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整理(含牛刀小试教用)-声音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声音钟陈黎
一、课文提要
1. 文体:记叙文。
2. 文章出处:陈黎散文选。
3. 内容大要:作者藉描述不同小贩、不同时段的叫卖声,刻画市井小民丰沛的生命活力。
4. 作法分析:
本文分十段,以街头巷尾的叫卖声为刻画的主题,内容上可分三大部分:
(1) 前言:
○1第一段:点题,表达对声音钟的喜爱。
○2第二、三段:说明声音钟的来由。
(2) 正文:第四至八段:描述各种不同的叫卖声。
其中四至六段,依序刻画早上、白天、傍晚的
各种叫卖声,并引发乡土情怀。
(3) 总结:第九、十段:总述声音钟的功能,并赞颂其美妙,为生活增添色彩。
二、课文结构表
声音钟
◎前言(第一至三段)—首段点题,表达对声音钟的喜爱。
第二、三段说明声音钟的来由。
◎正文(第四至八段)—刻画不同的叫卖声—
第四至六段依序刻画早上、白天、傍晚的各种叫卖声,
并引发乡土情怀。
第七段叙述声音钟也有不规律出现的情形。
第八段叙述某些声音钟也提醒我们星期或季节的变换。
◎总结(第九、十段)—总述声音钟的功能,并赞颂其美妙,为生活增添色彩。
三、段落大意
第一段:简略地点明主题。
第二、三段:说明声音钟的来龙去脉。
第四段:描写早晨各种小贩出现的情景与叫卖声。
第五段:描述声音钟报时的独特性与美妙。
第六段:写出乍暖还寒时,此起彼落的叫卖声,更受欢迎。
第七段:叙述声音钟也有停摆、慢摆或乱摆的时候。
第八段:某些声音钟也提醒我们星期或季节的变换。
第九段:总结声音钟增添了人们生活的色彩。
第十段:呼应首段。
四、句意解说
1. 日子安静得像挂在壁上的月历。
→日子过得平淡无奇。
2. 时间的推移总是默默地在不知不觉中进
行,你至多只能从天晴时射入斗室内的阳光,它们的宽窄、亮暗来判定时光的脚步。
→(1) 说明不易察觉时光的推移。
(2) 可知作者观察细腻。
3. 但自从我把书桌从前面的房间移到后面之
后,才几天,我就发觉我的头脑里装了许多新的时钟。
→生活由平淡无奇转为丰富多彩。
4. 用纯正台湾国语呼叫的“中华台北版”早
餐。
→语气幽默,引发乡土情怀。
5. 一成不变地只会敲着当、当、当的声音,
或者每隔一个钟头伸出一只小鸟,“布谷、布谷”地向你报时。
→指机械式、物理式的报时方式—时钟。
6. 他们的报时方式、出现时机,是和这有情
世界一样充满变化与趣味的。
→小贩们个性不一、嗓音有别,叫卖的声调、方式也因人而异,所以是人性化且富
于变化而有趣的,因此牵动着细心多情的
作者的心情。
此小段强调“声音钟”的报
时方式、出现时机,不像机械般刻板,而
是丰富多彩的、人性的、心情的时间,此
为本文的主旨所在。
7. 那清脆、乡土的叫喊虽然只有几个音节,
但宛转有致的抑扬顿挫却让你以为回到了古典台湾。
→这是引发人们怀旧的乡土情怀。
8. 这简直是人间天籁。
→意近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可看出作者对乡土的爱恋情怀。
9. 具体而微地把整个民族、整块土地的生命
浓缩进一句呼喊。
→将乡土的叫卖声,视为台湾的生命力,将台湾民族的情感,融入这珍贵的叫卖声
中。
10. 如果你在心里一遍遍学着,你一定可以听
