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灯笼同步练习(I)卷(精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灯笼同步练习(I)卷(精编)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2019·柳江模拟) 下面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①什么是他的不变的东西呢?战斗精神和悲天________人的情操。
②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颠沛________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的新生活。
③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________逗。
④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________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
A . 闵pèi tiāo矜
B . 悯fèi tiāo今
C . 悯pèi tiǎo矜
D . 闵fèi tiǎo今
2.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惟妙惟肖(xiào相似)无边无垠(yín痕迹)
B . 不毛之地(máo草木)触目伤怀(huái心怀)
C . 拈轻怕重(zhān捏)倾家荡产(qīng用尽)
D . 挑拨离间(jiàn挑拨使人不和)奋发图强(fèn振作)
3. (2分) (2018七下·岳池期中)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 .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C . 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处理?
D . “爱是不是太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4. (2分)将下面选项分别填入对应的位置不当的是()
《向日葵》是梵·高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作的。
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 是那样 A ,同时又是 A ,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 B ,色彩的对比也是 B 。
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
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 C ,激情
也 C ,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
是 D ,而是带有原始的 D 生命体。
A . 艳丽华美,和谐优雅
B . 粗厚有力,单纯强烈
C . 感动震颤,喷薄而出
D . 颜色植物,冲动和热情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5. (6分)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光明日报8月20日电:在当地时间20日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次捧得奥运会冠军。
拼字当头,方得万千风流。
中国女排靠着“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韧劲,奋勇出击,硬是咬下了一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
(1)请给上面新闻拟写标题。
(不超过11个字)
(2)结合上面新闻,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所写内容是赞扬为国争光的女排英雄们。
上联:铿锵玫瑰沉着应战大赛终折桂
下联: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
6. (15分)阅读丁立梅的《花盆里的花仙子》一文,完成后面的题。
①他一直不是个好学生,惹事生非,自由散漫,不学无术。
老师们看到他就摇头,同学们也不待见他。
为了让他少惹事,老师们对他说:“张星,这次考试,你可以不参加。
”“张星,星期天补课,你可以不来。
”那么,好吧,他乐得逍遥,整日里游东逛西,打发光阴。
偶尔坐在教室里,也是伏在桌上睡觉。
②新来的女老师,有双美丽的大眼睛。
女老师特别喜欢花草,自己掏钱包,买来很多的花草装点教室。
这个窗台上搁一盆九月菊,那个窗台上放一盆吊兰,教室被她装点得像个小花园。
③那天,上课铃声响过后,他才拖拖沓沓进教室,却遇见女老师一双微笑的眼。
女老师手上托一个小花盆,对他说:“张星,这盆花放在你旁边的窗台上,交给你管理,可以吗?”
④他有些意外,一时竟愣住了。
定睛看去,花盆里只一坨泥,哪里有半点花的影子。
女老师看出他的疑惑,笑吟吟说:“泥里面埋着花的根呢,只要你好好待它,它会很快长出叶来,开出花来。
”
⑤他接下花盆,心慢慢湿润了,第一次有种被人信任的感觉。
虽然表面上,他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⑥他极少再东游西荡,呆在教室里的时间,越来越长。
他不再伏在桌上睡觉,他给那盆花松土,浇水。
他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那只小花盆,心里开始充满期待。
⑦春寒料峭的日子,那盆土里,竟冒出了嫩黄的芽。
芽最初只有指甲大小,像羞怯的小虫子,探头探脑地探出泥土来。
他忍不住一声惊叫:“啊,出芽了!”心里的欣喜,排山倒海。
同学们簇拥过来,围在他的座位旁,和他一起观看花长芽。
弱小的生命,在他们的守望中,渐渐蓬勃起来。
三月的时候,葱绿的枝叶间,开出了桃红的花,一朵,再一朵。
居然是一盆漂亮的风信子。
⑧他激动地拉来女老师。
女老师低头嗅花,突然微笑地问他:“张星,你知道风信子的花语是什么吗?”他茫然地摇摇头。
女老师说:“风信子的花语是,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盛人生。
”他没有吱声,若有所思地打量着那盆花。
