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A4打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A4打印版)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共16分)
1、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都涂成________色的,目的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太阳的光和热。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少受到的浮力就越________。

3、太阳能热水器表面的集热管都涂上了________色,目的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太阳________和________。

4、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________的装置叫电磁铁。

5、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________。

6、水面上的船不下沉是因为船受到了水的__________力,这个力的大小与船的重力__________。

7、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________一些。

8、脑是人体的“________”,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
“________”,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人体各部分。

二、选择题。

(共20分)
1、收音机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A.空气B.琴弦C.喇叭
2、大小一样的实心塑料小球和小铁球,放入水里浮的是()。

A.塑料小球B.小铁球C.两个都能
3、两根条形磁铁吸在一起成为一个更长的条形磁铁,这时更长的磁铁有
()磁极。

A.2个B.3个C.4个
4、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D.互惠互利的关系
5、()会减缓土地侵蚀。

A.坡度小,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6、下大雨时,河水往往是黄色的,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

A.小石子B.黏土和细沙C.腐殖质
7、使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A.人为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
8、正常情况下,多数的绿色开花植的繁殖方式是()。

A.种子B.茎C.组织培养
9、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时候是在()。

A.早晨B.正午C.傍晚
10、马铃薯放在清水中是沉的,放在浓盐水中是浮的,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A.马铃薯B.清水C.浓盐水D.无法比较
三、判断题。

(共20分)
1、多穿衣服会使人感到暖和,这是因为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
2、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
3、在地面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地面发生摩擦。

()
4、我一分钟能跑1000米。

()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更容易下沉。

()
6、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的体积。

()
7、增加或者减少生态瓶中的生物,不会影响生态瓶里生物的生活。

()
8、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浮力的原理。

()
9、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部分。

()
10、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一定好。

()
四、连线题。

(共10分)
1、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原理用线连起来。

弹弓射石子弹力
火箭发射反冲力
轰炸机扔下的炸弹重力
五、实验探究题。

(共16分)
1、下面两幅图是马铃薯在清水和另一种不知名的液体中的沉浮状态(两种液体
的体积相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______)是清水,图(______)是不知名液体。

2.()是比较两种液体有什么不同的最好方法。

A.闻一闻B.取液滴加热C.尝一尝
3.经过实验发现不知名的液体里溶解有一种白色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这种物质不是食盐,就是白糖
B.不能确定是什么物质
C.清水里只要溶解了这种物质,马铃薯就一定能浮起来
4.马铃薯在同体积的清水和不知名液体中沉浮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比同体积的不知名液体轻
B.清水和不知名液体是两种不同的液体
C.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轻,比同体积的不知名液体重
5.要使图二中的马铃薯沉下去,可以往图二的液体中加入(______)。

六、简答题。

(共18分)
1、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用电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被消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16分)
1、黑
2、越小
3、深光热
4、磁力
5、弱
6、浮相等
7、粗
8、司令部电话线
二、选择题。

(共20分)
1、C
2、A
3、A
4、B
5、A
6、B
7、C
8、A
9、B
10、C
三、判断题。

(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共10分)
1、
五、实验探究题。

(共16分)
1、
1.一二
2.B
3.B
4.A
5.清水
六、简答题。

(共18分)
1、(1)地表形态的变化: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湖、圆锥形火山和火山岛。

(2)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灾难--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同时火山喷发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铁、铜、金刚石等多种矿藏,火山灰是农作物的上等肥料。

2、①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服;②不要在高压线下放风筝、玩游戏、钓鱼等;③不要用湿毛巾擦拭带电的电器,如电灯;④不要在一个插座上同时用多个电器。

3、食物的消化一是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研碎;二是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吸收的成分。

绝大部分营养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

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和代谢废物通过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被排出体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