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

内容:导语,《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和《语文园地一》。

认识47个生字,书写39个汉字。

教学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书写39个汉字。

2、要引导学生多读,读出感情。

在反复的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做到朗读与感悟相交融。

3、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的机会。

4、引领学生走进春天的大课堂,唱一唱春天的歌,画一画春天的美景,诵一诵春天的诗文。

重点难点
1、认识47个生字,书写39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要求背诵的诗文。

课时安排
《找春天》2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
《笋芽儿》2课时
《小鹿的玫瑰花》2课时
《语文园地一》3课时
1、找春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形声字认识“躲、符”、熟字加偏旁认识“触、鹊、羞”熟字换偏旁认识“遮、掩探嫩”,通过观察、范写、互评等方式会写“脱、冻、溪、棉、探”5个左右结构的字。

2.通过组内互读、展示交流等方式读通、读准难读的词语和长句子。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学习所得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认识“羞、遮、掩、躲、探、嫩、符、触、鹊”会写“脱、冻、溪、棉、探”。

2、注意“溪”“探”字的写法、“遮”、“触”的读音。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
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描写春天的词语。


预设:柳绿花红、万物复苏、春回大地
2.是的,春来了,春来了,他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
组长组织学习:
合作要求
1.读通课文:小组内分工读文,并汇报圈出的生字新词。

其他同学听音、正音。

2.读准字音:组内轮读圈出的生字新词,其他人纠正,把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再读一遍。

找出易错字音,汇报时提示其他同学注意。

3.理解词语:组长组织成员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尝试解决。

组内不能解决的,组长整理集中,其他同学也可以汇报。

4、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展示交流
1.展示读文: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2.质疑词语:组长汇报刚才组内不能理解的词语。

(预设:害羞、遮遮掩掩) 老师板书,记录词语。

3.互助学习:(生生、师生)
小黑板出示:(朗读)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解释这些词语?
(如果学生不能自主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①什么是害羞?你遇到什么事情会害羞?谁能来表演一下?
②通过朗读课文,我们发现“遮、掩、躲、藏”都是动词,谁能来表演一下。

)谁能再说出几个AABB式的词语(认认真真、摇摇摆摆、飘飘荡荡…….)
4.组内互考:两人一组互相读词,利用认字条检验认读情况。

5.全班检测:
(1)开火车读词语。

重点读准生字词。

(2)每组选一人赛读生字。

(3)检验难读的词句,各组派代表挑战。

A、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E、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学生讲讲读好的方法。

生1:我来读读第一句。

我觉得“遮遮掩掩”和“躲躲藏藏”都是
“害羞”的具体表现,所以读时要轻声一些。

领读。

生2:我给大家读读第二句和第三句。

这两句都有问号,读时语调要上扬。

指读。

生3:我来读第四句,“看、听、闻、触”都是小朋友感受春天的方式,所以要重读。

范读。

生4:第五句是以省略号结束的,语音要稍稍拖长一些,留下更多的想象给大家。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只要坚持下去,你们的朗读会越来越棒。

6.再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5个字:“脱、冻、溪、棉、探”读一读。

2.观察,说一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请同学讲字,并说说怎么写好它。

例如:“脱、冻、溪、棉、探”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探”字写时注意秃宝盖不能写得太宽,“小八”的右边是点,“木”字横要短,撇捺要舒展。

请大家跟我读“探”。

(老师随即指导探—深形近字的区别)我的组词是:探索、深浅
4.师指导书写:探、溪(“溪”字右边比较复杂,写时教师应作细致的指导。


5.学生写、同桌互评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我们的收获很大,不仅认识了许多生字,还会写了5个左右结构的字,在下一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发现春天的魅力。

版设设计:
1.找春天
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探出
嫩芽音符触到喜鹊杜鹃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字卡词卡巩固认识9个生字,通过观察、范写、互评正确书写“摇、野、躲、解”
2.在理解感悟、结合插图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中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春天。

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

2、背诵课文,愿意去大自然中观察、发现春天。

课前准备:
字卡
学生收集与春天有关的资料(图片、照片、诗歌、散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读字词卡
二、交流感受:
学生通过课前的自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1:通过预习我知道“探出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树木吐出的嫩芽、解冻的小溪”这些都是春来了的消息。

