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单元测试
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植物的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
过程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A:对
B:错
答案:A
第一章测试
1.已形成液泡的细胞,其衬质势一般省略不计,这是因为
A:衬质势很低
B:水势很高
C:不存在衬质势
D:衬质势很高
答案:D
2.下列吸水过程中哪一个不能采用w=m的公式来计算水势
A:干燥种子吸水
B:分生组织细胞吸水
C:吸胀吸水
D:渗透吸水
答案:D
3.有关衬质势叙述正确的是
A:衬质势是衬质自身具有的化学势
B:干燥的木材具有较高的衬质势
C:淀粉类物质比纤维素类物质衬质势高
D:衬质势是衬质中水的化学势
答案:D
4.根压的大小
A:当大气湿度高而蒸腾作用弱时减小
B:与土壤水分经扩散作用进入木质部导管有关
C:取决于木质部导管与土壤的水势差
D:通常为2MPa左右
答案:C
5.反映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的需求状况,水分临界期是指
A:植物对水分需求开始增加的时期
B:植物水分利用率最高的时期
C: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
D:植物需水最多的时期
答案:C
6.水在木质部中的运输
A:在上、下两个管胞之间运输阻力较小
B:在相连导管分子间运输阻力较大
C:是以集流方式运输
D:一般占根表皮到叶表皮全部运输途径的60%左右
答案:C
7.田间持水量可用来衡量土壤的水分状况,其水分组成是
A:重力水
B:毛细管水和束缚水
C:束缚水和重力水
D:束缚水
答案:B
8.不同类型的土壤其颗粒直径是不同的,直径处在20~200mm的土壤类型属
A:粘土
B:粗砂
C:粉砂壤土
D:细砂
答案:D
9.小孔律产生的原因是
A:扩散分子沿气孔边缘部分扩散时相互碰撞机会少
B:当扩散表面的面积小时,边缘与表面积的比值减小
C:在任何蒸发表面上,气体扩散主要在表面上进行
D:在通过气孔扩散过程中,孔中间部分扩散要比边缘快
答案:A
10.下列有关溶液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与溶液中溶质的颗粒数目成比例
B:它与溶液静水压成比例
C:它与测定渗透压用的半透膜有关
D:它与溶质的分子量成比例
答案:A
第二章测试
1.下列哪些生理功能是与锌元素有关的
A:丙酮酸激酶的活化剂
B:吲哚乙酸的生物合成
C:花青素的合成
D:多酚氧化酶的组成成分
答案:B
2.缺乏下列哪一种元素时,容易引起果树的小叶症和丛叶症
A:硼
B:锌
C:锰
D:铜
答案:B
3.Ca2+是通过ATP酶转运的离子,它在下列哪个部位的浓度微小波动就会显
著引起细胞内的生理活动
A:细胞质
B:非质体
C:液泡
D:线粒体
答案:A
4.就目前所知,与细胞信息系统最密切相关的元素组是
A:Ca和P
B:K和Na
C:Mg和Fe
D:Cu和Zn
答案:A
5.下列哪些生理功能是与钙密切不可分的
A:植物的向光性运动
B:光周期现象
C:抗氰呼吸
D:光合电子传递
答案:A
6.下列生理功能中,哪些是与钙有关的
A:生物固氮
B:细胞信息传递功能
C:末端氧化酶的组成
D:叶子的吐水
答案:B
7.用毛笔蘸一些0.5%硫酸亚铁溶液,在幼叶上写一个Mg字,5天后叶片上
出现一个绿色的“Mg”字母,这说明硫酸亚铁是可以为叶片吸收的
A:对
B:错
答案:A
8.玉米出现“花白叶病”是因为土壤中缺少植物可利用的锌
A:错
B:对
答案:B
9.钾在植物体中几乎全部呈离子状态
A:错
B:对
答案:B
10.玉米出现“花白叶病”是因为土壤中缺少可利用的硼元素
A:错
B:对
答案:A
第三章测试
1.C3和C4植物有区别,下述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A:C3和C4植物有不同的叶解剖结构
B:C3植物有光呼吸,而C4植物没有
C:C4植物比C3植物能利用更低浓度的CO2
D:C4植物比C3植物能利用更强的光照
答案:B
2.在植物叶片的提取液中没有测出某种酶的活性,下列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
A:不是酶活测定的最适条件
B:酶还是以酶原形式存在,没有成为成熟的酶
C:酶可能被蛋白酶降解
D:酶可能被液泡中存在的丹宁变性
答案:B
3.自叶绿体中输送出来,大量用于蔗糖合成的光合中间产物是
A:果糖
B:磷酸二羟丙酮
C:葡萄糖-6-磷酸
D:果糖1、6-二磷酸
答案:B
4.叶绿素的结构是
A:苯环
B:吡咯环
C:镁卟啉
D:卟啉环
答案:D
5.有关血红素、叶绿素的解释,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不能被分子态氧所氧化
B:它们基因有不同碱基序列
C:都是卟啉化合物
D:都与蛋白质共价结合
答案:B
6.下列4对名词中,哪一对是合适的?
