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拓展与归类-专题研析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 域。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 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____圆__底__烧__瓶___,a中的试剂为 __饱__和__食__盐__水_____。 (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是__C__l2_+__2_O_H__-_=_=__=_C_l_O_-__+__C_l_-_+__H__2O___,采用冰水浴 冷却的目的是___避__免__生__成__N_a_C__lO__3______。 (3)d的作用是__吸__收__尾__气___(C__l2_)_,可选用试剂___A_C___(填字母)
H2O,故可以认为是CO2先与Na2O2反应,CO2耗尽后H2O才 开始反应。 3.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形成的溶液的质量分数的比较 Na2O与水反应,每消耗62 g Na2O,生成80 g NaOH,溶液 质量增加62 g;Na2O2与水反应,每消耗78 g Na2O2,生成80
g NaOH,溶液质量增加62 g(产生16 g O2),因此,有如下规 律: (1)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投入等量且足量的水中,所形 成的溶液完全相同。
【解析】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Cl2是单质,A不正确;漂白 粉是利用HClO的强氧化性杀菌消毒,而明矾是利用Al3+和水 反应生成Al(OH)3胶体吸附杂质而净水,B不正确;有色布条 褪色只能说明存在HClO,D不正确。
例4现有A、B、C、D四种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呈黄绿色A可以 在B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把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 C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2SO3+Cl2+H2O===Na2SO4+2HCl,2FeBr2+3Cl2 (足量)===2FeCl3+2Br2 ②表现HClO的强氧化性 氯水中含有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死水里的病 菌,故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杀菌、消毒。另外HClO还可将色素 氧化而使其褪色,故氯水常用于漂白。 ③表现H+的性质 氯水中含有H+,所以氯水具有H+的性质,如氯水能与镁粉 反应放出氢气;能与CaCO3反应放出CO2。
C___N__a_O_H___。
(2)甲、乙、丙分别是:甲___N__a_;乙___O__2_;丙___H_2__。
【解析】A、B、C是由H、O、Na三种元素组成的三种化合物,甲、 乙、丙是三种单质,根据元素守恒知,这三种单质是Na、O2、H2,这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Na2O2、Na2O、H2ONaOH;甲和乙能发生 化合反应,乙和丙也能发生化合反应则乙是O2,A是含有氧元素的化 合物;A和B反应生成氧气,由以上化合物可知,反应生成氧气的是 Na2O2和H2O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所以A是 Na2O2,B是H2O,则C是NaOH,甲是Na,乙是O2,丙是H2。
2.CO与H2的混合气体3 g,在150 ℃时和足量的氧气燃烧后, 将所得CO2和H2O通入足量的Na2O2中充分反应,Na2O2增重 的质量为( B )
A.1.5 g
B.3 g
C.6 g
D.无法计算
3.对Na2O2与CO2和H2O(g)混合气体的反应来说,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D( ) A.只要参加反应的Na2O2的量一定,反应生成的氧气的量就 一定 B.只要CO2和H2O(g)的总的物质的量一定,反应所消耗的 Na2O2的量就一定 C.只要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反应中所转移的电子的物质 的量就一定 D.只要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固体所增加的质量就一定
二、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氯 1.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2.氯水性质的多重性 (1)氯水中的反应 Cl2+H2O===H++Cl-+HClO 2HClO===2H++2Cl-+O2↑(光照加快分解) 所以,保存氯水要密闭、放在冷暗处、棕色瓶中。但氯水不 宜长期存放,最好是现用现配,因为次氯酸不见光也缓慢分 解。 (2)氯水的成分 新制氯水:分子有Cl2、HClO、H2O三种,溶质分子中以Cl2
④具有Cl-的性质 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Ag++Cl-===AgCl↓。
例3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 相同的 C.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 质是次氯酸 D.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2)等质量的Na2O与Na2O2投入等量且足量的水中,w(NaOH) 前者大于后者。
例1 A、B、C是由H、O、Na三种元素组成的三种化合物。甲、乙、 丙是三种单质,分别由上述元素组成。上述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 下转化关系:
据此推断:(填化学式) (1)化合物A、B、C分别是:A___N__a_2O__2__;B__H__2_O__;
(3)若气体B泄漏而在场人员没有防毒面具,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的 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下列选项中最适宜采用
的物质是___C___。
A.NaOH
B.Na2O2
C.Na2CO3
【解析】(1)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则A为H2,B呈黄绿色,则 B为Cl2,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 则D为HCl,把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C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解析】(1)根据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结构可知,该仪器为圆 底烧瓶;a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2) 根据装置图可知盛有KOH溶液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 加热,该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c中氯气与NaOH溶液发生反 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离子方程式为Cl2+2OH-=== ClO-+Cl-+H2O;根据氯气与KOH溶液的反应可知,加热 条件下氯气可以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氯酸盐,所以冰水浴的 目的是避免生成NaClO3。(3)氯气有毒,所以d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尾气(Cl2);Na2S可以将氯气还原成氯离子,可以吸收氯
