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治疗
使用生物农药
在发病初期,使用2%的春雷霉素水剂500 倍液,或1%的申嗪霉素悬浮剂1000倍液等 生物农药喷洒防治。
增加生物菌肥
在芹菜移栽前,每亩撒施2公斤的哈茨木霉 菌颗粒剂,或使用含有木霉菌的生物有机肥 作基肥,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
农业防治措施
合理轮作
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以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浇水控制
适当控制浇水次数和水量,避免土壤过湿。
及时采收
在芹菜成熟时及时采收,避免病菌侵染。
Hale Waihona Puke 某地区开展芹菜菌核病防治示范区建设
建立示范区
在某地区选取适宜的地点建立芹菜菌 核病防治示范区。
技术培训
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提高防治芹 菜菌核病的意识和技能。
监测预警
定期监测示范区的气候、土壤和病情 变化,及时预警和指导防治工作。
统一防治标准
在村里成立防治领导小组 ,统一制定并执行防治标 准,提高防治效果。
提高农民防治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 多种渠道,向农民宣传菌 核病的危害及防治知识。
现场指导
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 头,现场指导农民如何识 别菌核病、如何采取防治 措施等。
提高农民积极性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菌核病 防治工作,对积极配合的 农民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 贴。
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发病规律 • 预防措施 • 治疗方法 • 防治建议 • 案例分析
01
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芹菜菌核病是一种由核盘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也称芹菜菌 核病。
症状
芹菜菌核病主要侵染芹菜的茎基部和叶片,受害部位初期呈 水渍状,逐渐形成灰白色或灰褐色的病斑,后期病斑上长出 黑色菌核。菌核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严重时会导致芹菜 全株死亡。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和水分过多。及时 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05
防治建议
制定综合防治计划
01
02
03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计划应以预防为 主,包括合理轮作、科学 施肥、及时清理病残体等 措施。
制定年度计划
根据往年菌核病发生情况 ,制定年度防治计划,明 确防治目标、措施和预算 等。
病原与传播途径
病原
核盘菌是芹菜菌核病的病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
传播途径
病原菌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在种子内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春 季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通过气流、雨水或农事操作 传播。
危害与损失
危害
芹菜菌核病是一种严重的蔬菜病害,可造成芹菜减产、品质下降,甚至全株死亡 ,对芹菜的生产和农民收入造成严重影响。
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
培训技术人员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菌核病 防治培训,提高他们对菌核病
的诊断和防治能力。
推广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菌核病防治 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
开展交流与合作
与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专业机构开展 交流与合作,分享防治经验和资源 ,共同研究解决菌核病防治难题。
06
案例分析
某地区芹菜菌核病综合防治方案
损失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病原菌的抗药性逐年增强,常规的防治方法效果逐渐降低, 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芹菜菌核病的发生 和蔓延。
02
发病规律
气候与土壤因素
气候因素
低温高湿环境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和流行。特别是在春季降雨较多,湿度大,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容易引发菌核 病。
土壤因素
VS
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其他病虫害,如软腐病、黑腐病 等,以减轻菌核病的发生。同时,可采用 药剂防治,如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 喷雾防治。
03
预防措施
选种抗病品种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如绿叶、绿 杆等。
选择无病种苗或进行种苗消毒处理。
种子处理与土壤消毒
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 种或用温汤浸种等方法。
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的地块易发生菌核病。
作物轮作与品种抗性
作物轮作
实行与非伞形科蔬菜轮作,如菠菜、豆类等,以减少菌核病的来源。
品种抗性
选用对菌核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并定期进行品种轮换,以减少抗性下降。
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用量 ,增施磷、钾肥;清除田间病残体,减 少病源。
农业防治
推行轮作制度,减少病原菌在土 壤中的积累,及时清理病残体,
减少田间菌源。
生物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利用拮抗微生物 和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杀菌剂,如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某农户芹菜菌核病的田间管理实践
合理密植
保持适宜的种植密度,增强田间的通透性。
科学施肥
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避免偏施氮肥。
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如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 行土壤消毒。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保持通风 透光。
及时清除病叶、病株 ,并带出田外销毁。
控制浇水,避免田间 湿度过大。
04
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
要点一
种子消毒
用50%的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 的0.4%。
要点二
喷洒药剂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的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 液,或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的 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的乙烯菌核利可湿 性粉剂1000倍液,或35%的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 液等。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推广经验
总结示范区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 地区,促进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