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的超声检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1例患者未得到确诊,确诊率为99%。

3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女性多发的恶性肿瘤疾病,随着目前环境因素、个人饮食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再加上女性自身各方面压力加大,造成了乳腺癌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多[5]。

对于女性而言,患上乳腺癌之后,不仅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会不断下降,生存期限也会出现缩短,这对于患者有严重威胁[6]。

在此背景下,做好患者的乳腺癌诊断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日后治疗及恢复等。

在临床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当中,常规超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诊断方式,其效果要好于基础性的X线诊断等,但在相关因素影响下,患者的病情仍然可能出现误诊、漏诊等。

超声弹性成像也被称作为组织应变成像,是目前乳腺癌患者诊断当中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技术,可以很好地反映患者病变组织的弹性信息等。

在乳腺病变的检查当中,患者病变组织的弹性不同,良性肿瘤的弹性系数相对较大而硬度较小,恶性肿瘤则是弹性系数较小但是硬度相对较大。

根据患者病变组织的软硬度情况,医生就可以利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患者诊断分析。

与常规超声诊断相比,医生在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方式之后,可以帮助医生尽快判断患者乳腺肿块的良性、恶性情况,并且可以有效确定患者肿瘤扩散的具体范围,并且对于接受辅助化学治疗的患者而言存在疗效判定方面的优势,这是常规超声无法做到的,对于患者的诊断十分重要。

医生在利用超声弹性成像对患者实施诊断的时候,手法需要较轻,探头的施压不要太重,并且一定要保证探头与患者胸壁之间为垂直90°。

在取样框的大小方面,医生应当选择患者乳腺肿块2~3倍,针对较大的肿块还要选择分段评分的方式,取样框的对比组织则应当包括患者的腺体组织以及脂肪等。

需要医生注意的是,超声弹性成像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误诊等情况。

如果患者的肿块内存在部分机化或者粗大钙化情况,肿瘤硬度就会出现增加,进而出现假阳性情况,而如果患者的肿块当中存在出血组织、坏死组织等,肿块的硬度就会较小,这样可能出现假阴性情况。

本研究发现患者接受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结果较为准确,十分贴近病理诊断结果,这对于患者的及时诊断与后续治疗存在积极影响,该方案可作为此类患者诊断的首选方式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罗丹.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结合鉴别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2):67⁃68.
[2]马函.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处方
药,2015,13(1):110⁃111.
[3]郭莉,武秀兰,郝轶.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
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效果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10):1326⁃1328.
[4]张燕,黄标,张宏.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
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医院,2015,15(8):76⁃78. [5]江华,任江,付华伟,等.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诊
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6):956⁃958. [6]李继光,孙业全,张丰明,等.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钼靶
X线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
子版),2014,11(10):845⁃850.
(收稿日期:2018⁃01⁃23)
异位妊娠的超声检查分析
徐敏涛杨红星陈莞春毛爱弟
【摘要】目的研究异位妊娠的超声检查分析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疑似异位妊娠患者80例,均给予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其中,对照组选择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选择阴道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金标准来比较2组患者的检验结果。

结果以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准,观察组检查结果的符合率较对照组高(92%和72%);观察组病症类型检出率较对照组高(92%和7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疑似异位妊娠患者采取超声检查,尤其阴道超声是提高患者病症诊断结果精准性的有效方法,为其病症早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妊娠,异位;超声检查;诊断
女性子宫体腔内膜内有受精卵着床表明其处于正常妊娠阶段,但若其受精卵着床于其宫体腔外并已开始发育,临床上为异位妊娠,包括卵巢、输卵管及腹腔等妊娠现象,若不及时给予患者病症早期诊断和及早采取科学治疗措施进行干预,其体内胚胎发展至后期会导致患者出现流产或输卵管破裂现象,是促使患者腹腔内引发大量出血的主要原因,对其生命健康安全均会造成严重威胁[1]。

