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教师的健康心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教师的健康心理
培养中小学教师健康的心里的管理是学校对教师的心理素质进行控制和提高的总称,是学校管理者为使教师能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各种情况,战胜各种挫折,排除各种干扰,树立坚定向上的信心,并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教师进行心理素质训练的过程。

教师的心里健康情况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也影响其教学改革与质量。

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呢?
一、研究教师的满足需要层次,优化心里状态
需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是人的行为积极性的心理基础。

现代管理学的核心是:尊重人、信任人、依靠人、适应人。

因此,要通过有效管理,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必须从教师的需要出发,充分激发教师的心理动机,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1、研究掌握教师的需要
(1)把握教师的心理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因此,必须研究和掌握每位教师需要的发展性、动态性和差异性,从客观和主观上分析教师的个体需要,从而整体上把我学校教师的个体需要。

(2)把握教师群体的文化需要。

教师文化包含着启蒙文化、教师人格的圣贤文化和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正统文化。

教师群体的文化素质较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因而形成了自身需要的种种特点。

如精神文化需要的优越性,创新成就需要的强烈性,自尊、荣誉需要的关切性,物质需要的迫切性等。

(3)把握教师的特殊心理。

教师有时会存在一种双重心理,一是渴望与其他教师,甚至与学校管理者“平等”的心理需要;二是有“被遗忘的角落”的失落感。

为此,必须细心观察,把握教师的双重心理需要。

2、针对教师的不同需要恰当地给予激励
激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

激励根据需要的不同方式,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办法,但在具
体工作中,就教师个体而言,则应该针对其优势需要“按需激励”。

有的教师对名誉较看重,则主要从精神奖励为主;有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对物质比较看重,则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物质奖励的分量;有的教师喜欢展示自己的才能,则应该给他搭上合适的“舞台”让其展示,并让他实现自我价值。

二、增强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心理平衡
现代社会节奏感强,社会、家庭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现代的经济、政治、法制变革,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

以往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及一些制度对教师的日常工作会带来挫折,产生心理冲突,这种情况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将长期存在。

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
1、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
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交流,引导教师对现实作实事求是的分析,理解前进中的困难,树立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的思想。

2、帮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并要求教师把个人目标建立在群体目标之中
3、引导教师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1)理解和同情教师的挫折。

教师在工作中一旦发生挫折,领导者要关心、了解、同情、体贴。

(2)帮助教师进行正确归因。

归因是对产生行为结果的原因作出解释或推论。

每个人在工作成功或失败时,都会力求这么做。

一般把它归结为个人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易甚至运气好坏等。

在实践中,每位教师都会形成自己的归因特点,学校领导应该了解和研究教师的归因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正确归因,提高归因水平,减少归因偏差,从而及时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三、优化学校的人际关系,不断增强凝聚力
学校人际关系是教师在学校这一群体中,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个体之间相互调节,并伴随一定情感态度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学校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有可能产生矛盾冲突,如果长期紧张恶化,教师必然心情沉重,影响工作,影响心理健康。

那么,如何优化人
际关系?
1、学校领导要提高自身的人际吸引力
(1)贴近教师,与教师交朋友,没有架子,与教师打成一片。

(2)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教师,博得教师的好感与钦佩,从而增进人际吸引力。

2、改善学校中的人际沟通
学校人际沟通有两个渠道,一是正式渠道,如开展教研、文体等活动,解除思想包袱,消除心理障碍;二是非正式渠道,如教师之间的交往等。

学校领导要灵活运用这两种渠道,使教师之间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达到有效地人际沟通。

3、及时处理教师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
(1)遇到矛盾冲突时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注意方式方法,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切不可凭主观、凭经验武断解决。

(2)以诚相待、团结协作、以心换心,才能增进理解,协调一致。

人们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个这个道理。

(3)保持中立,不偏袒一方。

总之,作为学校领导者,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优化管理,促使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完成好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