生2:我也可以通过看、听、闻、触方法去寻找春天,发现春天。

生3:我觉得春天非常美丽,也很热闹。

三、合作展示:
1.提出重点问题:
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呢?他们找到了怎样的春天?请你在文中圈一圈,画一画,并和小组成员交流。

2.明确自学要求:
先读一读,再围绕问题说一说,小组成员做补充,再次读出情感。

3.小组合作学习:
(老师巡视,倾听学生的想法,和个别理解上有困难的小组交
流。


4.小组汇报点拨:
(1)小黑板出示: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组长:通过自学,我们小组找到了以下句子。

先请××给大家读一读。

生1:朗读。

重读“冲出”和“奔向”。

生2:我们从“冲出、奔向”这两个词可以感受到小朋友们寻找春天的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

师:春天容易找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小黑板出示: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组长:春天不容易找,我们是从这句话中看出来的,请××给大家读一读。

词语训练: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AABB式词语
师:你能照样子再写几个吗?(随机板书)
(3)春天的特点:
组长:我们小组从以下四个方面找到了春天,我们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生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生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生4: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师:你能把这几句问句换一个说法使意思不改变吗?
例: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组学生自由练习,小组展示,学生自评)
师:哪个小组能把春天的特点概括出来呢?(生说师板书)
师:小朋友们还在哪里发现了春天?(朗读最后一段)
5.尝试背诵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可组内交流背诵方法,如借助板书背诵、瞧
图背诵、设想情境背诵等。


四、指导写字。

(方法同第一课时)
1.出示要写的4个生字“摇、野、躲、解”,领读。

2.观察四个字的结构特点说一说怎么写好它
生汇报:“摇、躲”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野、解”写时要注意左右是大致相当的。

“躲”字要注意“身”的撇后边不能出头,“朵”字要写得瘦长一些,并注意第二笔是横折弯,与“几”要进行区分。

3.师指导书写:躲、摇
4.学生写、同桌互评
五、课堂小结:
春天来了,你愿意和书中的小朋友一样到外面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触摸春天的脚步吗?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我们在语文园地中来交流。

板书设计:
1.找春天
小草探头眉毛看到了她
野花早开眼睛听到了她
春天的春天来了
树木吐芽音符闻到了她
小溪丁冬琴声触到了她
2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 通过形声字或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枯、荣”2字,通过观察、范写互评会写“枯、荣、烧”3个字。

2.通过组内合作、展示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 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2、背诵古诗。

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

了解诗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你会背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2.板书:草。

很多同学都会背诵这首诗。

(指名背)诗里的字你都认识吗?诗的意思你了解吗?
3.简单介绍诗人。

二、合作学习:
合作要求:
1.自由读古诗:学生出声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组内读古诗:小组内分别读古诗,每人读一遍,比比谁读的准确、流利。

3.汇报生字:说一说古诗中有哪些生字。

4.组长总结:刚才谁的哪个字音没有读准,请他重新读一遍。

5.再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6.组内质疑:组长组织成员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尝试解决。

组内不能解决的,组长整理集中。

二、合作展示
1、展示读。

分小组,由组长组织采取不同的形式读。

(可以每人读一句、可以齐读、也可以先分读再合读)
2、质疑词句。

组长汇报组内不能解决的词句。

(预设:离离、枯荣)
3、互助学习。

(生生、师生)
(1)观察书中的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这里的草长得怎么样?(理解“离离”)
(2)你能用“枯”和“荣”分别组词吗?
师:对了,“枯”就是“枯萎”,“荣”就是“繁荣、茂盛”。

它们是一对反义词。

4、明确要求:组内再读古诗,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及感受。

想一想,怎样能读出这种感受。

5、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理解诗句有困难的小组)
6、小组汇报点拨。

组长:我们组通过学习讨论,理解了每个诗句的意思。

下面我们组成员来说一说。

生:“离离原上草”意思是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读的时候要把“离离”要上扬,“原上”要加重。

生:“一岁一枯荣”意思是小草每年秋天枯萎,到了第二年春天又会发芽,长得茂盛。

生:读第二句我感觉到小草的顽强精神。

读时“不尽”“又生”要稍微重一些。

(其他诗句同上)
7、学了这首诗,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
8、启发感悟: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配乐,生边读边想象。

2、独立背诵,组内背诵。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3个字:枯、荣、烧”3个字,读一读。

