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评价
梁金玲;李骏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护理服务对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

结果2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血糖水平相比干预前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改善,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84%,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1.25%,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同期定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和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期刊名称】《海军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6(037)004
【总页数】3页(P359-361)
【关键词】2型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实施路径;效果
【作者】梁金玲;李骏
【作者单位】528500 广东佛山,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内分泌
科;528500 广东佛山,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临床医学·
·短篇论著·
2型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慢性疾病[1],可诱发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皮肤瘙痒等较多症状反应,因此,对2型
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药物治疗同时,还需通过科学的护理,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患者的疾病痛楚[2]。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效果。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主诉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乏力、多饮、多食、多尿、消瘦、视网膜病变、眼底动脉硬化等症状,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均≥7.0 mmol/L、餐后血糖
均≥11 mmol/L,均满足1999年WHO修订《糖尿病诊断与分型标准》中关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3],排除严重脏器功能缺陷及代谢功能障碍患者。

依据
知情同意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49~68岁,平均(51.8±7.2)岁,病
程1~6年,平均(4.2±1.8)年。

对照组48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47~66岁,平均年龄(50.9±7.1)岁,平均病程(4.1±1.7)年。

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遵循医嘱督促患者按时规范用药,注意日常饮食结构调整,同时作好日常生活与疾病护理指导。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
优质护理干预模式,主要包括药物护理干预、健康宣教干预、饮食护理干预、运动治疗干预等内容,具体护理干预路径如下。

1.2.1 日常用药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持续血糖控制药物治疗为主要方式,
且药物疗程不能间断。

护理人员需遵循医嘱辅助患者定量、定时用药,避免患者自行增加药量、中断服药、联合用药等情况。

用药期间密切关注血糖等基础指标变化,根据指标检查结果和化验结果,适时调整用药方案。

对降血糖药物的使用,初期应以小剂量为主,用药前作好药敏试验,用药期间关注药效同时,警惕患者有无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患者药物耐受力。

譬如,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须对胰岛素温度、注射深度、注射部位等可影响药物吸收效果的相关因素作严密监控,避免因注射不当产生系列负面影响[4]。

同时,对年龄较大、记忆力、理解能力较差患者,需积极
争取家属配合,由护理人员向家属讲述各类降糖药物名称、使用禁忌、服药次数、单次用量、不良反应等事项。

针对患者对药物方案的不理解之处,可通过编制浅显易懂的用药手册或卡片,方便患者及家属随时查阅,掌握用药方案。

1.2.2 健康宣教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相对较长,除疾病本身产生的患者机体影
响外,较多患者还会考虑长期治疗所产生的家庭负担,久之极易导致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甚至因此抵触药物治疗、不配合日常血糖监测等问题,此类问题均会对康复产生不利影响[5]。

基于此,实施必要的健康宣教工作不
可或缺。

健康宣教干预主要涉及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两个方面。

首先,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须通过预先交流明确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根据患者的身心状态及疾病承受能力展开实时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使其积极投入临床治疗之中。

另外,日常交流同期,应循序渐进地开展健康宣教工作,预先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定时监测血糖与尿糖的重要性,使患者意识到保持血糖平稳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6]。

而后,为患者演示自行借助血糖仪监测血糖的方法,促使患者及家属
明白日常空腹血糖处于3.8~6.1 mmol/L,餐后2 h血糖低于7.8 mmol/L正常
值内的重要性,一旦血糖值超出正常限值,即需给予胰岛素治疗,通过2型糖尿
病病理知识宣教,辅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作好日常血糖水平的综合调控。

1.2.3 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科学引导患者参
与适当的运动,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等确定合理的运动强度,并选取适宜患者参与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均十分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

但参
与运动过程中,需要保持运动量均衡合理,开始可选择体能消耗较小的活动项目,进而随着血糖控制取得效果,逐步加大运动量。

患者进餐前后1 h以内需避免过量运动,同时需注意运动中有无头晕、呕吐、恶心等不适情况,如存在上述情况,需即刻暂停运动并接受诊断检查[7]。

若运动后10 min,患者心跳高于100次/min,则需下调运动量,并缩短运动时间及降低速度,以保证运动的科学合理性。

1.2.4 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应严格作好饮食护理工作,辅助患者及家属构建
科学的饮食结构。

具体可遵循低脂饮食、低糖饮食原则,尽量为患者安排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海带、菠菜、芹菜等;避免油腻高脂肪类食物及单糖、双糖含量较高类食物的食用;严格确保成人休息状态下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5%左右,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脂肪占总热量的30%,以此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纠正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情况。

同时呼吁患者戒除烟酒,以避免烟碱及酒精刺激血管
及肝脏功能,引发血流异常情况,维持血糖的正常[8]。

对于使用磺脲类、胰岛素
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以适当安排患者多食用玉米、黄豆、花生等富含“多糖”的食物,以通过胃肠转化,保持必要的糖分摄入,规避低血糖反应发生。

1.3 指标观察
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96例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主要调查内容涉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水平、心理干预水平、健康宣教水平等方面,评价指标共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维度,临床护理总满意率=十分满意率+满意率。

同时观察检测护理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 h血糖水
平(2 h PG)及糖化血红蛋值(HBA1c)改善情况;血糖指标检测由高年资护理人员负责实施,遵循标准路径测量3次,取中间值,并予详细记录,以便组间差异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2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前,FPG、2 h 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护理干预后,各项血糖指标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但观察
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48例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5.84%,对照组48例患者临床护理总满
意度为81.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型糖尿病具有着不可逆特征,因此医护人员在对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积极医护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引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技能,以强化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确保患者能够重视自身病情[9],并在院后阶段遵循医嘱按时、定
量服药,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合理控制饮食、参与日常锻炼,从而良好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10]。

本研究观察组48例患者应用的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即是以2型糖尿病患者的实际病情特征及护理服务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于患者院内治疗同期,定向开展糖尿病健康宣教工作,以人性化关怀方式疏导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采用患者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2型糖尿病的疾病知识要点及日常需注意事项,督促患者学习
自行测量血压及规范用药相关内容。

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给予运动干预及饮食干预等优质护理,因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并非单纯依靠药物即可达到控
制目标,必须通过患者自身积极的锻炼,辅以科学的饮食计划方能保持血糖指标的
正常。

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同期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显著控制和改善患者血糖指标,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奠定基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