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区村落风水林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州区村落风水林调查与分析
曾君,易超,刘银苟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林业局
343000

吉州区村落风水林植根于庐陵传统文化,经历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思想、民族特点和生态意义,是
一类值得深入调查研究的景观资源。

通过对传统风水林与风水学之间相互关系的简要概括,介绍了目前吉州区村落风水林的分类、起源、发展现状,阐述了吉州区村落风水林的群落特征、植物种类、保护等方面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利用的分析思路。

村落风水林;调查;吉州区。

林”,对农村上年纪的人来说简直是神圣的,所以一直
以来都得到良好的守护,免受农业开垦和人为破坏,使得这些地方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境条件,对区域的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

据调查,吉州区有自然村696个,村落周围自然分布的风水林面积有784hm 2[3],占林地面积的5.4%。

2吉州村落风水林的起源与发展2.1村落风水林的起源
有学者认为,村落风水林是源于古代人们深受风水思想的支配,村民将树木作为神灵的依附对象和标志,在村落中广泛地种植林木,希望受到树木的恩惠和庇护,保佑他们健康长寿、子孙升官发财、家族兴旺发达等,久而久之,风水林便成为村落居宅旁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4]。

村落风水林被赋予藏风聚气的意义,人们认为林木茂密就是好的风水环境的表现,通过寻找好的有林木的环境来寻找理想的生活环境[5]。

此外,村落风水林是传承文化传统、水土保持、防风蔽日、调节小气候、保护和美化环境,还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思想、地域特点和生态意义。

2.2村落风水林的发展
在村落风水林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行为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农村村落人们极为尊崇风水林,认为草木是一地“生气”盛旺的表现,对风水林予以严加保护,严禁采伐。

如兴桥镇钓源村,据历史资料介绍,该村由庄山和渭溪2个自然村组成,由东而西走向如“S ”形的一座人工填造的“长安岭”隔开,“长安岭”上自然和人工种植的数千株樟树、枫香、柏树等针、阔叶风水林至今仍葱
葱郁郁(图2~4)。

吉州区村落风水林较广泛分布于各个乡野村落,
高耸的林木环绕在村落旁,历经悠久的岁月依然郁郁葱葱,仿佛一片绿色的屏障守护着村落(图1、图2),形成了独特的景观风貌。

风水林作为风景林的一种类型,具有重要的景观、生态和人文价值。

然而,当前实施的“风景林’建设及新农村建设中,对村落风水林的重视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对村落风水林的概念也很模糊,人们对其潜在价值更是知之甚少,对村落风水林的不合理开发和破坏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有必要对当前保留的吉州村落风水林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更好地得到重视、保护和利用。

1
吉州村落风水林分布及特点
吉州区属丘陵低丘地貌,农村村落主要分布在丘陵台地的边缘,依“丘”而建。

在许多的村落背后或周围往往可以见到一片茂盛的天然或人工林分,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风水林”。

村落“风水林”是我国农村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种护村林地,在吉州区的村落也普遍存在,被当地人俸为灵气和风水,受到乡里村民的自觉保护[1]。

“风水林”多由较古老的树木组成,还有一些规模往往大于村子的面积,少则几亩(如兴桥镇的湖田村天然风水林5亩)多则几十亩甚至上百亩。

这些树木历经几代人传下来,有的树龄已在几百年以上,至今仍郁郁葱葱,特别是一些大樟树冠盖如伞,树冠遮天。

它们常年庇护着村子,为村庄“遮风挡雨吐新纳故”。

这些郁郁的绿色也是吉州农村耀眼的绿地,同时也是吉州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附近区域的河流、小沟的水源地,也成为虫、鸟、小兽孳伏息的家园,为如今村落平添了一处天然生态景色。

风水理论常把“土高水深草郁林茂”的生态环境,看成是理想的风水环境,并且把“气好林茂大吉”相联于一起。

所以古代先民们一方面寻找林木茂盛的理想的生存环境,一方面通过广植林木来获得好风水。

尽管“风水”思想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其合理的部分也确实同今天的环境保护和生态的思想相一致。