A:液泡-植物细胞的垃圾箱
B:假尿苷-尿嘧啶的5碳原子与核糖相连
C:微体-微粒体
D:叶绿体-植物中唯一能自我繁殖的细胞器
答案:B
7.去镁叶绿素a是光合作用光反应中的一个电子传递体
A:错
B:对
答案:A
8.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在高等植物的质体中都存在
A:对
B:错
答案:A
9.每个藻蓝蛋白或藻红蛋白分子中只有一个辅基
A:错
B:对
答案:A
10.由于叶绿素类和类胡萝卜素类对光的吸收区不同,所以所有的可见光都可用
于光合作用。
A:错
B:对
答案:B
第四章测试
1.当底物彻底氧化时,分子组成中H/O比越高,其呼吸商越小
A:错
B:对
答案:B
2.无氧条件下,呼吸速率减慢,底物分解速度加快
A:对
B:错
答案:A
3.碳水化合物作呼吸底物,其呼吸商则为1
A:错
B:对
答案:A
4.下列哪种说法过于武断
A:温度升高在一定范围内会促进呼吸强度增加
B:当CO2浓度不断增加时,呼吸作用会降低
C:块茎类贮藏器官切开时呼吸强度增加
D:干燥种子吸水后,呼吸作用会逐渐增加
答案:B
5.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电势跨度最大的一步是
A:黄素蛋白至辅酶Q
B:细胞色素a3至O2
C:TCA环中的中间产物至NADH
D:辅酶Q至细胞色素b
答案:B
6.底物经由抗氰途径进行电子传递,其偶联磷酸化的P/O比为
A:2或3
B:2
C:1
D:3
答案:C
7.阻断呼吸链中辅酶I至黄素蛋白电子传递的抑制剂是
A:安密妥
B:抗霉素A
C:CO
D:NaN3
答案:A
8.呼吸链中,复合体Ⅰ~Ⅳ都是膜的内部蛋白,它们以1:1:1:1的比率存
在
A:错
B:对
答案:B
9.当O2供应减少时,呼吸商随之增大
A:对
B:错
答案:A
10.决定糖酵解速度的关键步骤不是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反应
A:错
B:对
答案:A
第六章测试
1.在IAA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蔗糖与诱导维管束分化的关系是:
A:蔗糖浓度低时,有利于韧皮部分化
B:蔗糖浓度较高时,有利于木质部分化
C:蔗糖浓度适中时,有利于韧皮部、木质部分化
答案:C
2.( )是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得到证实的。
A: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植物能吸收和运输环境中的营养物质
C:植物细胞能够进行有丝分裂
D:植物激素能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答案:B
3.化培养基上培养着成熟花粉料,花粉粒附近放一块子房组织。
花粉管朝着邻
近的子房组织生长,这种生长行为称为( ) 生长。
A:感性
B:向光性
C:向性
D:向化性
答案:D
4.根的静止中心位于
A:根冠中
B:根毛位
C:伸长区
D:分生组织中
答案:D
5.植物细胞分化的第一步是
A:细胞分裂
B:产生极性
C:合成DNA
D:合成细胞分裂素
答案:B
6.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和适当的光照是所有种子萌发时的必
需条件
A:对
B:错
答案:B
7.休眠是指由于不利于生长的环境引起的休眠
A:错
B:对
