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锦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上网的利弊谈
一说起上网,大概有许多人都知道这个名词,网络的出现是社会时代的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
上网已成为一个21世纪流行趋势。
在中国的13亿人里,网民就已经达到了1。
1亿人。
随着上网的人数与日俱增。
中学生上网的也越来越多,上网的利与弊也渐渐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中学生到底该不该上网呢?
就本人观点而言中学生应该上网,但应适可而止。
说到上网,上网不仅可以聊天、交友、查资料、玩游戏……,还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可以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可以毫无顾忌地与网友聊天,倾吐心事,减轻课业负担,缓解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觉得很有成就感;还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现在自己动手做主页已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
无论何事好处与坏处只有一线之隔,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上网亦是如此。
跨越了“利”的界线便是“弊”。
当今许多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经常上网,1、是因为怕自己的孩子近视。
2、怕自己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
3、怕上当受骗。
的确,长时间的上网会引起视疲劳,而且,近视的度数还会逐渐增加;而玩网络游戏,轻的会导致近视,重的还会导致学业的荒废;而在网络世界里,可信度不是100%的,我们不能完全相信网络,在我们的身边,网络受骗的受害者也比比皆是。
虽然上网的坏处不少,但还是利大于弊,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上网,争取让它的弊端不在我们身边出现,让它成为我们学习、工作上获取有益信息的高科技工具.
谈青少年上网
“网上冲浪”已成为现代生活中流行的一句口头禅,上网风狂卷大江南北,中国人上网总数一下子跃居世界第三位。
网络,能拓宽人们的视野,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其作用无可厚非,但上网对于青少年来说,却是弊大于利。
网络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它吸引了许多中学生的目光。
受经济条件限制,买电脑上网的毕竟不多,因此网吧就成了同学们上网的好去处。
事实上,频繁出现在网吧里的绝大多数同学并不是去查阅与学业有关的资料,而是想在“虚拟”空间享受脱离现实的快感。
有人说,上网就像吸鸦片。
这话虽不全对,但对一味流连于网吧的青少年来说却是一语中的。
网上的东西有好有坏,所以上网是一把“双刃剑”。
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
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很容易被一些黄色网站上的内容腐蚀,而且一旦陷进去就难以自拔。
网上聊天室里净是些令狐冲、巧克力之类的古怪名字,还有“好帅呀”、“好靓呀”等一大堆廉价的溢美词语。
男的用女的语气,女的硬要耍男人气派,说白了,无非是骗人的把戏。
一些无知少年沉迷于网恋,频频约见“有情人”,本以为是白马王子,见面的却是邻居阿姨;本来想会会“白雪公主”,站到面前的却是“小矮人”,类似的尴尬场面屡见不鲜。
在学校,许多学友已不喜欢叫名字,而直呼“美眉”、“恐龙”了。
假设人们不按老少,不分男女,统统使用诸如此类的词语互相称呼,这世界岂不乱了套?
上网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上网需要费用,对完全靠父母供养的青少年来说,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
当父母给的钱满足不了上网的要求时,就向同学借,久而久之,无力偿还,便养成了不讲“诚信”的坏习惯。
有的甚至去偷去抢,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残酷的现实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北京一家网吧青少年纵火,导致许多大学生和中小学生死于这场灾难。
青少年朋友,你们应当明白,你们沉迷的网上一隅只是虚幻的海市蜃楼,美丽的外表下还隐藏着陷阱和毒刺。
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为了不让你的家人操心,请不要去网吧
生命与网络的链接
打开“我的电脑”,点击“拨号网络”,伴随着56K的猫的“滋滋哑哑”的声音,我又步入浩瀚无边的网络。
你们也许会说我是一个被网络俘虏的不良少年,因为报上大串大串地登载着有关网络的“绯闻”,而且常常是危言耸听:“上网青年容易堕落!”不由你不心跳加快。
可我却不这么认为:每件事物都有好有坏,当人们只看到坏的一面时,也应当想想好的一面。
以前刚触网时,我还是一只“菜鸟”,一只站立在一棵秃树上的“菜鸟”。
我一点也不知道网络的奥秘,但一触网就发现世界上最慢的东西不是乌龟,不是蜗牛,更不是什么树獭,而是浏览器窗口下那根似死非死的蓝线。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申请了一个OICQ号后,就开始聊天,
其他的什么都不敢动,更不敢动“高消费”的网页(被老爸知道后要挨扁的)。
第一次上网就是如此的“憨包”!