桃红的花朵,像燃烧着的小灯笼,把他黯淡的人生,照得色彩明艳。
⑨他开始摊开课本,认真学习。
本不是个笨孩子,成绩很快上去了。
老师们都有些惊讶,说:“张星啊,没看出你这小子还有两下子呀。
”他羞涩地笑。
坚硬的心,像窗台上的那盆风信子,慢慢地盛开了。
有些疼痛,有些欢
喜。
做人的感觉,原来是这么的好。
⑩后来,他毕业了。
由于基础太差,他没能考上大学。
但他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支点,租了一块地,专门种花草。
经年之后,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匠,培育出许多品质优良的花卉,其中,有各种各样的风信子。
(1)请从“张星”的角度,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面两小题。
①第⑦段中,“芽最初只有指甲大小,像羞怯的小虫子,探头探脑地探出泥土来。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
②第⑨段中,“有些疼痛,有些欢喜。
做人的感觉,原来是这么的好。
”请体会“有些疼痛“和有些欢喜”的原因。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女教师的人物形象(不少于两点)。
7. (17分) (2020七上·青岛期中)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
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写景散文,经过学习,小明同学想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阅读写景散文的基本方法,自读了《黄山冬韵》一文。
黄山冬韵
①古诗有云:“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冬景更佳。
”一句话道出了黄山冬季的韵味。
②冬雪也许是上天赏给黄山最大的恩赐了,随着冬季的来临,雪景成为吸引众人的最具魅力的景色之一。
经历过春夏秋三季漫长的等待,经历过呼啸北风的磨炼,经历过万千期待的心情,才有了这缤纷冬雪的沉淀。
③黄山的雪经常在夜里悄悄降临,那精灵般的雪花安静地飘落,似乎可以听见簌簌落下的声音,犹如上天的礼物洒落山颠。
远处的山峰、常青的松树、曲折的山道上,到处都成了白色的世界。
最美的是雪后天晴,一轮暖阳照耀山巅,晶莹剔透的雪花反衬着灼灼的阳光,而那空旷的天际展现出一片苍茫茫的蔚蓝,映村着洁白的雪景,显得愈加彻底与纯粹。
当云雾从山涧下升起时,氤氲了整个山谷,恰似给众山笼上了一层洁白的轻纱,纱随风舞动,心随景跳动,一步一景,一景一画,宛若梦境游。
原本青翠的松树上挂满了白色的冰凌般的雪花,结成了剔透的冰晶,在阳光下透着七彩的光,装点出了一片玉树琼枝的奇观。
那深藏在雪花之中的艳红色野果,红色的果实与洁白的雪交相辉映,更是透出一片勃勃的生机。
在那蕴藏下,是下一个春季即将到来的讯息。
④灵动纷飞的雪,飒爽晶莹的冰,壮美惊叹的日出,大气磅礴的云海,冬日的黄山有太多让人称赞和陶醉的所在。
如果你来过黄山很多次,却没有观赏过黄山的冬雪,那么你只窥得了黄山的半面容颜,如果你看过黄山的冬雪,却没有领略过一场雪后的日出,分享那轮红日从山后喷薄而出的场景,那么你的此行或许是有些许的遗憾。
如果你恰好也看到了日出,却没有欣赏过一场大气磅礴的云海,在山峰间汹涌澎湃,似乎要涌到你的脚下,那么你的此行也是不圆满的。
所以在冬季来黄山,抱着一颗安静等待的心,才能收获一份最美的风景。
⑤冬天的黄山,雪中泡温泉无疑是最吸引游客的了。
游客们泡在暖意融融的温泉中,可赏缥缈云海、壮美雪景和奇幻雾淞,还能体脸“雪中泡泉”的无限乐趣。
漫山的奇松在冰雪的装饰下呈现出一片“玉树银花”的雾凇奇观,其间云雾缭绕,传说中的水晶宫似乎就在眼前。
由于温泉池边古树环烧,游客还能近距离观赏“冰挂”奇景。
树枝
间的冰晶似层层银片相叠,又似串串玉珠垂挂,如梦似幻。
抬头,飘舞的雪或轻落池中,或轻拂人的肩头,冰雪的清凉和温泉的暖意构成“冰火两重天”的奇妙感觉。
⑥泡完温泉,不妨漫步桃花溪畔,也可驻足白龙桥,桥上有形似龙头的巨石,惟妙惟肖。
桥下的白龙潭则浪花飞溅,形如白龙飞舞,气势壮观。
⑦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品味黄山冬雪,感受特色徽州,黄山景区还陆续开展“观冬雪、看云海、沐温泉、品徽菜、赏徽韵”等活动,同时还有“百辆自驾车畅游黄山”、“安徽人游黄山”主题酬宾月、“迎新年、万人祈福”等系列活动。
看雪景的同时还能感受特色徽州的诸多风情。
⑧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冬季的黄山,风情万种,韵味十足,怎能不让人留恋。
(摘自《新华旅游》2014 年 1 月 8 日,有改动)
在自读过程中小明同学产生了以下几个疑问,请你帮他解决疑难:
(1)通读全文,请你说说黄山冬韵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分析文章开头的妙处。
(3)赏析第③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4)以下是小明在自读本文时,对部分内容作的批注,其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冬雪也许是上天赏给黄山最大的恩赐了”一句中,“冬雪”是名词,“大”“恩赐”是形容词,“是”“赏给”是动词。
B . 文章第二段“经历过春夏秋三季漫长的等待,经历过呼啸北风的磨炼,经历过万千期待的心情”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语势愈加强烈,强调了作者对黄山冬雪的喜爱之情。
C . 第三段描写雪后天晴的美景,主要运用由下到上的观察顺序写了雪后黄山的美丽景色。
之后又由远及近,聚焦在青松上的雪花,雪后的阳光,雪花下的红果,颜色鲜艳,洋溢着盎然生机。
D . 作者说“在冬季来黄山,抱着一颗安静等待的心,才能收获一份最美的风景”,是因为冬日的黄山有太多让人称赞和陶醉的所在,而这些不一定在同一时间观赏到,所以要抱着一颗安静等待的心,才能收获一份最美的风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答案:5-1、
答案:5-2、
考点:
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考点:
解析:
答案:7-1、答案:7-2、
答案:7-3、答案:7-4、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