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赏赍伶牙利齿体己(tī)不法勾当(gòu)
B . 气概故技重演帩头(qiào)牙牙学语(yá)
C . 嘻笑坐镇指挥草茎(jīng)飞扬跋扈(fù)
D . 急不可耐萎糜不振神祇(dí)贮存(zhù)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伴随着一辆辆轿车驶进寻常百姓家,一家家汽车装璜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为此,我省国税部门正强化税收监管,努力使该行业成为一个新的税收增长点。
B . 评论要有大的关怀,有全局的、大局的国家利益观照。
假如我们的报道起于愤青而止于愤青,都是些鸡零狗碎、耸人听闻的炒作,那就没有上升的空间了。
C . 当今世界,金融危机依然波诡云谲,大国博弈不断走向纵深,处于快速上升期和深刻转型期的中国,面临挈机和挑战,有木秀于林的骄傲,也有不进则退的忧患。
D . 为了试一试唐寅的才华,大伙让他当场写一首诗,他思索了一会,然后大笔一挥,洋洋洒洒蜚然成章,果然名不虚传!
3. (2分)(2016·云南模拟)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真正意义上的咏竹文学的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其时,最具有代表性的咏竹文学当属南齐谢眺的《秋竹曲》。
在《秋竹曲》的后段中有云:“欲求枣下吹,别有江南枝,但能凌白雪,贞心荫曲池。
”诗中明里歌颂竹在严寒大雪中挺立不屈、忠贞不挠的品行,暗里表达了诗人忠直刚正、不屈不挠的情操。
A . 我们称这一时期为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
B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
C . 这一时期被称为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
D . 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就在这一时期
4.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白云湖是目前广州最大的人工湖,位于白云区黄金围、环滘村的北侧,三面环山。
景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游人熙熙攘攘,兴致勃勃。
停车场里停满了来自各地的车辆,湖面上更是车水马龙,游船如织。
景区环湖绿道长约15公里,沿途姹紫嫣红。
一路上,记者不时见到游人一大家子结伴而行,年轻朋友则三五成群,欢声笑语,漫步前行。
A . 湖光山色
B . 车水马龙
C . 姹紫嫣红
D . 三五成群
5. (2分) (2017高三下·武昌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从长远来看,任何一个足球强国,不管大小贫富,都要有一定数量的足球人口和青少年后备力量,这是成为我国足改方案特别强调校园足球重要性的原因。
B . “人肉搜索”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网络行为,而是会给某些当事人带来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这与传统的暴力事件性质接近,自然就进入了法律监管的范围。
C . 近日热播的国产记录片《第三极》,完全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融合了许多生动故事和人生感悟,让观众对世界的第三极有一个充分的感性的认识。
D . 人们好似才从那种微妙的情绪中走了出来,无论是在场内还是在场外,普鲁申科总能牵涉观者的全不情感,这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后天不断锤炼的结果。
6. (2分)下列关于“诗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现代人的文学常识中,“诗词”作为一个语词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这一观念至迟在宋代就已经产生了。
B . 诗是商周时代就已产生的文学样式,词是起源于唐、五代而全盛于宋代的文学样式,我们常把它们合称为“诗词”。
C . 虽然诗和词都采用了韵文的形式,但起初“诗词”这两个字很少连用,即使连用,也是用来指“诗的文词”。
D . 从字形演变的角度看,“诗词”本来等同于“诗辞”;由于宋代出现了新的文学样式,这两个词语就不再等同了。
7. (2分)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项是()
我曾多次来过西安,也曾多次感觉到过,而且说出来过:西安是一块宝地。
在这里,中国古代文化仿佛阳光空气一般,弥漫城中。
唐代著名诗人的那些名篇名句,很多都与西安有牵连。
谁看到灞桥、渭水等等的名字不会立即神往盛唐呢?谁走过丈八沟、乐游原这样的地方不会立即想到杜甫、李商隐的名篇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这里到处都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是—个诗和梦的世界。
B . 这里是一个梦和诗的世界: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
C . 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D . 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
