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地理高效课堂教案第2周: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授课题目
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三维目标1.理解新加坡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学会分析地理数据图表。
重点1.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新加坡区域发展的条件评价。
3.新加坡不同区域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
难点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因材施教一、主要经济部门
课件展示:文字资料
新加坡工业发展
新加坡国土小,人口少,资源缺乏,国内市场有限。
但是其地处
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南口,地理位置优越。
因此,从英属殖民
地时代起,新加坡就成为一个国际都市,起着中转贸易和邻近地区商
业中心的作用,并从此不断繁荣发展。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
邦,在李光耀总理执政期间,开始推行一系列针对本国现状的经济发
展战略。
新加坡从实际出发,实行全方位开放,努力把本国经济融合
在世界经济之中,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外国资源、市场、技
术和资金以发展本国经济。
新加坡政府从1961年起根据不同时期国内国际情况,制定了各阶
段的五年发展目标,从而使新加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各
阶段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1961~1965):为了改变过去单一依赖转口贸易的状况,
并解决殖民统治留下的严重失业问题,着手发展进口替代和劳动密集
型工业。
当时新加坡人口为180万人,失业的就有20万人。
经过5年的努力,创造了1.7万个就业机会。
第二阶段(1966~1970):这是奠定基础的十年。
为了进一步使依靠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转变,着力发展制造业,引进电子产品,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
十年中使制造业的产值从4.3亿新元增加到35亿新元,每年递增26%;同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展开,机场、港口、道路相继建成或得到改善,公共住宅开始大规模兴建。
此阶段基本解决了失业问题,同时基本具备吸引外资的条件,外国投资设厂开始增加。
第三阶段(1971~1975):此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
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以电子行业为先导,开始大量生产电脑。
提倡科研与经济结合,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
制造业继续发展,其就业人数由21万增加到36万。
同时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使软、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大规模引进外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四阶段(1976~1980):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阶段(1981~1985):扩大引进高新技术、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地中小企业挂钩。
为了引进投资、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将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由原来的33%减为10%,同时鼓励外国人在新加坡办学校、医院,便于他们长期居住。
课件展示:
新加坡的经济概况
新加坡的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
独立后,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
政府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向是:以服务业为发展中心,加速经济国际化、自由化高科技化。
为进一步发展经济,近年来,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策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
(1)农业概况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
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
产和蔬菜种植。
农业拥有可耕地面积590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5%。
粮食全部靠进口,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
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种植一些传统的热带经济作物等。
(2)工业概况
自从1965年从马来联邦脱离后,工业化推动了新加坡的经济转型。
主要有制造业,包括炼油、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
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电子工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但面临着其他亚洲国家的竞争。
政府正致力于提高生产率,以在低成本、高技术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3)服务业概况
新加坡服务业发达,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还将进一步增长。
金融业是最大的服务业部门,在过去几年里增长很快。
旅游业发达,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
1995年来新的旅游者近714万人。
主要来自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师生讨论归纳)
板书:
二、主要影响因素
不利因素:耕地面积小,资源贫乏
有利因素:气候条件优越,工业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航运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
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气候条件优越,不利条件为耕地面积小,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工业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