到跟牛犁歌或丢丢铜仔一样鲜活有趣的旋律。
→意指叫卖声有乡土歌谣的韵味,具音乐性。
11. 一下子你吃到热腾腾的“肉圆,猪血汤,
四神汤哦”;一下子冷却下来,变成“芋粿,红豆仔粿,红豆米糕”,或者清甜可口的“杏仁露,绿豆露,凉的爱玉哦”。
→“一下子……一下子……”予人目不暇给之感,好像有吃不完的东西似的。
12. 那位卖虾仁羹的欧巴桑的叫卖声恐怕是
最平板无奇的,但还没看到她就拿着大碗小碗冲出来的大人小孩,每天不知凡几。
→表示虾仁羹深受大家喜欢。
本句描写人潮蜂拥、争先恐后、老少咸宜的情景。
13. 担心他是不是太老了、太累了、生病了,
以至于不能出来卖了。
但就在你怀疑、纳闷的时候,那熟悉的声音也许又出现了。
→人的心情会随着叫卖声起伏—强调“心情的时间”,可见它已和大家的生活
结合在一起,充分流露出深厚的人情味。
14. 昨天晚上你也许还吃着烧仙草,今天你忽
然听到他改叫“冷豆花哦”。
→由烧仙草的叫卖声改为冷豆花的叫卖声,说明季节由冬天转变为春天。
15. 时钟,日历,月历。
→表明时间的流动与递嬗。
作者藉此点出小贩的叫卖声有其规律性。
16. 他们像阳光、绿野、花一样,是这有活力
的城市,有活力的人间,不可或缺的色彩。
→丰富有趣的叫卖声,具有生机、活力,点缀人们的生活,刻画出不同的生活样
貌,为城市、人间增添色彩。
17. 我喜欢听那些像钟一般准确出现的小贩
的叫卖声。
→呼应首段,但较首段多一个“听”字,更强化“声音钟”的立体感。
五、修辞说明
(一) 譬喻
日子安静得像挂在壁上的月历。
(二) 摹写
1. 豆奶哦!煎包哦!糯米饭哦!(听觉摹写)
2. 咸—芭乐,咸—甜—脆,甘—的哦!(听觉摹写)
(三) 转化
1. 叫卖声就正好穿过你推开的窗户,不客气地进来。
(拟人)
2. 具体而微地把整个民族、整块土地的生命浓缩进一句呼喊。
3. 他甚至跟你恶作剧。
(拟人)
4. 这些美妙的叫卖声,活泼、快乐地在每日生活的舞台里翻滚跳跃。
(拟人)
六、形音义辨析
膺
(ㄧㄥ)
□
名胸、内心。
如:义愤填
“膺”。
□
動承担。
如:荣“膺”大任。
赝(ㄧㄢˋ) □形假的、伪造的。
如:“赝”品。
暇(ㄒㄧㄚˊ) □
名空闲。
如:目不“暇”给、自顾不“暇”。
假(ㄐㄧㄚˋ) □名休息的日子。
如:放“假”、
寒“假”。
假(ㄐㄧㄚˇ) □
形虚伪不真实。
如:真人面前不说“假”话。
□
動借。
如:狐“假”虎威。
遐(ㄒㄧㄚˊ) □
形遥远。
如:名闻“遐”迩。
瑕(ㄒㄧㄚˊ) □名过失、缺点。
如:“瑕”不掩
瑜。
空(ㄎㄨㄥˋ) □形尚未利用的。
如:“空”地。
□名闲暇时间。
如:拨“空”。
□動使空缺。
如:“空”乏。
空(ㄎㄨㄥ) □形广阔。
如:海阔天“空”。
□形不切实际的。
如:“空”论。
□副徒然、白白地。
如:“空”欢
喜一场。
历(ㄌㄧˋ) □
名记载年月日、季节等的书册。
如:月“历”。
历(ㄌㄧˋ) □形清楚的。
如:“历历”在目。
差(ㄔㄞ) □
名受派遣去做事的人。
如:邮“差”。
□動指使、派遣。
如:“差”使。
差(ㄔㄚ) □名错误。
如:“差”错。
□名不同。
如:“差”别。
□副略。
如:“差”强人意。
差(ㄘ) □
名等级。
如:爱无“差”等。
□形不齐一的。
如:参“差”。
匙(˙ㄕ) □名开锁的器具。
如:钥“匙”。
匙(ㄔˊ)
□名舀汤的器具。
如:汤“匙”。
糯(ㄋㄨㄛˋ) □
名一种稻米。
