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衡水市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2020·松江模拟) 与如图图像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H2O(g)的能量低于H2(g)和O2(g)的能量之和
B . 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O2(g)=H2O(g)+241.8kJ
C . 表示1molH2(g)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吸收241.8kJ热量
D . 表示2molH2(g)所具有的能量一定比2mol气态水所具有的能量多483.6kJ
2. (2分) (2019高一上·新宁月考) 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在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A . CH3Cl
B . CH2Cl2
C . CCl4
D . HCl
3. (2分)下列图像表达正确的是
A . 稀硫酸的稀释
B . 等量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
C . 氢气与氧气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D . 气态氢化物沸点
4. (2分)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是甲烷,甲烷的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结构
B . 乙是乙烯,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 . 丙是苯,苯结构比较稳定,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 . 丁是乙酸,一定条件下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5. (2分) (2016高三上·襄阳开学考) 某实验小组依据反应AsO43﹣+2H++2I﹣⇌AsO33﹣+I2+H2O设计如图1,电池,探究pH对AsO43﹣氧化性的影响,测得输出电压与pH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c点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SO43﹣+2H++2e﹣═AsO33﹣+H2O
B . b点时,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C . a点时,盐桥中K+向左移动
D . pH>0.68时,氧化性I2>AsO43﹣
6. (2分)下列试剂长期敞放空气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氯水
B . 氧化钠
C . 漂白粉
D . 氯化钙
7. (2分) (2018高二上·河北期中) 对于反应A(g)+3B(g)=4C(g)+2D(g),在相同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如下,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 v(A)=0.4 mol/(L·s)
B . v(B)=0.8 mol/(L·s)
C . v(C)=1.2 mol/(L·s)
D . v(D)=0.7 mol/(L·s)
8. (2分) (2016高二上·福州期中)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A . v(O2)=0.01 mol•L﹣1•s﹣1
B . v(NH3)=0.02mol•L﹣1•s﹣1
C . v(H2O)=0.06 mol•L﹣1•min﹣1
D . v(NO)=0.03mol•L﹣1•s﹣1
9. (2分)在1 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 △H=akJ/mol(a>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 (CO)=0.100 mol/L,则c(CO2)=0.0263 mol/L
B . 若要提高CO的转化率,则应该加入适当的过量FeO
C . 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 若生成56 g 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 kJ
10. (2分) (2016高二上·都匀开学考) 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下列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A . V(O2)=0.01mol•L﹣1•s﹣1
B . V(NO)=0.008mol L﹣1•s﹣1
C . V(H2O)=0.015mol L﹣1•s﹣1
D . V(NH3)=0.002mol L﹣1•s﹣1
11. (2分) (2020高一下·巴楚期末) 下列不是反应速率限制外因的是()
A . 温度
B . 物质的性质
C . 浓度
D . 催化剂
12. (2分) (2017高一下·湖南期中)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4mol/L、0.2mol/L、0.4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 SO2为0.8mol/L,O2为0.4 mol/L
B . SO2为0.5 mol/L
C . SO3为0.8 mol/L
D . SO2、SO3均为0.3 mol/L
13. (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 .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一定会加快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
C . 使用合理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D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14. (2分)工业制备硫酸过程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O22SO3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增大O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 . 降低体系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 . 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速率
D . 一定条件下SO2能100%转化为SO3
15. (2分)向容积为2L的密闭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 (g)⇌3C(g);经2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mol•L﹣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用物质A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
③平衡时物质A与B的转化率相等
④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0.2mol•L﹣1
⑤其它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再加入1molC气体,达到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不变.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④
16. (2分)(2020·邵阳模拟) 中国古代湿法冶铜的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下列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 铁块、10℃、1%CuSO4溶液
B . 铁块、20℃、1%CuSO4溶液
C . 铁块、40℃、2%CuSO4溶液
D . 铁粉、40℃、2%CuSO4溶液
17. (2分)可逆反应:N2(g)+3H2(g)⇌2NH3(g)的正、逆反应速度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 . 3v正(N2)=v逆(H2)
B . v正(N2)=v逆(NH3)
C . 2v正(H2)=3v正(NH3)
D . v正(N2)=3v逆(H2)
18. (2分)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 10℃ 20mL 3 mol·L﹣1的X溶液
B . 20℃ 30 mL 2 mol·L﹣1的X溶液
C . 20℃ 10 mL 4 mol·L﹣1的X溶液
D . 10℃ 10 mL 2 mol·L﹣1的X溶液
19. (2分)反应3Fe(s)+4H2O(g) Fe3O4(s)+4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 增加Fe的量
B . 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
C . 保持容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D . 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容积增大
20. (2分) (2016高二下·包头期中)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 氯气
B . 溴水
C . NaOH溶液
D . 酸性KMnO4溶液
21. (2分)将相同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A . CH3Cl
B . CH2Cl2
C . CCl4
D . HCl
22. (2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
B . 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C . 在1 L的容器中发生反应,10min内N2减少了1 mol,因此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O)=0.1 mol/(L·min)
D . 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23. (2分) (2018高一下·吉安期末)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B . 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C . Z的氢化物比H2O稳定
D . X和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24. (2分)(2017·南通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和氧气浓度无关
B . 标准状况下,2.24LCCl4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0.4×6.02×1023
C .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当电流汁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则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D . 向盛有2mL饱和H2S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1滴浓度均为0.1mol/L的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有CuS生成而无ZnS生成,则Ksp(CuS)<Ksp(ZnS)
25. (2分) (2016高一下·成都期中) 图是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2SO4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 .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流方向为b→a
B . 催化剂b表面O2发生还原反应,其附近酸性增强
C . 催化剂a表面的反应:SO2+2H2O﹣2e﹣=SO +4H+
D . 若得到的硫酸浓度仍为49%,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SO2与加入的H2O的质量比为8:15
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
26. (4分) (2016高二上·莆田期中) PCl5 的分解反应如下:PCl5(g)⇌PCl3(g)+Cl2(g)已知某温度下,在容积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0mol PCl5 ,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PCl3的浓度为0.150mol/L,(1)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2)计算该温度下PCl5的转化率.
三、综合题 (共2题;共4分)
27. (2分) (2019高一下·北京期中) 利用下列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请选择适当的材料和试剂。

