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玉台1号茶用菊引种栽培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玉台1号茶用菊引种栽培试验
林晓辉
【摘要】Cultivation experiment of Yutai 1(preferred chrysanthemum tea with virus-free seedlings)were conducted in Qingyuan mountain of Quanzhou city.Result shows that: No.1 Yutai chrysanthemum tea,which have strong adaptability on soil and climate on Quanzhou region,grows well,and it has high yield good future.%通过引进优选茶用菊脱毒苗玉台1号在泉州清源山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玉台1号茶用菊对泉州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应性强,生长良好,产量高,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
【年(卷),期】2011(000)006
【总页数】2页(P40-41)
【关键词】茶用菊;引种栽培;试验;泉州
【作者】林晓辉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林业局,福建泉州3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2.11
菊花原产我国,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味甘苦,性微寒,药用范围广,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菊花茶已成为我
国仅次于茶叶的第二大传统饮料,目前茶用菊花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杭嘉湖平原。
我们于2009年从北京引进玉台1号茶用菊,在泉州清源山进行引种试验,探索该茶用菊生物学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以确定在本地的播期、蕾期、采收期、植株生长规律等,建立生产示范平台。
1 试验地概况
菊花喜湿怕干,忌渍水,种后如遇大雨浸渍48 h便全部死亡,所以我们选择在泉州清源山海拔400~500 m的阳坡地,西北—东南走向,118°30'~118°37'E,24°54'~25°00'N,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条件优越,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19℃,相对湿度76%,无霜期358~362 d。
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层深厚疏松,多为砖红壤、黄红壤,富含腐殖质,pH值6.4左右,排灌方便,立地条件好,很适合菊花生长。
建种苗繁育基地6.67 hm2,首批栽培示范片33.3 hm2。
2 试验材料
我们与北京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北京林大合作,协作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负责品种选育,确定适应性好、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获得茶用菊脱毒苗玉台1号。
玉台1号鲜花蕾直径5~6.5 cm,干花蕾直径1 cm 左右,呈象牙黄,在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配合一定的中药制成菊花茶,可辅助治疗相关疾病,如风热感冒、风火目疾、咽喉肿痛、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痈肿疔毒、小儿痱痒等多种疾病,应用范围广泛,市场前景广阔。
3 引种栽培技术
3.1 育苗
3.1.1 分株定植在11月下霜前收摘菊花后,将菊花茎齐地面割除,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植株,将其根全部挖出,重新栽植在一块肥沃的地块上,施一层土杂肥,保暖越冬。
翌年3—4月扒开粪土,浇水,4—5月份菊花幼苗长至15 cm高时,将
全株挖出,分成数株,立即栽植于大田,栽时株行距为40 cm×40 cm,挖穴,每穴栽苗1~2株,栽后盖土压实,浇定根水,一般1 hm2老苗可栽15 hm2左右的生产田。
3.1.2 扦插育苗扦插基质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为宜。
采用透水、透气性良好的河沙,配以园土、腐殖土,腐殖土∶园土∶河沙按4∶4∶2的比例配制,混合做成垄床,床高10 cm左右,并用福尔马林或多菌灵等消毒杀菌剂按相应浓度喷淋苗床进行消毒。
在4—5月份或6—8月份,选择粗壮、无病害的新枝作插条,取其中段,剪成10~15 cm的小段,在插条下部剪口处蘸少许生根粉或生根剂,然后将插条插入苗床,入土深度为插条的1/2~2/3,行距 20~25 cm,株距 6~7 cm,随剪随插,压实浇水。
