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中医学”《内经B》网课测试题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中医学”《内经B》网课测
试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5题)
1.《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可导致的病变是()
A.洞泄
B.飧泄
C.鹜塘
D.肠辟
E.濡泻
2.根据《素问•痹证》痹邪聚于皮则()
A.血凝而不流
B.屈伸不利
C.麻木不仁
D.寒
E.重
3.《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的重要原则,除下列哪一项以外均是()
A.保精宁神
B.起居有节
C.法于阴阳
D.和于术数
E.游行于天地之间
4.《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一词的含义是()。
A.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
B.女性具有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的物质
C.先天精气
D.精气
E.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
5.《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 A.马莳
B.吴昆
C.高士宗
D.张志聪
E.张琪
6.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魄门应属于()
A.五脏
B.六腑
C.传化之府
D.奇恒之府
E.以上均非
7.《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
A.马莳
B.吴昆
C.高士宗
D.张志聪
E.张琪
8.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精不足”的治则是()。
A.滋养胃阴
B.滋养肝肾
C.益之以阴
D.温之以气
E.补之以味
9.《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感受风邪形成的病症是()
A.寒热
B.温病
C.洞泄
D.痎疟
E.寒厥
1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飧泄”的病机是()。
A.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
B.脾阳衰不能运化水湿
C.清阳衰于下不能升
D.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
E.以上均非
11.《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属于五脏疾病顺传的是()。
A.肝传肾
B.心传肾
C.肺传肝
D.肺传肾
E.脾传肺
12.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的发育标志为()
A.任脉通
B.太冲脉盛
C.月事以时下
D.真牙生而长极
E.筋骨坚发长极
13.“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经文出自()。
A.《素中·阴阳应象大论》
B.《素问·汤液醪醴论》
C.《素问·调经论》
D.《素问·热论》
E.《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4.《黄帝内经》书名中“黄帝”实指()
A.作者名称
B.伪托之词
C.上古时期之人
D.古代帝王
E.以上都不是
15.《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逆冲上”者属于()。
A.火
B.热
C.湿
D.寒
E.燥
第2卷
一.综合考核(共15题)
1.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导致“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的原因是()
A.肺热叶焦
B.寒湿内停
C.湿热不攘
D.风湿相搏
E.外壅肌肉2.《素问·热论》所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原因是()。
A.热甚而强食之
B.房事
C.劳作
D.七情
E.又感受邪气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性是()
A.阳生阴长
B.阳杀阴藏
C.阴静阳躁
D.阳化气,阴成形
E.水为阴,火为阳
4.
5.《素问·六节藏象论》称之为“罢极之本”的脏是()。
A.心
B.肺
C.肾
D.肝
E.脾
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
A.精血津液
B.营气
C.肾阴
D.水谷
E.糟粕
7.除下列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的含义?()
A.魄门的启闭,依赖心神的主宰
B.魄门的启闭,依赖肝气的条达
C.魄门的启闭,依赖胃气的下降
D.魄门的启闭,依赖肺气的宣降
E.魄门的启闭,依赖肾气的固摄
8.《素问·热论》中热病的“两感于寒”指()
A.重复感受寒邪
B.外感寒邪,内伤冷饮
C.表里两经俱受邪
D.手足太阳两经俱受寒
E.以上均不是
9.根据《素问·五脏别论》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实而不满
B.泻而不藏
C.藏而不泻
D.传化物而不藏
E.藏精气而不泻
10.《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为有些疾病的病情,随阳气的盛衰而有规律性地变化,其规律为“旦”则()。
A.慧
B.安
C.加
D.甚
E.恶
11.《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发始堕”的原因是指()。
A.肾气亏
B.肾精亏
C.血不荣发
D.阳气衰竭于上
E.阳明脉衰
12.《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湿肿满”者属于()。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3.《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其中“浊气”是指()。
A.饮食水谷
B.食物残渣
C.水谷之悍气
D.宗气
E.谷食之气中稠浊部分
14.根据《灵枢·热病》“热病已得汗而脉尚燥盛”是()
A.邪去正复之象
B.邪正交争之象
C.阳脉之极
D.阴脉之极
E.以上都不是
15.《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形成的病症是()。
A.寒热
B.温病
C.洞泄
D.痎疟
E.寒厥
第1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A
2.参考答案:D
3.参考答案:E
4.参考答案:A
5.参考答案:A
6.参考答案:C
7.参考答案:A
8.参考答案:E
9.参考答案:A
10.参考答案:C
11.参考答案:C
12.参考答案:C
13.参考答案:E
14.参考答案:B
15.参考答案:A
第2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E
2.参考答案:A
3.参考答案:C
5.参考答案:D
6.参考答案:A
7.参考答案:C
8.参考答案:C
9.参考答案:E
10.参考答案:A
11.参考答案:E
12.参考答案:C
13.参考答案:E
14.参考答案:C
15.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