(1) I.请写出你选用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写化学式:正极为________ ,电解质溶液:________ ;
(2)负极反应式: ________;
(3)溶液中向 ________ 极移动。

(4) II.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5)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

28. (2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

工业上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2(g) CH3OH(g) △H1
②CO2(g)+3H2(g) CH3OH(g)+H2O(g) △H=-58kJ/mol
③CO2(g)+H2(g) CO(g)+H2O(g) △H=+41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则x=________。

(用含表中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2)若将1molCO2和2molH2充入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两种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

测得CH3OH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曲线Ⅰ、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Ⅰ________KⅡ(填“>或“=”或“<”)
②一定温度下,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甲醇和水蒸气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c.v正(H2)=3v逆(CH3OH)
d.2个C=O断裂的同时有3个H-H形成
③若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H2的转化率为90%,则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

a.升高温度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充入He
d.按原比例再充入CO2和H2
四、实验题 (共1题;共3分)
29. (3分) (2019高一下·滦平月考) 某化学反应2A B+D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中,10~20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
(2)实验2中,c2=________,反应经20min时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

(3)设10~20min内实验3中A的反应速率为v3 ,实验中A的反应速率为v1 ,则v3________v1(填“>”“=”或“<”),且c3________1.0(填“>”“=”或“<”)。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
26-1、
26-2、
三、综合题 (共2题;共4分) 27-1、
27-2、
27-3、
27-4、
27-5、
28-1、
28-2、
四、实验题 (共1题;共3分) 29-1、
29-2、
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