最适宜插条生根的温度是15~18℃,如光照较强,则应搭遮阳网遮阴,如条件具备,采取不定期喷雾,保证空气湿度,则成活率更高、效果更好。
一般扦插后约20 d即可生根,长势良好者,30 d左右苗高15~20 cm,即可移栽、定植。
实践证明,以育苗周期短、成活率高、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的扦插繁殖比分株繁殖效果好。
3.2 移栽定植
分株苗于4—5月,扦插苗于5—6月移栽。
选阴天或雨后或晴天的傍晚进行。
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各40 cm挖穴,穴深6 cm,然后带土挖取幼苗,扦插苗每穴栽1株,分株苗每穴栽1~2株。
栽后覆土压紧,浇定根水。
栽植密度15万株·hm-2左右,定植在阳畦里,灌透水。
4 结果与分析
4.1 苗木生长情况
调查样方1 m2,每批调查20 m2,调查时间2010年5月20日。
结果显示,因采取人工控肥、控水,成活率普遍较高,分株定植有部分根腐病。
扦插育苗由于苗
床进行了消毒,没有发生根腐病,并且下部剪口处蘸有少许生根粉,所以成活率在95%以上。
20 d即可生根,长势良好者,30 d左右苗高15~20 cm,见表1。
表1 不同育苗方法情况对照育苗方式育苗时间生根时间(d)成活率(%)30 d苗高(cm)03-15 30 90 13 ~16扦插育苗分株定植04-10 20 95 15 ~20
4.2 种植当年生长发育情况
调查显示,玉台1号在泉州种植生长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幼苗期,2010年3月15日-4月15日;苗期,5月15日-7月22日;蕾期,8月22日-9月3日;
花期,10月3日-11月25日;越冬期。
群体50%以上植株达到此标准日期。
从显蕾开始,根据花蕾的生长情况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闭合期(花蕾出现,顶端闭合);裂口期(蓓蕾苞片开裂);白花期(一层白色舌状花出现);黄花期(舌状花变成浅黄但花瓣未展开);管状花开放期。
4.3 不同时期株高和茎粗变化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生长初期(移栽后30 d内)生长较慢,之后(即移栽45 d后)生长迅速,株高和茎粗明显增加,进入蕾期(9月28日)后生长速度减缓,至开花期(11月3日)生长速度停止。
表2 不同时期株高和茎粗变化情况 cm调查时间06-20 08-10 08-29 10-10 11-24株高17 45 64 68.2 68.1茎粗0.4 0.9 1.2 1.45 1.43
4.4 不同生育时期玉台1号茶用菊的分枝数变化情况
植株的分枝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特征之一,一次分枝(从主茎产生的分枝)和2次分枝(从一次分枝的叶腋里所抽生的分枝)数量与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菊花的产量和品质。
一般情况下,二次分枝数越多,产量越高。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栽
培时间的延长,玉台1号一次和二次分枝数呈明显增长趋势。
这表明,玉台1号
在营养生长期一次分枝得到了充分的发育,进入蕾期后,以二次分枝生长发育为主,到11月24日,一次和二次分枝数基本不再增加。
表3 不同生育时期玉台1号茶用菊的分枝数变化个06-20 08-10 08-29 10-10 11-24调查时间一次分枝数4~5 5~6 6~7 6~7 6~7二次分枝数0 15~
16 22~24 25~26 25~26
5 结语
5.1 通过引种栽培试验,率先在福建省建立起茶用菊花玉台1号引种育苗基地,并建立起第一个示范片。
了解玉台1号茶用菊在泉州清源山地区引种栽培过程中的
生长发育情况,对掌握其在本地区的生长发育和指导大面积种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2 玉台1号茶用菊对泉州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应性强,生长良好,产量高,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5.3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菊花茶已成为我国仅次于茶叶的第二大传统饮料,行情看好。
茶用菊的种植成本主要是前期的一次性投入,即种植菊花的农具、种苗和初加工所需的器具,以及后期的肥料成本和人工成本费用。
经计算,其效益可观,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敦琴,徐止峰.矮化多头菊的培植[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1997(6):25 [2]柏斌.菊花的花期调控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5(10):33
[3]施忠辉.黄山贡菊花栽培及加工[J].特种经济动植物,1999(6):56
[4]唐征,张小玲.食用菊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温州农业科技,200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