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在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中的表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L-17在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中的表达
薛纪森;陈骋;朱华;章圣辉;吕杰强;胡燕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体内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IL-17所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方法:选取高危型HPV阳性的宫颈浸润性鳞癌患者(宫颈癌组)28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者(HPV感染组)25例以及对照组30例。

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清及宫颈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的表达水平。

结果:1宫颈癌组患者外周血清中IL-17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与HPV感染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PV感染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宫颈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外周血清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宫颈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表达水平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且宫颈癌组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的表达水平高于HPV感染组,HPV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IL-17所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参与并促进了高危型HPV的持续性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进程相关。

【期刊名称】《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6(046)001
【总页数】5页(P24-27,32)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
【作者】薛纪森;陈骋;朱华;章圣辉;吕杰强;胡燕
【作者单位】[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浙江温州325015;[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浙江温州325027;[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浙江温州325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
宫颈癌是引起女性死亡的第二大癌症[1],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性感染已被证实是发生宫颈病变的致病因素[2-3]。

临床上HPV感染多数呈一过性,只有10%~15%的高危型HPV呈慢性持续感染
状态,进而引发宫颈癌变[4]。

近来研究[5-7]发现,一类独特的效应性CD4+T细
胞-辅助性T细胞l7(T helper 17 cells,Thl7)亚群,其分泌的特异性效应因子
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均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

本研究对高危型HPV阳性的宫颈癌患者体内IL-17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与高危型HPV感染以及无HPV感染患者相比较,以探讨IL-17介导的特异性
免疫应答在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的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7月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与
附属第二医院妇科就诊的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患者共28例作为宫颈癌组,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且高危型HPV均为阳性。


选取25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为HPV感染组,该组患者宫颈高危型HPV
检测均为阳性,而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结果均提示“未见上皮内病变及恶性病变”。

选择同期因子宫肌瘤在我院收治拟行子宫全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前经宫颈液基细胞学及宫颈脱落细胞HPV筛查无异常。

入选标准:①年龄为30~
60岁女性;②非经期;③近3 d无性生活。

排除标准: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妊娠、生殖道及全身其他部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免疫性疾病
或其他系统恶性肿瘤;②本次患病前曾接受过化疗、放疗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③乙型肝炎标记物检测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三项中任何一项阳性;④梅毒特异性抗体、丙型肝炎特异性抗体及HIV特异性抗体筛查阳性。

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均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凯普公司HP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确定感染的高危型HPV型别。

1.2 实验标本采集采集前告知患者标本用途,表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①血清样本采集:采集患者外周血2 mL,分离出血清后置-20 ℃保存待测;②组织标本采集:宫颈涂抹卢戈氏液,在宫颈不着色区以活检钳钳取宫颈病变组织,量约50 mg,标记后置液氮罐中保存。

主要试剂:人IL-17A ELISA检测试剂盒、人
IL-17A 标准品购于杭州联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仪器:酶标仪Thermo Multiskan MK3。

1.3 实验方法 ELISA法检测血清及宫颈组织匀浆中IL-17的表达水平:取出组织块,置于冰0.9%氯化钠溶液中漂洗,除去血液,滤纸拭干,称重,放入5 mL的小烧杯内。

以9倍于组织块体积量取预冷的匀浆介质PBS,用移液器取匀浆介质PBS总量的2/3加入烧杯,置于冰水中使用眼科小剪快速将组织块剪碎。

将剪碎的组织倒入1 mL玻璃匀浆管中;用剩余的1/3匀浆介质PBS冲洗残留在烧杯中的碎组织块,一起倒入匀浆管中进行匀浆;左手持匀浆管将下端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器皿中,右手将捣杆垂直插入套管中,上下转动研磨数10次(6~8 min),充分研碎,使组织匀浆化。

将制备好的10%组织匀浆在4 ℃,3 000 r/min离心10~15 min,取上清液,根据IL-17A ELISA试剂盒方法进行检测,根据标准曲线查出血清及宫颈组织匀浆样本中IL-17浓度。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实验数据。

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用±s描述;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后行方差分析,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3 组临床资料比较各参数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2 研究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型别分布情况HPV感染组与宫颈癌组的HPV感染情况,单一型别感染为多数,HPV感染组为72%(18/25),宫颈癌组为78.57%(22/28),2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混合型别感染,HPV感染组为28%(7/25),宫颈癌组为21.43%(6/28),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全部HPV感染型别的分布中HPV16亚型最多见,占47.17%(25/53),其他较多见依次为HPV58亚型(20.75%,11/53)、HPV52亚型(16.98%,9/53)和HPV18亚型(11.32%,6/53)。

见表2。

2.3 3 组外周血清中IL-17水平比较 3组间外周血清中IL-1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06,P<0.05)。

宫颈癌组患者外周血清中IL-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PV感染组与宫颈癌组及对照组间比较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图1。

2.4 3组宫颈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水平比较
每组宫颈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外周血清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见图2。

宫颈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水平在对照组、HPV感染组及宫颈癌组中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3组间IL-17表达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宫颈癌组与HPV感染组比较IL-1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与对照组比较
IL-17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IL-17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图3。