2. 观察说一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请同学讲字,并说说怎么写好它。

生:我是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烧”的。

“浇”去掉“三点水”加“火字旁”就读“烧”,请大家跟我读两遍,可以组什么词?
生:写的时候要注意,“左宽右窄”,右边的上半部分没有“点”。

(其它字方法同上)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教学反思:
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目标:
1. 通过熟字加偏旁认识“徐、篱、宿”熟字换偏旁认识“疏”,熟字去偏旁认识“未”通过观察、范写互评会写“未、追、店、徐、菜、宿”。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背诵古诗。

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了解诗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草》。

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

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正音:宿、徐、店。

3.简单介绍诗人。

二、合作学习:
合作要求:
1.自由读古诗:学生出声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组内读古诗:小组内分别读古诗,每人读一遍,比比谁读的准确、流利。

3.汇报生字:说一说古诗中有哪些生字。

4.组长总结:刚才谁的哪个字音没有读准,请他重新读一遍。

5.再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6.组内质疑:组长组织成员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尝试解决。

组内不能解决的,组长整理集中。

二、合作展示
1、展示读。

分小组,由组长组织采取不同的形式读。

(可以每人读一句、可以齐读、也可以先分读再合读)读准字音:疏、径、追。

2、质疑词句。

组长汇报组内不能解决的词句。

(预设:篱落、疏疏、一径)
3、互助学习。

(生生、师生)
(3)观察书中的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相机引导理解“篱落”。

“篱笆”围得很稀疏,用诗中的词就是()。

(理解“疏疏”)
(4)在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用诗中的句子就是( ).(理解“一径深”)
4、明确要求:组内再读古诗,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及感受。

想一想,怎样能读出这种感受。

5、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理解诗句有困难的小组)
6、小组汇报点拨。

组长:我们组通过学习讨论,理解了每个诗句的意思。

下面我们组成员来说一说。

生:“篱落疏疏一径深”意思是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读的时候要把“一径深”要拖长。

生:“树头花落未成阴”意思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不能成为树荫。

“未成荫”读得要平缓。

(其他诗句同上)
7、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它们有什么特点?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配乐,生边读边想象。

2、独立背诵,组内背诵。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6个字:未、追、店、徐、菜、宿。

读一读。

2.观察说一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请同学讲字,并说说怎么写好它。

生: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住“菜、徐、店”的。

“草字头”加上“采”就读“菜”,请大家跟我读两遍,可以组什么词?
生:写的时候要注意,“草字头”要盖住下面的“采”。

宿:宝盖不宜太宽
未: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4、师范写
5、学生写、同桌互评
(其它字方法同上)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3.笋芽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形声字认识“扭钻唠抚滋”、熟字加偏旁认识揉“笋唤轰”生活积累识字等方式“漆冈豪”,通过观察、范写、互评等方式会写“世界、笋芽、呼唤”3个词。

2. 通过组内互读、展示交流等方式读通、读准难读的词语和长句子。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学习所得的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
1、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认识“润、冈、豪”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笋芽、呼唤”3个词。

2、“笋、钻、滋”的读音“世、界、唤”字的写法。

课前准备:
字、词卡
学生搜集有关笋芽儿、竹子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猜谜语: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

预设:柳绿花红、万物复苏、春回大地
2.你见过竹笋吗?(出示笋的图片)笋芽是怎样长成健壮的竹子的?
3.板书课题。

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指导写“笋芽”。

二、小组合作学习
组长组织学习:
1.读通课文:小组内分工读文,并汇报圈出的生字新词。

其他同学听音、正音。

2.读准字音:组内轮读圈出的生字新词,其他人纠正,把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再读一遍。

找出易错字音,汇报时提示其他同学注意。

2、质疑词句。

组长
3.理解词语:组长组织成员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尝试解决。

组内不能解决的,组长整理集中,其他同学也可以汇报。

4、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展示交流
1.展示读文: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指导读准字音:冈、唠、漆。

2.质疑词语:组长汇报刚才组内不能理解的词语。

(预设:滋润、自豪) 老师板书,记录词语。

3.互助学习:(生生、师生)
小黑板出示:(朗读)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她站在山冈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了”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解释这些词语?
(如果学生不能自主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①“滋润”的部首都是什么?想想和什么有关?
②当你取得优异成绩时感觉最()。

你还在什么时候感觉到自豪?
4.组内互考:两人一组互相读词,利用认字条检验认读情况。

5.全班检测:
(1)开火车读词语。

重点读准生字词。

(2)每组选一人赛读生字。

(3)检验难读的词句,各组派代表挑战。

A、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B、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C、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