近年来,临床上针对此类病症疑似患者均是以早诊断、早治疗作以首选方案,实施超声检查作为患者疑似异位妊娠检查方案,为其及早治疗提供有利依据[2]。

本研究选取本院疑似异位妊娠患者80例作研究对象行临床分析,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DOI:10.19522/ki.1671⁃5098.2018.07.013
作者单位:523040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医院超声科
1.1
临床资料:采取抽签形式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
10月于本院疑似异位妊娠患者8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

其中,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25.8±
2.4)
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22例;发病至就诊时间2h 至9d ,
平均时间(3.2±1.2)d 。

观察组年龄23~36岁,平均(26.1±3.1)
岁;初产妇23例,经产妇17例;发病至就诊时间3h 至8d ,
平均(3.7±1.4)d 。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检验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腹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美国Logiq 5PRO 、探头凸型)的探
头频率值调整为3.5MHz ,并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然后利用探头碰触患者腹部来对其子宫大小、形态、宫内情况、内膜厚度及假妊娠囊是否存在等现象进行查看,然后对患者子宫周边两侧附件区、后穹窿部位、宫角及宫颈处进行探查,查看其检查区域是否有回声异常现象出现,假设检测到包块,需对其包块周边血流信号、积液情况及是否影响患者子宫周围组织进行详细检查,并结合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来得出患者动脉血流频谱及阻力指数等相关数值。

观察组采取阴道超声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将仪器探头频率调整为5.5MHz ,指导患者检测前需维持膀胱呈排空状态,并在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及取一次性避孕套进行包裹,指导其取截石位来充分暴露患者膀胱处,将探头经阴道后穹窿部作
以进入点来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等现状,并参照对照组的检测项目来进行多方位观察,后根据其超声影像显示结果进行记录。

患者最终超声检测结果均由2位经验资深的影像科医生来诊断其病症结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2组患者阳性包块检出情况及误诊发生次数,并以其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比较,超声检查符合率=(符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患者破裂型、流产型及未破裂型的检出情况,其中,患者附件区显著存在阳性包块迹象且子宫直肠陷窝有液体暗区出现为破裂型,患者为卵巢及包块边界存在较高清晰度为未破裂型或流产型,检出率=(检出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计量资料行t 检验,以x ±s 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率(%)表示,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2.1比较2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符合情况:
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阳性检出情况包含有28例子宫和盆腔囊性有包块、12例附件区异常包块,其阴道超声检查检出阳性包块37例,符合率为92%;对照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5例子宫和盆腔囊性有包块、15例附件区异常包块,其腹部超声检查出阳性包块29例,符合率为72%。

观察组超声检查符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 <0.05)
,见表1。

表2比较2组患者的病症类型检出情况
2
5
35
92
3792512246229
72
组别例数观察组40对照组
40
表1比较2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符合情况
组别例数观察组40对照组
40
379200
38
379229
72
512
6
1629
72
2.2比较2组患者的病症类型检出情况:
观察组病症类型检出率较对照组高,且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4,P <0.05)
,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针对疑似异位妊娠患者主张实施采取超声作以检查首选方案,且根据患者意愿来分别以阴道、腹部超声进行检查,病症类型未检出患者后期给予手术病理检查作以观察,得出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阴道超声)阳性肿块检出符合率及病症类型检出率均较对照组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究其原因我们发现非破裂性异位妊娠诊断较破裂型更易检出,故本研究检出率相对较高,表明前者检查方法较后者优势及诊断结果更为精确,具有较高可行性。

其中,阴道超声检查较腹部超声检查而言无需具备膀胱充盈的检查条件,以简化患者检查流程来缩短急诊时间,且患者体内胎芽较腹部检查的检出情况要提前5~7d ,便于其异位妊娠症
状得以及早发现来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3]。

与此同时,阴道检查过程中主要是以仪器探头经患者阴道后穹窿部作以进入途径,最大程度上贴合其盆腔处来提高患者病变区域显示视野及清晰度,用于识别其妊娠囊是否出现异常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较腹部超声检查误诊而言前者优势更为显著,有效降低患者误诊概率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其后期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现今临床上大力推广的有效检查方法[4]。

