖
母亲警戒勉励
扫兴,奚落、聪明、好看、年 抢白母亲 轻、能干、幸福
二十岁 双腿残疾
坚持执着地为 儿子治病
对自己的病 绝望,只想 写小说
苍老、痛苦、 惶恐
鼓励“我”写作
写作小说 给“我”借书、 推“我”去看电 影
2020年5月9日星期六
——史铁生《我与地坛》
《合欢树》
感悟母爱,齐读精彩句段
母爱在女人心中是一件简单、自然、丰硕、
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生命的一大要素。
——[法]巴尔扎克
世界上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爱才是真
的,永恒的,不灭的。
——[印度]普列姆昌德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
呼唤。
——[意]但丁
《合欢树》
品读后半部分
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后半部分,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1.文中几次出现“合欢树”?找出原文。 2.合欢树与母亲、与“我”之间的关系?
2020年5月9日星期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部分 第三单元 一粒沙里见世界



栏 目 链 接
一、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县,生于北京。主 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
《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栏 目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年、 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散文《我与地坛》等作 品也产生过了很大影响。
栏 目 链 接
一、问题探究
1.文中对母亲的描写,以作者身体残疾为界线,之
前母亲的生活和性格是怎样的?之后又怎样?请结合课文 回答。 【赏析】 (1)20岁以前,作者的家庭生活是安定并充 满情趣的。作者选取自己小时候与母亲的一次小冲突来与
栏 目 链 接
后面生活中出现的变故形成对照。母亲争强好胜、率真可
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合欢树的特殊情感,合欢树是母爱的化 身,这是别人永远无法知道和理解的。
这些心理描写,细腻准确,生动传神,又合情合理,令
人回味无穷。
二、写法赏析
1.运用象征,抒发情感。 文中的合欢树具有象征意义。合欢树既象征母亲也
栏 目 链 接
象征作者。合欢树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希望,是母爱的象
征和化身;合欢树从弱小到花繁叶茂,象征了作者的成长。 运用象征手法,作者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情怀念以及对无私 母爱的赞美之情。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1.注音
灸 ( jiǔ ) . 召 ( zhào) . 晃 动( huànɡ) . 虔 诚( qián) . 念叨 ( dɑo ) . 侥 幸( jiǎo ) . 瞎逛 ( ɡuànɡ) .
栏 目 链 接
nɡ) 扫兴 ( xì .
2.写对字形
够qiànɡ( 呛 ) fū( 敷 )药 惊huánɡ( 惶 ) shì ( 侍 )弄 全fù( 副 )心思 tān huàn(瘫痪 ) chě( 扯 )些闲话 dènɡ( 瞪 )着眼睛
爱、热爱生活。
(2)作者残疾以后,母亲的生活与性格也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 “虔诚地抱着希望”,母亲为“我”治病造成我烫伤,母
栏 目 链 接
亲到处给“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母亲用这些行
为建立起儿子生活的信心。母爱的博大深沉拯救了儿子的 精神。 2.找出文中描写合欢树的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要 花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 目的何在?
链 接
二、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表现母爱的优美散文。它主要由两大部
分组成,前面部分写母亲生前的事,后面部分写母亲去世 后的事;前者以写“人”为主,后者以写“树”为主。而 “树”并不是一棵平常的树,它牵系着母子之间的深情。 两大部分有机融合,作者正是借“合欢树”寄托母子之间 无法实现的遗憾,从而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怀念和对无私 母爱的赞美以及对母亲的沉重的内疚之感。
2.对比鲜明,凸显母爱。 对比手法是本文的重要特色。通过儿子与母亲的 对比来表现母爱。如“我”双腿残废之后心情沮丧,对母 亲四处奔波的辛苦不仅不予理解,反而认为这是浪费时间 的徒劳之举。当发生危险之后,“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
栏 目 链 接
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却“惊惶了几个月”,差点
发疯。这种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母爱的博大、深厚与无私。
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愿”去,作者显然是在刻意回避
某些东西,这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的矛盾心态,正 好说明作者对那个小院子、合欢树都是非常在乎的。 再次,看文章结尾处的心理描写,“有一天那个孩子长 大了……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
栏 目 链 接
不会知道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这种细腻而深刻的心理
3.语言质朴自然。 本文语言质朴自然,尤其是单音节词语的使用非常准 确,而且富有表现力。如“这实在太悬了”“躲出 去”“召她回去”“忙扯些别的”等处都使用了单音节词 语,使文章语言生动、传神,具有日常口语平易浅近的自
【赏析】 合欢树是作者命运的写照,是母爱的表现 物,母亲对儿子的疼爱,融入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中,合
欢树由小长大的过程与作者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
定活下来相似。 3.文章为何以“合欢树”为题?有何深意? 【赏析】 文章以“合欢树”为题是颇有深意的。文 章写第二年没有发芽的合欢树在第三年竟然长出了茂盛的 枝叶,为此,“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 并因而更加精心地照顾它,“不敢再大意”。
栏 目 链 接
3.解释词义
1.虔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 2.惊惶:
栏 目 链 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3.侥幸: 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侍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营照管;摆弄,修理。
5.文章哪些地方成功地进行了心理描写? 【赏析】 首先是作者思考母亲过早离开人世原因时的 心理描写,“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她心 里太苦了”,作者的自问自答,充分表现了儿子对母亲备 受煎熬的心灵苦痛的深刻理解,儿子身残心苦痛不欲生,
栏 目 链 接
母亲其实更是生不如死。
其次,表现在作者对小院子与合欢树的复杂心理的描 写,“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不能去亲睹合欢树是 作者心中最大的遗憾。但从其内心深处而言,
栏 目 链 接
合欢树的“死而复生”使母亲似乎看到了希望。合欢逝世后,作者对于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的
栏 目 态度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是怎样的变化?请找出相关语句, 链 接
探讨一下作者对合欢树为何会有这种感情变化。
【赏析】 母亲刚去世时,作者怕睹物思人,对合欢树 不愿提及,也很少再去小院;当痛苦沉淀下来之后,心中涌 出无限思念,合欢树成了母亲的象征,看到合欢树,似乎就 能感受到殷殷母爱,因此又想去看看合欢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