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逻辑 考前辅导10p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MBA逻辑学 考前辅导
2015/10/6
非传递性关系是指:如果对象甲与对象乙有某种关
系,而且对象乙与对象丙也有这种关系,那么对象 甲与对象丙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这种关系。这种关系 就是非传递性关系。或者说,对于X 类中的任何三 个分子“ a” 、“ b” 与“ c” 而言,如果公式“ aRb” 和 “bRc”成立,并且“aRc”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 那么关系R在X类中是非传递的。如“信任”关系是 非传递的,出为如果甲信任乙,并且乙信任丙,那 么甲不一定信任丙,不一定不信任丙。其他的非传 递关系如“尊敬”、“了解”。“朋友” 等等。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内容页
文本标题
文本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内容页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 文本
关系判断的主项。 关系项。表示关系者项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概念, 也就是关系判断的谓项。 量项。表示关系者项数量的概念。每一个关系者项 都可以有量项。
3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MBA逻辑学 考前辅导
2015/10/6
按照上述这些组成部分,具有两项关系的关系判断
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a R b 也可以表示为: R(a、b) 其中a、b为表示关系者项,R表示关系项,关系者 项的量项省略了。
1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MBA逻辑学 考前辅导
2015/10/6
目录
01
02 03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04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11
过渡页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内容页
单击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添加文字
4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MBA逻辑学 考前辅导
2015/10/6
二、关系的性质
1· 关系的对称性
在对象甲与乙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 而乙对甲也有同样的关系,那么,甲与乙之间就是 对称性关系。或者说:对于 X 类中任何两个分子 “ a” 与“ b” ,如果公式“ aRb” 成立,公式“ bRa” 也 成立,那么关系R在X类中为对称性关系。例如: 1米等于100厘米。 张同志和李同志同乡。
MBA逻辑 考前辅 导
第三节 关系判断 一、什么是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是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
例如:
五大于三。 有的动物比所有的人跑得快。
2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MBA逻辑学 考前辅导
2015/10/6
任何一个关系判断都是由下述三个部分组成的: 关系者项。表示一定关系的承担者的概念,也就是
5 0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8 0
内容图表页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1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2
3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内容页
单击添加标题文字
单击添加标题文字 单击添加标题文字
单添加标题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5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MBA逻辑学 考前辅导
2015/10/6
反对称性关系是指:在对象甲与乙之间,如果甲对
乙有某种关系,而乙对甲必然无此种关系,那么, 甲与乙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反对称性关系。或者说: 对于X类中任何两个分子“a”与“b”;如果公式 “aRb”成立,公式“bRa”必然不成立,那么关系R在 X类中则为反对称性关系。例如,在“五大于三” 这个判断中,既然五大于三,那么,三就肯定不大 于五。显然,这种“大于”的关系就是一种反对称 性关系。其他诸如“小于”、“重于”、“少于”、 “之上”、“以南”等等关系,也都是一种反对称 性关系。
6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MBA逻辑学 考前辅导
2015/10/6
非对称性关系是指:在对象甲与乙之间,如果甲对
乙有某种关系,乙对甲既可以有此种关系,也可以 无此种关系,那么,甲与乙之间的这种关系则为非 对称性关系。或者说:对于X类中任何两个分子 “a”与“b”,如果公式“aRb”成立,公式“bRa”可 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那么关系R在X类中则为非 对称性关系。例如,“小王认识张老师”这个判断 所表示的小王对张老师之间的“认识”关系,就既 不能说它是对称性关系,也不能说它是反对称性关 系。这种“认识”关系,就是一种非对称性关系。
7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MBA逻辑学 考前辅导
2015/10/6
2.关系的传递性 传递性关系是指:如果对象甲与对象乙有某种关系,
而且对象乙与对象丙也有这种关系,那么对象甲与 对象丙就必有这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传递性关系。 或者说,对于 X 类中的任何三个分子“ a” 、“ b” 与 “ c” 而言,如果公式“ aRb” 和“ bRc” 成立,并且 “aRc”也成立,那么关系R在X类中是传递的。 例如,“张同志比李同志年长,而李同志比王 同志年长,因而,张同志比王同志年长”。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4
5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Thank you!
谢谢观赏
点击添加 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 文本
点击添加 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内容图表页
6 5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30
8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MBA逻辑学 考前辅导
2015/10/6
如果对象甲与对象乙有某种关系,而且对象乙与对
象丙也有这种关系,但是对象甲与对象丙必然无此 种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是反传递性关系。或者说, 对于X类中任何三个分子“a”、“b”与“c”而言,如 果公式“aRb”和“bRc”成立,并且“aRc”必然不成 立,那么关系R在X类中则是反传递性关系。例如, “张同志比李同志年长两岁,而李同志比王同志年 长两岁”,由此决不能说“张同志比王同志年长两 岁”。在这里,“年长两岁”的关系就是一种反传 递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