除此之外,观察、对照2组均存在漏诊、误诊现象,笔者认为有几点影响因素:①患者临床检测过程中受超声诊断中不合理的切面选择影响而无法准确显示出其真实脏器结构及与病变组织间的关联性,导致医师诊断失误;②患者异位妊娠情况发展至超声影像结果模棱两可阶段;③检查医师缺乏
临床实际操作经验,在行超声检查患者子宫及其周边时操作不具备规范性,加上患者病症早期易受肠气干扰和包块形成体积小影响而出现漏诊现象;④患者疾病史情况未能详细了解。

故临床医师在对疑似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相关超声检测操作后,除去着重注意解决上述几点影响因素,临床还主张加以尿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和血β⁃HCG作以辅助测定,对提高其诊断结果的精准性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5]。

综上所述,采取超声用于疑似异位妊娠患者诊断中,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较腹部超声检查更为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病症诊断结果精准性,对提高其生存质量能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李永康,黄嘉本.超声诊断在早期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8):3001⁃3002.
[2]柴淑慧.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河北医
学,2014,20(10):1711⁃1713.
[3]牛牧.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
学教育,2016,8(10):34⁃36.
[4]于珞.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航空航天医
学杂志,2016,27(8):997⁃999.
[5]廖瑞碧,林远峰,章玉霞,等.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
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4):80.
(收稿日期:2018⁃01⁃15)
CT伪彩图像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谭源满董永德磨顶醒梁俊生李杨彬
【摘要】目的探讨CT伪彩图像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45例经临床确诊的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首诊CT平扫影像资料,分别应用伪彩图像与平扫图像独立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脑梗死,并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两者准确率的差异。

结果CT平扫图像阅片的准确率为73%,伪彩图像阅片的准确率为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

结论CT伪彩图像能够明显提高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梗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伪彩
对于发病在6h内的超急性期脑梗死,常规CT平扫的诊断准确率目前仍然不太理想[1]。

虽然CT灌注成像、磁共振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较CT平扫具有明显优势[2,3],但由于磁共振检查成像速度慢、设备普及率不高以及CT灌注成像费用高、辐射剂量大等因素,常规CT平扫仍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的首选急诊检查方式。

因此,如何提高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常规CT检查诊断率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本文回顾性收集45例经临床证实为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影像资料,应用CT平扫图像与伪彩图像2种方式对同一组病例进行对比阅片诊断,旨在探索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诊断准确率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行急诊CT平扫,并经临床确诊的45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首诊资料。

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48~83岁,平均(63±12)岁。

所有患者临床病史为突发晕厥伴肢体乏力或意识障碍,发病时间为30min至6h。

1.2仪器与方法1.
2.1仪器: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16排CT或东芝Aquilion 64排CT扫描,3例患者同时进行CT灌注扫描。

扫描参数:曝光管电压120/80kV,自动毫安秒,层厚0.75mm或0.5mm。

扫描后重建为5mm厚层图像并自动导入图像归档与传输系统(PACS)阅片工作站,CT灌注数据在后处理工作站完成。

1.2.2方法:应用CT平扫图像及伪彩图像的方式在安泰科技PACS工作站上对患者的首诊CT图像进行双盲独立阅片,结合患者病史分析诊断存在脑梗死与否,并记录诊断结果。

诊断结果分为阳性与阴性,即考虑大面积脑梗死(阳性)和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阴性)。

伪彩图像的获取:打开患者CT平扫图像,并点击PACS 工作站阅片工具栏伪彩图标,选择彩虹编码即可生成伪彩图像(注:阅片屏为彩色屏)。

根据组织密度由高到低的不同,即脑灰质-脑白质-脑脊液,伪彩图像中默认赋予颜色的显示依次为黄——
—绿——
—蓝。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应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对阅片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应用CT平扫图像诊断阳性者33例,阴性者12例;应用伪彩图像诊断阳性者42例,阴性者3例。

其中,所有病例CT 平扫图像上出现的公认的诊断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3种影
DOI:10.19522/ki.1671⁃5098.2018.07.014
作者单位:523110东莞,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放射科(谭源满、董永德、磨顶醒、梁俊生);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李杨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