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8158_种植密度对转基因杂交抗虫棉邯棉646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农业科学,2014,18(3):11-12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编辑 齐俊贤
种植密度对转基因杂交抗虫棉邯棉646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班战军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邯郸 056001)
摘要:以转基因杂交抗虫棉邯棉646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行长10m 、行距0.6m 条件下,设种植密度24000、31500、39000、46500和54000株/hm 2计5个处理(种植密度由株距调节),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邯棉646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以明确实现邯棉646产量与纤维品质最佳结合的种植密度。

结果表明:邯棉646的最佳种植密度为39000株/hm 2,该种植密度下产量较高且纤维品质最好,能够实现产量与纤维品质的最佳结合。

关键词:种植密度;杂交棉;邯棉646;产量;纤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4)03⁃0011⁃02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of Transgenic Hybrid 月贼Cotton Hanmian 646BAN Zhan⁃jun 
(Hand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dan 056001,China )
Abstract :Taking transgenic hybrid 月贼cotton Hanmian 646as test material ,adopting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five planting density of 24000,31500,39000,46500and 54000plants /hm 2(planting density was adjusted by the spacing )were treated in the row length of 10m and row spacing of 0.6m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of Hanmian 646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of Hanmian 646was 39000plants /hm 2,the yield was higher and the fiber quality was best in the
planting density ,and it could achieve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Key words :Planting density ;Hybrid cotton ;Hanmian 646;Yield ;Fiber quality 收稿日期:2013⁃11⁃25
作者简介:班战军(1974-),男,河北武安人,副研究员,主要从
事棉花育种研究。

E⁃mail:banzhanjun@。

邯棉646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转抗虫基因
品种中早熟杂交一代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
(审定编号:2008014)。

该品种主要表现为幼苗子叶肥大,植株高大松散、整齐度好,茎秆粗壮、茸毛较
少;开花吐絮早,结铃性强,吐絮肥畅,纤维洁白;
前中期长势较好,后期长势强,不早衰;耐旱性强,增产潜力大,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其显著特点是
铃大、衣分高,单铃重6.6g,衣分40.1%[1]。

种植密度对杂交棉产量和纤维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但不同品种实现优质、高产所适宜的种植密度不同
[2~4]。

以杂交棉邯棉646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
度对该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并以产量和品质二者的最佳结合点为切入点,探索杂交棉邯棉646的最佳种植密度,旨为提高杂交棉产量、改善纤维品质
以及提高种植效益提供技术支持[5,6]。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进行。

土壤为沙
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作为冬闲田。

试验棉花品种为转基因杂交抗虫棉邯棉646,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提供。

2011年4月28日播种棉花,采取随机区组试验
设计,设种植密度24000、31500、39000、46500
和54000株/hm 2计5个处理,每个处理均3次重复。

每小区种植10行,行长10m、行距0.6m,种植密度由株距调节,四周设保护区[7,8]。

其他管理措施同
大田常规。

吐絮后收获籽棉,所有籽棉样品霜前收获,统计籽棉产量,并送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检测纤维品质。

利用SPSS 13.0和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9,10]。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46500株/hm 2密度处理下产量最高,显著>其他密度处理;39000株/hm 2密度处理次之,产量也显著>其他密度处理(表1)。

表明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均会降低籽棉产量;邯棉646在种植密度
河北农业科学2014年
为46500株/hm 2时产量达到最高,在种植密度为
39000株/hm 2时产量次之。

表1 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Table 1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yield of cotton
种植密度(株/hm 2)
产量(kg /hm 2)240003934.00d 315004112.25cd
390004669.75b 465004893.75a 54000
4211.00c 2.2 种植密度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在试验种植密度范围内,棉花的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差异均不显著(表2)。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纤维的断裂比强度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种植密度≤39000株/hm 2时,断裂比强度差异不显著,均为30.2cN/tex;种植密度≥46500株/hm 2
时断裂比强度明显降低。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纤维的整齐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种植密度为39000株/hm
2
时整齐度最好,与46500和54000株/hm 2密度处理差异不显著,但三者的整齐度均显著>其他2个密度处理。

综合4项纤维品质指标分析认为,邯棉646在种植密度为39000株/hm 2
时纤维品质最好,种植密度为46500株/hm 2时纤维品质次之。

表2 种植密度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fiber quality of cotton
种植密度(株/hm 2)纤维长度(mm)断裂比强度(cN /tex)马克隆值整齐度(%)2400029.62a 30.2a 4.8a 83.0b 3150029.62a 30.2a 4.8a 83.2b 3900029.61a 30.2a
4.8a 84.6a 4650029.51a 28.6b 4.9a 84.2a 54000
29.53a
27.4b 4.9a
84.1a
3 结论与讨论
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有重要影响,随着种植密度
的增大,棉花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低密度种植条件下,单株生长有充足的水、肥、阳光条件,个体可以得到充分发展,但群体总量不足,光合物质累积少,导致群体总产量低;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群体总量过大,个体生长受到水肥等条件的限制,从而导致个体发育不良,生育后期个体光合速率衰退快,叶面积指数下降早,植株衰老早,也难获得高产
[11,12]。

因此,适宜的种植密度才能获得高产。

本研究条件
下,邯棉646在种植密度为46500株/hm 2时产量达
到最高,在种植密度为39000株/hm 2时产量次之。

种植密度对棉花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无显著影响,但对断裂比强度和整齐度影响显著。

整齐度是反映棉花长度均匀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棉纤维断裂比强度是表示纤维抵抗拉伸能力的指标之一,反映了棉纤维的成纱性能。

2个指标数值均为越大越好。

本研究条件下,邯棉646在种植密度为39000株/hm 2时,棉纤维断裂比强度和整齐度均为最大值,棉纤维品质最好;在种植
密度为46500株/hm 2时,纤维品质次之。

从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2个方面综合考虑,种植密度为39000株/hm 2和46500株/hm 2时,邯棉646不仅产量较高,而且纤维品质也较好,是邯棉646实现棉花产量与纤维品质最佳结合的种植密度。

但考虑到种子投入成本,认为邯棉646的最佳种植密度为
39000株/hm 2,该种植密度下成本较小,且棉花纤维品质最好、产量较高,可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院
[1]杨保新,李保军,刘淑红,梁丽鹏,赵 力.转基因杂交抗虫棉邯棉646的选育[J].河北农业科学,2010,
14(4):79-80.
[2]孟建朝,葛朝红.河北省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3):6-7.[3]张香云,李俊兰.河北棉花育种现状及对策[J].河北
农业科学,2003,7(增刊):111-114.
[4]路正营,李世云,韩永亮,杨玉枫,崔红印.种植密度
对晚春播早熟棉生育动态和产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3,17(1):16-18.
[5]李红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杂交棉育种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3,17(4):71-73.[6]翟雷霞.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邯杂154主要性状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05,9(1):35-37.[7]莫惠栋.农业试验统计:第二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51-159.
[8]马玉华.田间试验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
[9]谭荣波.SPSS 统计分析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10.
[10]唐启义,冯光明.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 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1]罗巨海,张 勇,青 霞,何海芬.种植密度对棉花生
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
27(S1):58-61.
[12]宁新柱,林 海,宿俊吉,李吉莲,刘 萍,邓福军,
段理慧,安 刚.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
[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878-8880.·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