米粒黏性大,多用来制成年糕、麻糬、汤圆、油饭、八宝饭、粽子等,亦可酿酒。
如:“糯”米饭。
儒(ㄖㄨˊ) □
名孔子所创的思想学派。
如:“儒”家。
□
名学者、读书人。
如:博学鸿“儒”。
懦(ㄋㄨㄛˋ) □形软弱、怯弱。
如:“懦”夫、
胆小“懦”弱。
孺(ㄖㄨˊ) □名幼童、小孩。
如:童“孺”、
老弱妇“孺”。
娇(ㄐㄧㄠ) □形柔美可爱。
如:“娇”小玲珑。
□副过分宠爱。
如:“娇”生惯养。
矫(ㄐㄧㄠˇ) □動纠正。
如:“矫”枉过正。
□動虚假。
如:“矫”揉造作。
□
形强健。
如:身手“矫”健。
骄(ㄐㄧㄠ) □形高傲自大。
如:“骄”矜自满。
乔(ㄑㄧㄠˊ) □副假装、伪装。
如:“乔”装打
扮。
□動称人迁居。
如:“乔”迁之喜。
挫(ㄘㄨㄛˋ) □
動挫折、失败。
如:愈“挫”愈勇。
矬(ㄘㄨㄛˊ) □
形很土气、很没见识、很笨拙的样子。
如:样子很“矬”。
籁(ㄌㄞˋ) □
名泛指一般声音。
如:万“籁”俱寂。
癞(ㄌㄞˋ) □
名因生癣导致毛发脱落。
如:“癞”痢头。
懒(ㄌㄢˇ) □形怠惰。
如:“懒”散。
犁(ㄌㄧˊ)□名翻土用的农具。
如:牛“犁”。
梨(ㄌㄧˊ)□名植物名。
如:“梨”树。
黎(ㄌㄧˊ)□形众多的。
如:“黎”民。
□副及、接近。
如:“黎”明。
粿(ㄍㄨㄛˇ)□名一种米制的糕状食品。
如:
卖芋“粿”。
裸(ㄌㄨㄛˇ)□形袒露,没有遮掩。
如:全身
赤“裸”。
棵(ㄎㄜ)□量计算植物的单位。
如:一
“棵”松树。
颗(ㄎㄜ)□量计算粒状或圆形物体的单
位。
如:一“颗”糖果。
碗(ㄨㄢˇ)□名盛装饮食的器皿。
如:锅
“碗”瓢盆、铁饭“碗”。
蜿(ㄨㄢ)□形弯曲。
如:山路“蜿”蜒。
惋(ㄨㄢˋ)□動痛惜、惊叹。
如:“惋”惜。
腕(ㄨㄢˋ)□名前臂与手掌相连的关节部
位。
如:手“腕”高明。
婉(ㄨㄢˇ)□形和顺的。
如:温柔“婉”约。
恶(ㄜˋ)□形不善的。
如:面“恶”心善。
□名不良的行为。
如:无“恶”
不作。
恶(ㄨˋ)□動憎恨。
如:厌“恶”。
□名羞耻。
如:羞“恶”之心。
致(ㄓˋ)□名情趣、意态。
如:兴“致”。
□動表示。
如:“致”谢。
□動获得。
如:“致”富。
□動使得。
如:导“致”。
□動竭尽。
如:“致”力。
抑(一ˋ)□動低下。
如:“抑”扬顿挫。
□動压制。
如:“抑”强扶弱。
□連或、还。
如:“抑”或。
七、成语加油站
(一) 与“声音”有关的成语
1.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寂静。
2. 不绝于耳:形容声响持续不断。
3. 声嘶力竭:声音破哑,力气用尽。
形容喊
叫过度。
4. 咳声叹气:因苦闷、伤感或痛苦而发出叹
息的声音。
5. 莺声燕语:形容女子宛转流利的语声。
6. 呜呜咽咽:
(1) 形容悲伤哭泣的声音。
(2) 形容低沉的声音。
7. 无声无息:沉寂没有声音。
比喻人没有名
气或对事情不发生影响。
8. 五音不全:形容唱歌时发音不准确。
9. 销声匿迹:隐藏形迹,不公开出现。
亦作
“消声匿迹”。
10. 大声疾呼:大声而急促地呼喊,以引起人
们的注意。
引申为大力地提倡、号召。
11. 低声下气:因谦卑或惧怕而顺从小心。
12. 欢声雷动:欢呼的声音像雷响一样。
形容
热烈欢乐的场面。
(二) 与“做生意”有关的成语
1. 价廉物美:价钱低而质量好。
2. 价值连城:战国时,赵国有块宝玉叫和氏