村落中的“风水
图1吉州区钓源古村风
水林
图2吉州区兴桥镇渭溪村风水林图3吉州区兴桥镇湖田村风水林图4白塘街道石溪头村风水林
7
7〇
在古代意识支配下营造和保护下来。

这种带有神秘性文化意识的约束力对当时普通民众非常有效,得益于这种约束和精心的保护,村落风水林方能在最容易受到人为干扰的村落环境旁良好地生长。

而到了现代,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对自身的反思和警醒,人们对传统的文化曾一度有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人们心目中牢固的风水观念开始动摇,风水林在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心目中的敬畏心理荡然无存,吉州区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农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居住条件也普遍改善,基本住上了混凝土结构的房子,不少地方还建起了别墅式楼房。

但在居住条件改善的同时,村落的环境建设较为滞后。

由于村庄普遍缺乏合理规划和管理,所以建设的随意性大,“见缝插针”,而且建新不拆旧,原有的村边林地也被不断蚕食,不少村落突破了“风水林”地带,在“风水林”内建房,使“风水林”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村落的绿化和环境安全,也破坏了整个村落的景观。

而在以后的区域经济发展时期,为了发展经济,多利用土地,一味地要求地块连片平整,人们不惜把先辈保存下来的风水林推倒或移掉,成片的风水林基本只有在偏僻村落才能见到。

3吉州村落风水林的现状特征
有关吉州村落风水林其现状特征的调查主要集中在风水林的群落结构、风水林的类型、植物组成和保护现状4个方面。

3.1吉州村落风水林的群落特征
吉州村落风水林根据其生境条件、物种组成、景观外貌等特征可以划分为低丘(地)常绿阔叶林、丘陵常绿落叶阔叶林等类型。

多为在村落附近星散分布的次生林。

吉州村落风水林的群落结构受人为影响很大,不同植物层的数量比例也有较明显的区别,主要群落的植物种类因地域条件的不同也存在较大差异。

吉州村落风水林一般群落结构成层现象较显著,偶尔存在渗透和镶嵌分布现象。

根据对兴桥镇钓源村落风水林群落的调查,风水林群落在垂直方向可划分为乔、灌、草3层,乔木层植物种类有毛竹、香樟、马尾松、柏木、梨、木荷、苦槠、栗、枫香等,灌木层主要有芫花、箬竹、牡荆、檵木、金樱子、杜鹃、盐肤木等。

乔木层还可以划分为乔木上层与乔木下层(图5、图6)。

根据吉州村落风水林的调查统计数据,风水林内乔木树种约占79.3%,灌木种类约占12.3%,草本种类约占6.5%,藤本及攀援植物约占1.9%。

3.2风水林的类型
风水林依据不同地理位置可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坟园墓地风水林、寺院风水林和村落宅基风水林3种基本类型。

据吉州村落风水林调查资料显示,吉州村落风水林主要为村落宅基风水林类型,是在村落宅基周围人工栽培或天然生长保护的风水林木。

根据不同的种植位置,可以将村落宅基风水林类型进一步划分为水口林、龙座林、垫脚林、宅基林4种类型,其中水口林种植在村落水口处,龙座林座落在山脚、山腰的村落或村落后龙山的树林,垫脚林为村落前方河流、湖畔的树林,宅基林为人们宅基周围和庭院里种植的树林[6]。

各类型风水林见下图(图7-10)。

图5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风水林
群落结构
图6吉州区长塘镇案前村风水

3.3风水林的植物种类
植物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种类所组成,在一块
风水林中,完整的植物种类是一个植物群落主要的特
征,植物种类的差异和植物种类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风
水林植物群落的外貌。

物种多样性不仅反映风水林群
落中物种的丰富程度,同时也反映不同自然地理条件
上的风水林的外貌特征差异。

我们通过对吉州不同自
然地理条件的典型村落风水林植物种类的调查统计,
吉州落风水林中植物种类丰富的优势科属主要都集中
在柏科、大戟科、樟科、松科、桑科、壳斗科、金缕梅科、
楝科、山茶科、榆科、漆树科11科中,将多次重复出现
的植物种类归纳如下:
乔木树种主要有樟树、柏木
、马尾松、山乌桕
、枫香e、苦槠
.、栎类(小叶栎)
、木荷
、构树
、苦楝.等。