8.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 渺渺兮予怀(心中的情思)不绝如缕(细布、细纱)
B .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顺流而下)阿母大悲摧(伤心)
C . 正襟危坐(形容词作动词,整理)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D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名词,一种乐器)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9.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是寡人之过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 . 敢以烦执事阙秦以利晋
C . 以其无礼于晋吾其还也
D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0. (2分) (2019高一上·深圳期中) 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 .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 .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1. (2分)下列句子与例句划线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洁其身
A . 足食,足兵
B . 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C .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D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12. (2分) (2015高二上·连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访风景于崇阿
A . 遂见用于小邑
B . 农人告余以春及
C .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13. (18分) (2016高一上·鄂尔多斯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完美计划
姜钦峰
①他站在门外,深呼吸,然后敲门。
这是一栋老式居民楼的顶层,夏日宁静的午后,敲门声显得格外清脆。
防盗门打开,探出一个小脑袋,是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
②“您好,请问是你们家打电话要修洗衣机吗?”他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夹杂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脸上带着职业的微笑,显得彬彬有礼。
小女孩扑闪着大眼睛,打量眼前的陌生人,小平头,浅蓝色马甲,胸前印着“专业维修”四个字,右手提着黑色的工具箱,看上去训练有素。
她疑惑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得问我的爸爸妈妈才行。
”
③“请问你家还有大人在家吗?”他脸带微笑,语气更加柔和了。
④“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6点钟下班,要不你明天再来吧?”小女孩如实回答,口齿伶俐,条理清晰。
⑤“哎呀,真是不凑巧。
”他喃喃自语,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顺手把工具箱放在地上,右手插进了裤兜,开始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处理。
⑥“呀!叔叔,你手上在流血!”小女孩忽然尖叫一声,把他吓了一大跳,刚插进裤兜的右手像触电般猛地弹了回来。
他下意识地伸出右手,仔细看了看,没事,再看左手,果然手背上有一块殷红的血迹。
肯定是刚才上楼时太匆忙,不小心在扶梯上擦破了,自己居然浑然不知。
“真该死!”他在心里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
“叔叔,你一定很疼吧,我家里有创可贴。
”小女孩说完,不等他有所回应,就转身跑回了房间。
他站在门外,不知道该不该进屋,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
⑦小女孩从房间里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张创可贴,还有一根蘸了紫药水的棉签。
他接过棉签,低头仔细擦拭手上的伤口,觉得很凉爽。
“咱们不认识,你为什么要帮助我?”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好笑,干吗跟一个孩子说这些。
小女孩骄傲地笑了,嘴角上扬,露出一对甜甜的小酒窝,“妈妈告诉我,每个人都应该互相帮助,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
”说话间,伤口已经处理完毕,他看了看手背上的创可贴,很舒服。
⑧他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脸蛋,“小朋友,你真乖!叔叔明天再来。
”说完,他拎起工具箱,转身下楼。
刚走出几步,马上又折了回来,“小朋友,以后你一个人在家时,千万不能给陌生人开门,记住了吗?”