A.切开的金属Na露置于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
2Na+O2===Na2O2 B.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杂质:
2NaHCO3
Na2CO3+CO2↑+H2O
C.Na2O2在空气中久置最终会转变为NaOH:
2Na2O2+2H2O===4NaOH+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为主;离子有H+、Cl-、ClO-、OH-(少量)四种。 长期放置的氯水,由于HClO分解,Cl2全部反应,氯水最终 变为稀盐酸。 (3)氯水的性质 ①表现Cl2的性质 氯水中含有Cl2,所以氯水呈黄绿色,由于Cl2具有强氧化性, 当向氯水中加入强还原性物质时,便可与Cl2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如:氯水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用于对Cl2收集的验 满),能与Na2SO3、FeBr2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2 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 )
A.Na2CO3 C.NaOH、Na2CO3
B.Na2O2、Na2CO3 D.Na2O2、NaOH、Na2CO3
产 生 的 CO2 和 H2O 均 可 与 Na2O2 反 应,由于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而NaOH又可与CO2反应生成 H2O,故可以认为是CO2先与Na2O2反应,CO2耗尽后H2O才开始反应 。根据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生成的1 mol CO2恰好与 1 mol Na2O2完全反应生成Na2CO3,故最终固体产物只有Na2CO3。A正 确。
拓展与归类·专题研析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一、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 1.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2.有关Na2O2与CO2、H2O反应的几个重要关系
(1)物质的量的关系 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 的 Na2O2时,CO2或H2O与放出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 , 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借助物质的量守恒关系。 (2)电子转移关系 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每产生1 mol O2转移2 mol 电
【解析】根据Na2O2与CO2、H2O(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两个反应中Na2O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都为2∶1,A正确;两 个反应中:2Na2O2~2H2O(g)~O2,2Na2O2~2CO2~O2,只 要CO2和H2O(g)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反应所消耗的Na2O2的量 和转移的电子数就一定,B、C正确;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CO2、H2O与Na2O2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为“CO2”中 “CO”的质量和“H2O”中“H2”的质量,所以当物质的量固定 的混合气体中CO2气体所占的比例大时,固体增加的质量大, 当H2O所占的比例大时,固体所增加的质量较小,D错误。
2HCO-3+Ca2++2OH-===CaCO3↓+CO2-3+2H2O
【解析】切开的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表面会被空气中的氧 气氧化成氧化钠:4Na+O2===2Na2O,A 项错误;Na2O2 在 空气中久置最终会转变为 Na2CO3,C 项错误;向碳酸氢钠溶 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 +OH-+HCO- 3 ===CaCO3↓+H2O,D 项错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为CO2。(3)NaOH虽然能和氯气反应生 成无毒物质,但NaOH具有强腐蚀性,A项不合适;Na2O2溶于 水生成的NaOH具有强腐蚀性,B项不合适;Na2CO3溶液能吸收 Cl2,且Na2CO3溶液碱性较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C项合适
1.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气,故A正确;氯气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无法吸收氯 气,故B不正确;氯气可以和Ca(OH)2溶液或浊液反应生成氯 化钙和次氯酸钙,故C正确;氯气与硫酸不反应,且硫酸溶液 中存在大量氢离子,会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故D不正确。(4)b 中试管中为KClO3和KCl的混合溶液,KClO3的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更大,所以将试管b中混合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少量( 冷)水洗涤、干燥,得到KClO3晶体。(5)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 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说明1号试管中氯酸钾没有将碘 离子氧化,2号试管中次氯酸钠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即该
(3)固体质量关系 Na2O2与CO2、H2O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相当于Na2O2只吸 收了CO2中的“CO”、H2O中的“H2”,得到如下关系式(实际 两反应不发生): CO+Na2O2===Na2CO3 H2+Na2O2===2NaOH (4)反应的先后顺序关系 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H2O(g)混合物反应时,由于 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而NaOH又可与CO2反应生成
A.Na2S C.Ca(OH)2
B.NaCl D.H2SO4
(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__过__滤_____, ___少__量__(_冷__)_水__洗__涤___,干燥,得到KClO3晶体。 (5)取少量KClO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 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 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___紫___色。可知该条件 下KClO3的氧化能力___小__于___(填“大于”或“小于”)NaClO。
A与B反应:_H__2+__C__l_2=_=_点_=燃_=_=__2_H__C__l _______。
B与水反应:C__l2_+__H__2O__=_=_=_H__C_l_+__H_C__lO_____。
B与NaOH溶液反应: _C_l_2_+__2_N_a_O__H_=_=__=_N_a_C__l+__N__a_C_l_O_+__H__2O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