灌木物种主要有檵木
、金樱子、野蔷薇
、箬竹、野牡丹
图7宅基林图8龙座林
图9水口林图10垫脚林
78〇
、算盘子
、芫花
、牡荆等。

3.4吉州区村落风水林的保护现状
目前吉州村落风水林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各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风水林的保护水平也参差不齐。

实地调查表明,吉州区村落风水林被正式纳入保护的只有兴桥镇钓源古村风水林,(钓源古村已列为国家4A 级景区)受到相关条例的的保护,使得钓源风水林较少受到人为干扰,大面积的风水林群落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和钓源村相比,吉州区其他乡镇村落风水林的保护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人们的保护意识也相距甚远,往往将风水林与普通森林植被的概念相混淆,没有给予村落风水林应有的关注和保护。

据调查,有的村民为了自家建房,对风水林中的树木进行环状割皮,使其树木慢慢死去,原有的村边林地也被不断蚕食。

还有的为了发展区域经济,毁林(风水林)改地的现象时有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察觉到村落风水林所面临的问题,呼吁政府和社会关注风水林资源,相关的保护作也逐渐开展起来。

吉安市人民政府与2014年3月下发了《关于加强吉泰走廊生态保护的实施细则》,其中规定:城镇以外林相较好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地列为禁止建设区。

其实“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基本上为分布在村落区域的风水林。

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吉泰走廊生态保护的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实施对“城镇以外林相较好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地”的保护,否则将被重罚。

4吉州村落风水林的调查价值4.1景观价值
吉州区村落风水林历史悠久,植物种类多样,真实地反映了乡土自然植被的景观特色。

在村落风水林中,有季雨林群落特有的附生、茎花和木质藤本植物现象,有高大壮观的古树群(如钓源古村的4株500余年的古柏树和数十株的古樟树)、有国家珍稀保护植物(樟树、银杏、古罗汉松、古山茶等)及古树名木(胸径100cm 以上)620多株以及药用植物等。

丰富的植物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吉州村落风水林景观,显示了崇尚山水的自然情趣,体现出了庐陵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双重特点。

通过对这些景观特点的调查和运用,可以为吉州区域特色景观的建设提供一份很好的样板,尤其是在当前新农村的建设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改善和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是林业工作者要重点考虑解决的问题,通过将村落风水林与乡土绿化文化结合,把风水林和道路绿化、庭院绿化相连接起来,在布局和结构上进行创新,或许能找到一种乡村环境景观建设的新途径。

4.2生态价值
吉州村落风水林经历了长时间的自然演替,是长
期适应本土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植物群落,在调节温
度、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改变小气候等生态功能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风水林是仅存不多的区域原生森林植被的一部分,也是当地生物多样性的载体之一,在当前创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庄建设中,村落风水林物种的多样性具有争创森林村庄的重要的森林生态的先觉条件。

4.3文化价值
吉州村落风水林是古代风水理论的产物,与中国传统风水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大自然和古代人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对于探索吉州区域风水文化以及人们的风水观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吉州村落风水林的产生发展与区域内的民俗风情、文化习惯息息相关。

因此,可以说吉州村落风水林是绿色的历史文物,代表着吉州区域的文明和历史,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

4.4旅游价值
村落风水林集历史、观赏、文化价值于一身,具有独特的魅力。

尤其在现今留存的村落风水林木中,大多数都是参天古木,枝体苍劲、姿态奇异,与周围的民居建筑构成别具一格的园林景观。

在钓源古村就种植有大片的风水林,为村庄建筑、山水池塘增色不少,吸引了很多游人前去游览观赏,为人们提供了绝佳的休憩场所。

今天,这些风水林已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是风景资源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旅游观光价值。

