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诫子》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音:
沐 mù 哺
b畏ǔ
睿wēi
桀 ruì 欤
jié
yú
据书下注解试着翻译全文
(ZHOU)成王将鲁地封给(ZHOU)公之子伯禽, (ZHOU)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 有了国土 就怠慢,轻视人才,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 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三次停下来, 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来,惟恐因怠慢 而失去人才, 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 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谦卑来保有显赫的官 职,就能得到高贵;用警备之心来统御众多的人口、庞大的军队就 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 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是天子,之所以拥 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 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桀纣就是这样的 下场, 你 能不谦虚谨慎吗
运用正反论证的方法,增强了说服力,
得出了什么结论
末句可不慎欤起到了总结问题的 作用,并以反问呼应首句,增强肯定的 语气,
(ZHOU)公从哪六个方面阐述谦德的 具体内容及意义 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其一,守之以恭就会得到荣耀; 其二,守以俭就会安定; 其三,守以卑就是高贵; 其四,守以畏就意味着胜利; 其五,守之以愚就是明智; 其六,守之以浅是一种聪明,
作者:
韩婴,约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30年,西汉 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燕 治今北京 人西 汉文、景、武三帝时为官,文帝时任博士,景 帝时官至常山太傅,后人又称他韩太傅,韩婴 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学者,他讲学授徒写成很多 著作,其中有韩故、韩诗内传、韩诗外传、韩 说等,韩婴讲授、注释内经有许多独到之处, 世称"韩诗",与辕固生的"齐诗"、申培的"鲁 诗"并称"三家诗",韩婴还对易经很有研究,做 过很多注释,著有(ZHOU)易传韩氏三篇,但 未能流传于世,
熟读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思考:首句的作用是 什么
成王封伯禽于鲁,交代(ZHOU)公 诫子的背景,突出诫子的必要性、重要性,
在(ZHOU)公大段诫子的话中,论点是 什么
往矣,子无以鲁骄士是(ZHOU) 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这段话的论点, 即告诫儿子不要怠慢、轻视人才,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 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是 正面阐述:首先用实例说明,(ZHOU)公以自己辅政握发 吐哺的切身体会诫子; 事例论证 2、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 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 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 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ZHOU)公以圣 言相劝,介绍自己所听到的圣言,即遵循的六种谦德, 道理论 证 3、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是反面论说,
曹操短歌行中有(ZHOU)公吐哺,天 下归心的诗句,白与荆州书中也有岂不以有 (ZHOU)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 奔走而归之的句子,关于(ZHOU)公的这 个故事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ZHOU)公诫 子
本文节选自韩诗外传,题目是编者 加的,本文是(ZHOU)公教育儿子伯 禽的一段内容,诫,告诫,警告劝诫之意,了谦德,又气势充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谦虚谨慎
(ZHOU)
小结:
成王封伯禽于鲁
背景
无以鲁国骄士
中心句
(ZHOU)公执政握 发吐哺 圣言相告,六种谦德
事实例证 正
道理为证
桀、纣不谦失天下
反面论证
反
可不慎欤
反问结束,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