⑨交代清楚,他心里卸下一块石头,步履轻松地下楼。
走到一个垃圾筒旁,他忽然收住脚步,看看四处无人,迅速脱下浅蓝色马甲,又从右边裤兜掏出一把尖刀,塞进垃圾筒。
⑩他是个心狠手辣的流窜犯,精心选择顶层住户作为目标。
为了实施今天的计划,他在院内连续蹲守了两天,摸清了小女孩父母的作息时间,然后伺机动手。
一旦作案成功,对凡是看清他相貌的人,绝不留活口。
即使小女孩不开门,那普通的防盗门也挡不住他。
⑪这是个完美的计划,简直无懈可击,没想到最后还是落空了。
两手空空,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他有点沮丧。
天色渐晚,他必须找个安全的地方过夜,经验告诉他,住旅馆危险。
抬腕看表,忽然看到手背上的创可贴,他乐了,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⑫半年后,他落网了,主动交代了这个失败的计划。
警察觉得意外,如此穷凶极恶的人,怎么可能自动放弃?他说:“我在外逃了三年,捡过垃圾,睡过桥洞,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一句关心的话。
”警察沉默了。
“知道吗?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
”他用手指了指心窝。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 . 其实小女孩知道这个电器维修工是冒牌的,但故意不漏声色,给他一个自省改过的机会。
B . 小说两次写歹徒的微笑,“微笑”是一种伪装,为下文他的转变作铺垫。
C . 小说通过心理描写,把小女孩和罪犯两人的内心的挣扎和变化细致入微表现出来。
D . 第⑤段中“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意思是尽管计划虽未实现,罪犯却收获了别人对他的关心和帮助。
E . 这篇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创可贴”无疑成了贯穿故事始终的线索。
(2)
小说标题为“完美计划”,“完美”在文中有什么样的含义?请作简要分析。
(3)
第⑥自然段中,他“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他为什么会“忽然觉得有点疼”?请简要分析。
(4)
小说结尾处“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有引人深思之效,请从意蕴和艺术手法的层面进行探究。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4. (11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
”楚王说而许之。
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
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
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
两国之兵必俱至。
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
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
”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
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
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
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
”使者怒,还报楚王。
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
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
秦亦发兵使庶长魏章击之。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
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
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惧诸侯,安居而熄天下”。
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
(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
(1)对下列各句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诚:的确
B . 君臣皆贺,陈轸独吊吊:悼念死者
C . 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绝:穷尽
D . 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来:使……到来,招致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
A . 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B . 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
C . 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
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D .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B . 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 . 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
D . 孟子认为张仪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
15. (5分) (2019高二下·永川期中) 默写填空
(1)高峰入云,________。
________,五色交辉。
(2)青林翠竹,________。
晓雾将歇,________;
(3)夕日欲颓,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
16. (9分) (2019高三上·海淀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王赞①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②。
昔往鸧鹒③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师涓④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注释】①王赞,西晋文人。
②商、参:二十八宿之中的二个,永不同时出现于天空中。
③鸧鹒:又作仓庚,指黄莺。
④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归”意绪。
B . 三至六句自述战事不断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C . 第十句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
D . 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
(2)下列诗句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曹丕《杂诗》)
B .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曹植《杂诗》)
C .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阮籍《咏怀》)
D .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古诗十九首》)
(3)本诗“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两句可追溯到《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二者又有所区别。
请结合诗句,比较它们在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
参考资料:
诗经原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节选自《诗经·小雅·采薇》
参考译文: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
如今返乡解甲归,雨雪飘飘飞满野。
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
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6分)
17. (6分) (2019高二上·揭阳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
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
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________,靠的就是自主创新。
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________,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________,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________,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
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
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讳言舍本逐末
B . 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讳言舍近求远
C . 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置疑舍近求远
D . 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置疑舍本逐末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 .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 .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 . 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B .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C .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D .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8. (5分) (2019高二上·铅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31个省份273个村庄3829家农户家庭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农村人情消费支出近年来剧增,多数农户的单次人情支出金额在300元以上,2016年年平均人情支出为5297.47元。
农村地区铺张浪费、炫耀攀比等人情消费现象屡见不鲜,农民仍面临着种类繁多的人情消费,陷入“人情怪圈”。
一位农民感慨地说:“现在人情消费特别高,要是一年没挣到什么钱,都不敢回老家。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春节是亲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日子。
然而,不少人不敢回家过年,原因不是没时间、购票难等等,而是农村名目繁多的人情消费让他们心里发怵。
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和看法呢?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和态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答案:略
3-1、答案:略
4-1、
5-1、答案:略
6-1、答案:略
7-1、答案:略
8-1、答案:略
9-1、答案:略
10-1、
11-1、答案:略
12-1、答案: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13-1、答案:略
13-2、答案:略
13-3、答案:略
13-4、答案:略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4-1、答案:略
14-2、答案:略
14-3、答案:略
14-4、答案:略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
15-1、答案:略
15-2、答案:略
15-3、答案:略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 16-1、答案:略
16-2、答案:略
16-3、答案:略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6分) 17-1、答案:略
17-2、答案:略
17-3、答案:略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