然而,在对古老的村落风水林进行开发、提升其实用价值的同时,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将开发与保护工作均衡协调,维持村落风水林的生态环境,是政府相关部门今后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5
村落风水林的利用与建议村落“风水林”在绿化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确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吉州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村落的建设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对“风水林”保护和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更加重视与乡土绿化文化的结合、风水林保护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挖掘它的功能,同时在保护利用和布局上进行创新。

5.1风水林实行属地管理
乡镇政府及乡镇建设规划部门要统一规划,保护和整治结合。

规划先行,切实保护现存的“风水林”,尤其是村落的名木古树、大树要进行登记挂牌。

制定“风水林”管理办法,村庄制定乡规民约,严格管理、严格审批,杜绝损害和侵占风水林现象。

5.2重视对“风水林的生态维护及科学合理利用
已遭到破坏的,要按照生态和环境要求进行恢复。

结合目前实施的“风景林”建设及新农村建设,将小游
7
9〇
园、村内绿道等公共设施建设与“风水林”有机地嵌合连接起来,充分利用风水林这一绿色载体,使风水林即得到了科学合理利用,而作为“风水林”公共设施又受到了有效地保护,让风水林恰到好处地与村庄相连形成一整体服务与村民,使村落掩映在绿色风景之中。

5.3发扬传统倡导农村绿化的新风尚
结合村落“风水林”的种植历史和作用,进行植树护林和绿化环境的教育,倡导农村绿化新风尚,发动和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绿化建设。

(收稿:2018-03-06)
[1]尚廊.中国风水格局的形成、生态环境与景观[J].风水典故考略,2004(5):20-25.
[2]杨国荣.关于中国传统林业遗存:风水林的历史文化初探[J].林业经济问题,1999(6):60-63.
[3]吉州区林地资源现状及可利用林地资源调查报告
[4]关传友.中国传统园林与风水林理论[J].皖西学院学报,2001(1):42-45.
[5]倪金根.风水与古代中国绿化[J].古今农业,1994(3):45-53.
[6]代晓康.中国风水林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9):1-4
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吴仲安
(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近几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和索取,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的发展渐趋失调,许多城市出
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城市洪涝灾害的频发对城市生态环境和资源短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资源的短缺情况,出现了全新的城市建设———海绵城市。

本文首先对海绵城市的概述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强调了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然后对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讨论,很好地净化了城市空气,更好地调节和分配了城市水资源。

园林植物景观;海绵城市;净化空气
的建设实质是以景观植物为载体的水资源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园林景观植物的多样搭配,让海绵城市能成为独具特色、风格别样的景观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要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应用跨尺度的手段建设一个以水生态为基础的城市设施,同时要求这个设施能以水生态为基础,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人工技术和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两者相互结合起来,达到解决城市生态破坏和水资源问题。

海绵城市的建设有5大基本要素:坡度、土壤、地下水、排水设施、植物。

其中,植物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植物在城市中的作用是园林景观,但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不仅起着园林景观的作用,还是特殊的景观生态系统。

对于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可从下面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方面体现出来。

2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2.1园林植物景观是海绵城市的绿色框架
海绵城市建设的两大主要海绵体分别是绿地和水系,同时,在城市生态的建设中,绿地和水系也是其中的重要生态廊道和自然板块,更是将海绵城市建设和园林植物景观两者相互连接起来的一个重要纽带和桥梁。

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就是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将城市中的各种不同单元、不同板块的园林植物景观连接起来,利用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和设计构起建跨尺
海绵城市是一种创新的雨洪管理理念,海绵城市
的建设能让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等带来的洪涝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城市水资源短缺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因此,海绵城市又叫作水弹性城市。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园林植物景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海绵城市的作用,文章对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1
海绵城市的基本概述
所谓海绵城市,指的是以水资源为核心的绿色化建设,顾名思义,就是指这个城市能像海绵一样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并且根据城市的需要进行自我调节,在面对雨水所带来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较为良
好的“弹性”[1]。

海绵城市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策略被应用到城市建设中,海绵城市建设的计划也因此应运而生。

与传统城市工程的建设相比,海绵城市工程的建设有着很大的不同,海绵城市工程属于一个生命工程和生态系统,要求海绵城市工程的建设能综合、系统地解决城市的水资源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海绵城市
8
0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