答案:A
8.生物钟是植物体内节节奏调拉的近似24h周期性反应的计时器
A:错
B:对
答案:B
9.植物生长温度的最高点最低点与植物生命能忍受温度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不同
步,后者对温度高、低变化的承受力更强。
A:对
B:错
答案:A
10.由于高等绿色植物具有自养的特性,所以它们体内的各个器官也能自养生活
A:对
B:错
答案:B
第七章测试
1.春化作用中感受低温的部位是
A:种皮
B:胚根
C:幼叶
D:芽分生组织
答案:D
2.光周期敏感植物接受光周期反应的部位是
A:顶端产生组织
B:叶
C:芽
D:子叶
答案:B
3.叶子感受光周期作用的能力与其年龄有关,其中最为敏感的是
A:未成熟的叶片
B:叶子在完全展开前后
C: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的叶片
D:老叶
答案:B
4.光周期敏感植物接受光刺激后发生变化的部位是
A:叶
B:茎
C:芽
D:顶端产生组织
答案:C
5.光周期反应中成花刺激物的运输是在
A:中柱鞘
B:韧皮部
C:薄壁细胞
D:木质部
答案:B
6.在对植物进行光周期诱导时,若用非24小时周期进行试验发现,当短日配
合短夜时,发生
A:不发生任何反应
B:长日型反应
C:中日性反应
D:短日型反应
答案:B
7.对植物进行非24小时周期的诱导时,当长日配合长夜时,会发生
A:短日型反应
B:不发生反应
C:长日型反应
D:日中性反应
答案:A
8.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标志是植株第一朵花的出现。
A:错
B:对
答案:B
9.春化处理后,植物体内赤霉素含量增加
A:错
B:对
答案:B
10.干种子也能接受春化处理
A:错
B:对
答案:A
第九章测试
1.淹水可引起许多植物体内何种激素水平的显著增加,出现如偏上生长等症状
A:乙烯
B:脱落酸
C:细胞分裂素
D:吲哚乙酸
答案:A
2.当植物遭受冷害和冻害时,最易观察到的是膜的损害,随着伤害程度的增加,
质膜电阻
A:无规律地变化
B:变小
C:不变
D:变大
答案:B
3.将蕃茄从20°C转移到1°C后,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对其底物的Km值将
A:无规律地变化
B:增加
C:不变
D:下降
答案:B
4.植物遭受寒害后体内多胺含量
A:有增加,有减少,不稳定
B:减少
C:不变
D:增加
答案:D
5.植物遭受冰冻、高温、盐渍和淹水胁迫时,其呼吸强度:
A:逐渐下降
B:先升后降
C:先降后升
D:显著增高
答案:A
6.植物遭受零上低温和干旱胁迫时,其呼吸强度
A:先升后降
B:显著增高
C:先降后升
D:逐渐下降
答案:A
7.细胞壁中的木质素生物合成通过
A:丙二酰-苯丙烷类途径
B:乙酸-甲羟碟戊酸途径
C:苯丙烷类途径
D:甲羟戊酸途径
答案:C
8.大气污染时,对植物有胁迫作用的气体主要是
A:氮气和一氧化氮
B: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和臭氧
C:二氧化硫和氢气
D:臭氧和二氧化碳
答案:B
9.染病植物的光合作用
A:下降
B:无规律变化
C:升高
D:没有变化
答案:A
10.植物被病原菌侵染时其呼吸强度
A:显著上升
B:先降后升
C:先升后降
D:逐渐下降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