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精品教学课件第5单元《蝉》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根据作者的描述,找一找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 活动情况及其所经历的时间,画一张示意图。
蝉的生命历程
成虫 产卵
蝉卵 孵化
幼虫 立刻 幼虫
挂树
落地
幼虫爬 四年后 幼虫钻 几分钟后 寻觅藏
出地面
地下
身处
寻找蜕 皮地点
爬上树 枝等处

蜕皮 3


成虫交配、 五个星期 成虫离 小
产卵后死亡
枝飞去 时
1.第2、3段作者在介绍蝉的地穴时,用到了哪 些说明方法?
一 个 月 阳 光 下 的 歌 唱
本文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使用多种说明 方法和修辞手法,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生动详 细的介绍,使读者了解了蝉的生长过程,表达了作 者对蝉的喜爱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表现 了作者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
第一部分
蝉的地穴
1.读课文第一部分“蝉的地穴”,划分层次。
第一层(1):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 环境”,并介绍观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 蝉的情况。
第二层(2—7):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详细地介 绍了蝉建造地穴的过程。
第三层(8—11):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
2.蝉的地穴是什么样子的?作者在描写时采用的是什么顺序?
2.蝉产卵的情况如何?读12、13两段,找一找蝉 产卵的地点、方式和产卵数量。
地点:干的细刺成一 排小孔,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
数量: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总数约为三 四百个。
3.蝉的敌人是什么?蝉是用什么办法来拯救自己 的家族的?
文章介绍,蝉的敌人是蚋。
蝉有个“本能”:它只会产卵却不懂得保护 这些卵。蝉拯救自己家族的方式就是要产大量的 卵,这样在遭到破坏时才可能有幸存者,它产这 么多卵,是为了防御这种特别的危险。


xiān
zhòu
轧扁 鳍 纤维 折皱
zao xuān xiāo bó
跳蚤 喧嚣 钹
速读课文,概括两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说一 说各自重点介绍了什么。
蝉的地穴: 蝉的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着重写蝉建造地穴和出洞脱壳。
蝉的卵: 蝉的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着重写蝉产卵的危险和孵化后的脱皮和隐藏。
①孔口与地面相平,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 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位置:阳光暴晒的道路上。
②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 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作者采用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来描写蝉的地穴。
3.阅读蝉的幼虫蜕皮这一部分,说一说这里是按照什 么顺序来写蝉出洞后蜕皮的过程的?
8—11段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照事 物的发展顺序来说明的。
先写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活动的情形, 再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最后介绍刚脱壳的 蝉的情形。
4.根据作者的描述,梳理蝉蜕皮的顺序?
背→ 头→ 吸管和前腿
↓ 尾部← 后腿与翅膀
蝉体的颜色变化
第二部分
蝉的卵
1.读课文第二部分“蝉的卵”,划分层次。
第一层(12—13):介绍蝉产卵的地方、方 式和数量等。 第二层(14—17):写蝉卵遇到的危险。 第三层(18—24):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 的活动。 第四层(25—26):概写蝉的生命历程。
21 蝉
法布尔
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蝉的特点, 把握蝉的习性。
2.学习本文拟人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 性兼顾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悟文中蕴含的科学 精神,激发读者探索科学的兴趣。
作者 法布尔 国籍
法国
生卒年
1823—1915
代表作品
《昆虫记》 《自然科学编年史》
身份评价
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蝉比作 “矿工”“铁路工程师”,并将蝉与其进行比较,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蝉做隧道时墙壁不会塌的原因, 易于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蝉的聪明,表达了作者 对它的喜爱与赞美。
3.第6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拟人。作者运用“估量”“小心谨慎” “溜”“击碎”等人格化的词语,写出了蝉 遇到坏天气时的心理及其行动的敏捷,说明 了蝉的聪明,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昆虫类科学家 “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文,是一种用 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 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科学小 品文的特点是: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 语言生动准确。
qiāng
màn xià
ruì
金蜣 涂墁 罅隙 蚋
第2段中用到了打比方。将蝉的穴比作储藏室,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的地穴坚固的特点,引出下文关于蝉 造穴的详细说明。
第3段用到了作比较。将蝉建造洞穴的工作方法与 其他掘地昆虫的工作方法作比较,体现出作者对各种昆 虫的习性了如指掌,让读者对蝉建造洞穴的工作方法有 了更清晰的了解。
2.第4段中,作者在介绍蝉在隧道时,用到了哪 些说明方法?找到并说明其作用。
①幼虫建筑地穴,比成虫产卵要生动、丰富、有趣得多, 以此开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跟随作者去 进一步探究蝉的世界的奥妙;
②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
③突出蝉“四年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 一重要特点(蝉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的活动)。
蝉的地穴 幼虫 蝉
蝉的卵 产卵
成虫 幼虫
四 年 黑 暗 中 的 苦 工
4.“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 是蝉的生活”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在结构上,这句话结束了蝉从卵到幼虫的成 长过程的说明,收束全文。在内容上,这句话在 概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漫长而苦 难的生长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
1.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 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因为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选择枯枝产卵, 防御危险;艰难地走出壳外、蜕皮;落到地上,面对重 重危险;寻觅藏身的地方,避免死亡;钻进地里,四年 的黑暗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月的阳光生活。作 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尊重 和对世间万物的关爱。
2.作者不按蝉的生长过程先写蝉的卵,而是首先写蝉 的地穴,从蝉的幼虫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