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课时检测含解析新版沪科版202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
测试时间:15 分钟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小明自制的仪器,其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F3,则三个力
的大小关系是( )
A.F1 最大
B.F2 最大
C.F3 最大
D.三者一样大
3.对于使用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省
力,但必须改变力的方向 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
方向 C.可以省力,同时又可以省距离 D.可以省力,同时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同时省距离二、填空题
4.(2018 江苏苏州中考)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上表面固定一轻滑轮(不计滑轮摩擦),轻绳绕过滑轮后,一端固定在右侧墙上,另一端始终用大小为F1 的力竖直向上拉,木块向右匀速运动。

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若将绳端拉力方向改为水平
向右,木块仍能匀速运动,这时拉力大小为F2,则F21
2F1(选填“=”、“>”或“<”)。

5.(2017 安徽合肥庐江期末)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100 N 的重物,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是24 N,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水平拉力F 为N。

若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 m/s,则物体移动速度为m/s。

6.(2017 安徽合肥庐江期末)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200 N 的物体,若定滑轮、动滑轮重力都是10 N,绳重和摩擦都不计,则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 N。

若绳子能承受最大拉力为250 N,绳重和摩擦都不计,则能提起物体的最大重力是 N。

三、作图题
7.(2017 北京昌平临川学校期末)若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重物A,请你用线代替绳子组装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答案A 提升物体时,乙、丙、丁三个滑轮的轴固定不动,是定滑轮;甲滑轮和物体一起移动,是动滑轮。

故选A。

2.答案 D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所以F1=F2=F3=G,所以这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故选D。

2 2 2
1 动
3.答案 D 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是必须改变力的方向,A 、B 错误;滑 轮组可以省力,但不能同时省距离,C 错误;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 力的同时省距离,D 正确。

故选 D 。

二、填空题
4.答案 F 1 >
解析 将木块和滑轮看做一个整体,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绳的拉力和向左的滑动 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绳的拉力大小为 F 1,故摩擦力 f =F 1。

若将绳端水平向右拉动, 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仍然受平衡力作用,设此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f ',整
体受到向右的拉力为 2F ,则 2F =f',得 F =1f'。

当用大小为 F 的力竖直向上拉时,木块对水 2
平面的压力小于木块的重力,当绳端拉力改为水平向右时,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木块的
1
1
1
重力,则 f'>f,F 2= f'> f= F 1。

2
2
2
5.答案 8 0.2
解析 由图可知,n=3,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则水平拉力 F=1f=1
×24 N=8 N ;由
� 3
1
1
v 绳=nv 物可得,物体移动的速度:v 物= v 绳= ×0.6 m/s=0.2 m/s 。


3
6.答案 105 490
解析 由图可知,n=2,绳重和摩擦都不计,则作用在绳端的拉力 F=1(G+G �
)=1
×(200 N+10 2
N)=105 N;绳子能承受最大拉力为 250 N,绳重和摩擦都不计,则能提起物体的最大重力: G 大
=nF 大-G 动=2×250 N -10 N =490 N 。

三、作图题
7.答案 方法一:如图所示
方法二:如图所示
解析图中滑轮组有两种绕绳方法,一种是由两根绳子承担物重,一种是由三根绳子承担物重。

方法一:要想最省力,应选用三根绳子承担物重的绕法,即从动滑轮开始缠绕。


法二:用两根绳子承担物重,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向下,所以绳子由定滑轮绕起。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
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

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

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

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高考前两个半月,我用这个办法梳理了一下所有课程,最后起到了匪夷所思的效果,令我在短短两个半月,从全班第19名升到了全班第一名。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我基本已完全掌握。

3、再次,适当思考一下考试后的事。

如觉得未来不可预测,我们必会焦虑。

那么,对未来做好预测,这种焦虑就会锐减。

这时要明白一点:考试是很重要,但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瞬间,所谓胜败也只是这一瞬间的胜败,它的确会带给我们很多,但它远不能决定我们一生的成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