IL-1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促炎症性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亚群分泌,是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参与者,在免疫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5-6]。

随着近年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IL-17细胞在许多疾
病中的作用已受到广泛关注。

大量的实验结果显示,IL-17细胞在各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移植物抗宿主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8-12]。

IL-17具有强大的招募、激活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是宿主抵御一些特殊病
原体感染的重要细胞因子,参与了针对胞内、外菌、真菌、寄生虫及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

多数研究[8,13-14]提示,IL-17在病毒感染中发挥致病作用而不是保护性作用。

而IL-17在病毒持续感染中发挥的作用机制,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

在澳大利亚最近的一项实验研究中,研究者们认为IL-17促进了HPV的持续感染
并引起宫颈上皮肉瘤变,IL-17可抑制宿主清除病毒感染细胞,延长其生存时间,从而导致病毒的复制和持续性感染,引起宫颈病变[15]。

宫颈癌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生殖道高危型HPV的持续性感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危型HPV感染清除的失败将导致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HPV感染可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
疫应答。

一般认为,对HPV感染的有效免疫应答主要是局部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

目前有关该方面的研究结果尚不统一,且少有涉及IL-17和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IL-17是否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进程,其在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性感
染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值得深入探究。

为明确IL-17介导的免疫反应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本研究采用ELISA法
检测了外周血与宫颈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宫颈癌组患者外周血清中IL-17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宫颈癌组IL-17表达水平虽高于HPV感染组、HPV感染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各组宫颈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的表达水平
均明显高于外周血清水平,且宫颈癌组高于HPV感染组,HPV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由此提示,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中IL-17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证实了IL-17所介导的免疫反
应可能参与并促进了高危型HPV的持续性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进程相关,据本研究结果提示,宫颈局部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清,提示IL-17所介导的免疫反应变化可能在宫颈局部微环境中较为明显。

IL-17所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参与并促进了高危型HPV的持续性感染,与宫颈癌
的发生、发展进程相关,为寻找有效阻断宫颈高危型HPV慢性及持续性感染的免疫治疗措施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关文献】
[1]FERLAY S H,BRAY F,FORMAN D,et al.GLOBOCAN 2008,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IARC Cancer Base number 10.Lyon,France: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10[J].http://globocan.iarc.fr (accessed Aug 10,2010),2010.
[2]ZUR HAUSEN H.Papillomaviruses and cancer:from basic studies to clinical
application[J].Nat Rev Cancer,2002,2(5):342-350.
[3]潘镏镏,郑飞云,诸海燕,等.鸦胆子素D对HPV16感染细胞株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J].温州医科大
学学报,2015,45(2):89-94.
[4]COX J T.Epidem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HPV[J].J Fam pract,2006,Suppl:3-9.
[5]HARRINGTON L E,Hatton R D,Mangan P R,et al.Interleukin 17-producing CD4+ effector T cells develop via a lineage distinct from the T helper type 1 and 2 lineages[J].Nat Immunol,2005,6(11):1123-1132.
[6]PARK H,LI Z,YANG X O,et al.A distinct lineage of CD4 T cells regulates tissue infl ammation by producing interleukin 17[J].Nat Immunol,2005,6(11):1133-1141.
[7]刘英平,陈扬.宫颈癌患者血清IL-17、VEGF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
学,2013,17(11):2053-2054.
[8]DU W J,ZHEN J H,ZENG Z Q,et al.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17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liver fibrosi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IL-17 in HBV
infection[J].Diagn Pathol,2013,8:40.
[9]YEH C Y,SHUN C T,KUO Y M,et al.Activated human valvular interstitial cells sustain interlenkin-17 production to recruit neutrophils in infective endocarditis[J].Infect Immun,2015,83(6):2202-2212.
[10]KARBACH S,CROXFORD A L,OELZE M,et al.Interleukin 17 drives vascular inflammation,endothelial dysfunction,and arterial hypertension in psoriasis-like skin disease
[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4,34(12):2658-2668.
[11]MORAN E M,MASTAGLIA F L.The role of interleukin-17 in immune-mediated inflammatory myopathies and possible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Neuromuscul Disord,2014,24(11):943-952.
[12]BAHARLOU R,KHEZRI A,RAZMKHAH M,et al.Increased interleukin-17 transcripts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a link between T-helper 17 and proinfl ammatory responses in bladder cancer[J].Iran Red Crescent Med J,2015,17(2):e9244.
[13]SHI M,WEI J,DONG J,et al.Function of interleukin-17 and -35 in the blood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related liver cirrhosis[J].Mol Med Rep,2015,11(1):121-126.
[14]OHTA R,IMAI M,KAWADA J,et al.Interleukin-17A-producing T lymphocytes in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J].Microbiol Immunol,2013,57(2):139-144.
[15]GOSMANN C,MATTAROLLO S R,BRIDGE J A,et al.IL-17 suppresses immune effector functions in human papillomavirus-associated epithelial hyperplasia[J].J
Immunol,2014,193(5):2248-22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