璧,秦昭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来换取。
后形容东西十分珍贵。
3. 待价而沽:等待较好的价钱才卖出。
比喻
人等待良机,为世所用。
后亦用来比喻商品等待买主出高价买下。
4. 讨价还价:
(1) 买卖时,卖方索价,买方还价,以达到
各自的理想价钱。
(2) 谈判时,双方争论各自所提的条件。
5. 货真价实:
(1) 货品真确而价格实在。
(2) 比喻真实不假。
6. 如假包换:如果是假的,保证负责退换,
表示一定是真的。
商人在贩卖货品时,常用此语保证,以博取顾客的信任。
第六课声音钟一、国字注音(每题2分,共40分)
1. 温柔“ㄨㄢˇ”约:婉
2. 手“腕”高明:ㄨㄢˋ
3. 自顾不“ㄒㄧㄚˊ”:暇
4.“ㄐㄧㄠ”生惯养:娇
5. 卖芋“粿”:ㄍㄨㄛˇ
6. 狐“ㄐㄧㄚˇ”虎威:假
7.“ㄋㄨㄛˋ”米饭:糯
8.“ㄐㄧㄠˇ”枉过正:矫
9. 名闻“ㄒㄧㄚˊ”迩:遐
10. 博学鸿“ㄖㄨˊ”:儒11.“ㄒㄧㄚˊ”不掩瑜:瑕
12. 胆小“ㄋㄨㄛˋ”弱:懦
13. 赤“裸”裸:ㄌㄨㄛˇ
14. 一“ㄎㄜ”松树:棵
15. 锅“ㄨㄢˇ”瓢盆:碗
16. 山路“蜿”蜒:ㄨㄢ
17. 一“ㄎㄜ”糖果:颗
18. 十分“惋”惜:ㄨㄢˋ
19. 乍暖“还”寒:ㄏㄨㄢˊ
20.“蚵”仔面线:ㄜˊ
二、成语运用:参考选项中是一些跟“声音”有关的成语,请根据上下文意,将最适合的答案
填入()内。
(每格6分,共30分)
参考选项:大声疾呼不绝于耳呜呜咽咽鸦雀无声咳声叹气
◎学校请来一位知名的歌手演讲,台下观众(鸦雀无声),全神贯注地听他述说奋斗的历程,讲到辛酸处,许多同学被感动得(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演讲过程中,他向同学们(大声疾呼):“人生难免遇到挫折,与其(咳声叹气)地感慨自己的时运不济,不如发愤图强,努力精进,超越自我,如此一来,成功将离我们愈来愈近!”这场激励人心的演说一结束,场内马上响起了(不绝于耳)的掌声!
三、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
(B) 1. 有关声音钟一文的叙述,下列何者有误?(A)作者将小贩的叫卖声比拟为“声音钟”
(B)“声音钟”无论刮风下雨依旧适时出现(C)作者能听到这些“声音钟”是因为书桌
移动位置所致(D)本文刻画出市井小民丰沛的生命活力。
(D) 2. 关于声音钟一文的文句解读,下列何者正确?(A)“日子安静得像挂在壁上的月历”,表示时间过得飞快(B)“这简直是人间天籁,台语的瑰宝”,是指卖虾仁羹的欧巴桑的
叫卖声(C)“昨天晚上你也许还吃着烧仙草,今天你忽然听到他改叫『冷豆花哦』”,是
强调小贩卖的东西多样化(D)“如果你在心里一遍遍学着,你一定可以听到跟牛犁歌或
丢丢铜仔一样鲜活有趣的旋律”,指叫卖声有乡土歌谣的韵味,具音乐性。
(C) 3. 作者认为声音钟构筑的不是物理的时间,而是心情的时间,原因为何?(A)因为声音钟能够影响听者的心情(B)因为声音钟充分展现了台湾乡土的精神(C)因为声音钟的报
时方式、出现时机和这有情世界一样充满变化与趣味(D)因为声音钟促进了社会的繁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