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下册 20.1.2中位数和众数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3、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师补充完整: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能够达到目标,月销售额可以定为每月18万元(中位数)。因为从样本情况看,月销售额在18万元以上(含18万元)的有16人,占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可以估计,如果月销售额定为每月18万元,将有一半左右的营业员获得奖励。
(三)、归纳: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数据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四)、课堂练习:p121练习
三、作业:1、p122第7、8
2、当天大练习册内容
备注(补充)
板书设计
20.1.2中位数众数(2)
平均数例题分析引例分析
中位数
众数
教学反思
分析:商场统计的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组成一个样本,通过分析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来估计总体的情况,从而解决问题。
解:整理上面的数据得到图表如下:
销售额/万元
13
14
15
16
17
18
19
频数/(人数)
1
1
5
4
3
2
3
销售额/万元
22
23
24
26
28
30
32
频数/(人数)
1
1
1
2
3
1
2
问题1、2由学生来回答完成。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备课组成员:
八年级数学组
课题
20.1.2中位数和众数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2、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3、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字信息处理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平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17
18Hale Waihona Puke 161324
15
28
26
18
19
22
17
16
19
32
30
16
14
15
26
15
32
23
17
15
15
28
28
16
19
1、月销售额在哪个值的人数最多?中间的月销售额是多少?平均的月销售额是多少?
2、如果想确定一个较高的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3、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甲群:13,13,14,15,15,15,15,16,17,17
乙群:54,3,4,4,5,5,6,6,6,57
分别求出甲乙群体的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分析出其中能够比较合理的反映年龄特征的数。
本题可由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让小组进行交流
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师补充点拨。
(二)例题学习
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即确定一个月销售目标,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惩。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目标,商场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教学难点
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自主交流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2、15, 20, 20, 22,30,30的众数是()中位数是()
二、学习探究:
(一)引例:公园里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
(三)、归纳: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数据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四)、课堂练习:p121练习
三、作业:1、p122第7、8
2、当天大练习册内容
备注(补充)
板书设计
20.1.2中位数众数(2)
平均数例题分析引例分析
中位数
众数
教学反思
分析:商场统计的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组成一个样本,通过分析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来估计总体的情况,从而解决问题。
解:整理上面的数据得到图表如下:
销售额/万元
13
14
15
16
17
18
19
频数/(人数)
1
1
5
4
3
2
3
销售额/万元
22
23
24
26
28
30
32
频数/(人数)
1
1
1
2
3
1
2
问题1、2由学生来回答完成。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备课组成员:
八年级数学组
课题
20.1.2中位数和众数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2、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3、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字信息处理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平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17
18Hale Waihona Puke 161324
15
28
26
18
19
22
17
16
19
32
30
16
14
15
26
15
32
23
17
15
15
28
28
16
19
1、月销售额在哪个值的人数最多?中间的月销售额是多少?平均的月销售额是多少?
2、如果想确定一个较高的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3、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甲群:13,13,14,15,15,15,15,16,17,17
乙群:54,3,4,4,5,5,6,6,6,57
分别求出甲乙群体的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分析出其中能够比较合理的反映年龄特征的数。
本题可由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让小组进行交流
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师补充点拨。
(二)例题学习
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即确定一个月销售目标,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惩。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目标,商场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教学难点
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自主交流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2、15, 20, 20, 22,30,30的众数是()中位数是()
二、学习探究:
(一)引例:公园里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