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国际关系有时候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
“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如右图),
有段时间曾在中国广为流行。
这个时候最有可能是
A.20世纪20年代初,因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B.20世纪40年代初,因为苏联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C.20世纪50年代,因为中国全面采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
D.20世纪90年代,因为冷战结束后中俄友好关系加强
2、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过年礼物,教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3、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有利于世界和平
B.是新中国首次系统阐述自己的外交政策
C.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
D.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而作出的中国贡献
4、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它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意见的一致
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基础上求得一致利益
5、为解决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国政府第一次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6、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划时代的胜利。
主要表现在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B.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
C.美、日等国保留台湾席位提案被搁置
D.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否决
7、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下列三位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应是
A.一个中国 B.三个世界
C.一国两制 D.四项原则
8、在谈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时,毛泽东曾风趣的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
”这句话最能说明
A.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B.大多数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美国排斥中国的破产
D.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9、有人说历史上的中日关系是“两千年的友好,一百年的仇恨”。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敌对态势结束的标志是
A.中美关系的改善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10、1999年,中美关系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使馆而处于低点。
1999年11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
200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
两国关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波折,是因为
A.中美两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不同利益
B.中美两国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既互相斗争又需要互相合作
C.美国承认轰炸中国大使馆是错误的,中国接受了美国的道歉
D.中美两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合作,这从根本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11、建国后,中、苏、美三国关系的发展演变,说明不了
A.在国家关系中,国家利益是最高原则
B.弱国无外交
C.在国际关系中,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别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D.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家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12、在对世界局势的分析上,新时期的一个重要突破是
A.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B.提出“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估计
C.提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认定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战争与和平”
13、当前,我国政府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战略意图是
A.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B.争取经济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C.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14、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
A.与大国的合作 B.独立发挥作用
C.以地区性组织为主 D.联合国
15、下图反映中国的哪方面的外交活动
在东帝汶维和的中国警察
A.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B.大力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16、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的主要特点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为建立新秩序而斗争
D.促进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团结和合作
17、下列关于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有
①实行不结盟政策②重视第三世界
③坚持对外开放④继续加强睦邻友好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18、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的外交任务是
①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②专注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③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第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对这一立场没有提出异议。
——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的合法政府。
……(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材料三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
——1982年8月《中美联合公报》材料四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
……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和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协会……运输和进行。
——1979年4月卡特签署的《与台湾关系法》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二,第二个公报比第一个公报的内容上有何重要发展?两个公报的意义何在?
⑵据材料一、二、三,美国两届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否一致?
⑶据材料三,说明这三个公报对发展中美两国关系的作用。
⑷我们为什么坚决反对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该法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20、1949年以来,新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依据国际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开展积极灵活的外交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建国之处,针对两大阵营的尖锐对峙,中国为了打破
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采取了什么
样的外交策略?右图反映了在上述外策略知道下中国取得的
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什么?
(2)右图中和周恩来握手的美国总统是谁?两人握手反映了中美关系
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3)1972年,在周恩来的邀请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中日两国结束长期敌对关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和平、友好、合作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日本制造了哪些不利于中日友好的事端?倘若你是中国外交部助理,针对目前中日关系的状况,向外交部长进言,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4)右图表明一个互信互利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诞生了,中国
创立并积极参加该组织的活动。
请问该组织的名称是什么?在新
中国外交史上地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