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学生讲讲读好的方法。

生1:我来读读第一句。

我觉得笋芽儿一直生活在漆黑的世界里,当她见到如此光明又美丽的世界应该是既兴奋又激动的。

领读。

生2:我给大家读读第二句。

要读出春雨和太阳对笋芽的像妈妈一师:对了,样的爱抚、呵护。

指读。

生3:我来读第三句,这个句子比较长,要注意断句。

在“打鼓”后停顿,“嗓音”后停顿,“重重”“粗重”“呼唤”读得要重一些。

范读。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只要坚持下去,你们的朗读会越来越棒。

6.回文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世界、呼唤、笋芽”3个词,读一读。

2. 观察说一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请同学讲字,并说说怎么写好它。

例如:“呼唤”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注意“口”字的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唤”字“撇”上下连贯不能写成竖、撇。

“世界”中“世”的笔顺要注意。

“界”是“田”加“介”。

“笋”中间横要长。

4.师范写世(注意笔顺)、界、唤
5、学生写、同桌互评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我们的收获很大,不仅认识了许多生字,还会写了3个词语,在下一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笋芽的生长过程。

板书设计:
3笋芽儿
呼唤漆黑扭动钻出唠叨
山冈滋润自豪爱抚揉眼睛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字卡、扩词方式巩固认识14个生字,通过观察、范写、互评等方式正确书写“冈、轰、喊”3个字。

2.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
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好人物对话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前准备:
字卡
学生收集描写春光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14个生字读字组词。

二、交流感受:
学生通过课前的自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1:通过预习我知道笋芽儿生活在泥土里,四周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生2:我知道是春雨和雷公公把笋芽儿唤醒了。

生3:我知道笋芽儿钻出地面后心情非常高兴激动。

三、合作展示:
1.学习1—4自然段,提出重点问题:
自学提示:
①春雨和雷公公是怎样呼唤笋芽的?他们的语气一样吗?
②笋芽儿苏醒时是什么样子的?
③请你在文中圈一圈,画一画,并和小组成员交流。

(1)明确自学要求:
先读一读,再围绕问题说一说,小组成员做补充,分角色读出情感。

(2)小组合作学习:
(老师巡视,倾听学生的想法,和个别理解上有困难的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点拨:
组长:通过自学,我们小组找到了以下句子。

先请××给大家读
一读。

生1:朗读春雨呼唤的句子。

春雨是低声呼唤,语气要柔和、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

生2:读雷公公呼唤的句子。

雷公公的声音是轰隆隆的,读得要粗重一些。

生3:读2、4自然段。

笋芽先是“揉、伸、撒娇”后来“扭、一个劲地、钻”可以看出他由刚睡醒时的朦朦胧胧,到后来急切地想钻出地面。

(做动作理解动词)(4)分角色表演朗读前4段。

词语训练: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了
师:你能照样子再写几个吗?(随机板书)
2、学习5—7段。

提出重点问题。

(方法同上)
自学提示:
①笋芽钻出地面看到的春天的景色什么样子的?想想他还看到了什么?
②想象:假如你是这株竹子,你最想说什么?
(结合省略号进行仿说的练习。

想象说话可以对春雨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


3.启发联想: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
四、指导写字。

(方法同第一课时)
1.出示要写的3个生字“冈、轰、喊”,领读。

2.观察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请同学讲字,并说说怎么写好它。

观察这3个字的结构特点。

“冈”字要注意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

“轰”左边的捺变成点
4.师范写
5.学生写、同桌互评
五、扩展运用。

春天到了,还有谁会叫醒谁呢?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
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学生仿说仿写,展示作品)
板书设计:
3、笋芽儿
春雨扭妈妈呵护春雨
唤醒笋芽儿———向上钻———钻出地面——长成竹子-
春雷一个劲儿阳光
教学反思:
4.小鹿的玫瑰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熟字加偏旁认识“终玫瑰拐莺”、偏旁识字认识“骨惋瘸”。

通过观察、范写、互评等方式会写“弟、哥、骨、谢、渐、微”6个字。

2. 通过组内互读、展示交流等方式读通、读准难读的词语和长句子。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学习所得的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
1、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认识“瑰、骨、终”等8个字,会写“谢、渐、微”等6个字。

2、“骨、瑰”的读音;“谢、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鲜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带来遐想;花香让我们的生活温馨,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