现在,我已从一只憨笨的“菜鸟”变成了一只羽翼丰满的金凤凰,常常在网上“横冲直闯”而又能逢凶化吉,一路欢歌,偶尔也会去一些网站冲浪下载。
当然,每次结账单上的数目也是触目惊心(那时少不了老爸的一顿训)。
而每次总担心被人“黑”的我,现在还成了一只“黑鸟”——黑客(少不了夸张一点,上网的鸟们都是这样)。
记得上次我正和一个名叫“北京女孩”的网友聊天时,一个粗野的男人侵入了我的“陌生人名单”。
一进来就破口大骂,简直就像读书甚少的张飞。
由于我当时是在网吧上网,“黑
客”的工具如炸弹、IP显示器、木马等统统在家,无法教训他,只好给那小子发了个信息:“兄台,有本事下午两点再来!”这小子竟回复道:“等你这只没拔完毛的‘菜鸟’!”我真是火冒三丈,敢如此对我撒野,气得我大拍桌子,不想竟招来了网吧老板,他问我是否有病,我只有傻笑着离去,算是躲过了一场灾难。
下午一点多,我早早将所有“武器”装备完毕,只等那个“秃驴”来赴约。
两点多后,那小子终于露面了,一上来就吼道:“你小子一个人单刀赴我的‘鸿门宴’,看老子不整死你。
”紧接着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开始了。
还真没想到这小子的防火墙十分坚固,我始终难以攻下,只好使出“必杀技”——中国小男孩,这是根据当年轰炸日本的那两颗原子弹仿造的,我也要将这个作为“网络战争结束”的标志。
单击“攻击”后我独自大笑:就他?还想和我斗,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突然屏幕上出现“由于对方的防火墙的反弹,现在已将文件置入你的电脑中”。
我傻了!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
后来才知道导致我失败的两大原因:一是我的网络技术太烂,二是我忘了安装防火墙。
我只有重新安装,可是硬盘被格式化了,我的OICQ号也被盗了。
唉!我只有自叹:技不如人。
于是,我努力学习上网技术,我发誓我一定要成为一个黑坛坛主!
当然,在我游遍了Intemet的“大街小巷”之后,在我尽情地免费参观一次次画展之后。
甚至在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一张张名画“带”回家之后,我越来越觉得成不成黑坛坛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在网上游览世界风光,到达任何一个我想去的地方。
上次我就一帆风顺地围绕地球瞎逛了一圈,这要是让麦哲伦知道他痴迷追求的东西,我一下就办到了,他不气活才怪呢。
我越来越喜欢上网时的天马行空,那才有大侠的风度呢。
如果没什么事‘我便会去一些公共,在BBS上神侃,有时会遇上一些陌生人,不管男女老少,我都会和他们侃大山。
运气好的话,会遇到同龄人,我们一起抨击时弊,大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弊端,也会互相鼓励,然后一起去“冲浪”,真是爽到心上了。
上网上久了,眼睛度数直线下降。
电话单上的RMB却是直线上升,真是涨得惨不忍睹。
最后老爸拿起“家法”,老妈拿起“皮鞭”来禁止我上网,可我仍无悔改之意,我对上网还是一“网”情深,因为网络太神奇,太美妙了!
就这样,网络已逐渐进入我的世界,与我的生命紧紧相连。
我漫步在网络的原野上,感受来自异国他乡的缕缕清风。
信息时代的来临,更吸引我努力地探索未知的世界,我愿意走进网络的天地,去实现我驰骋世界的梦想,因为我已离不开网络世界。
我看克隆
人们对于人类克隆这个问题太过敏感,现在人类最容易讨论就是克隆之伦理问题,怕克隆的人生下来乱了伦常,这一点我不大赞同。
首先,做为一个新生的物体,无论它先前是否来自于另一各体,它还是属于一个新生的各体。
比如,一个成熟女人的基因孕育了自己的一个拷贝,那它就是一个女儿,因母而得子,如果还未长大就有一个拷贝,那就是姊妹、或兄弟,又有何不可呢?现在的人类连同性相恋都能够承受,为何独独不能够承受克隆人呢?
一个克隆人其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因为它只有因为技术而得到的身体,如同试管婴儿之类的,与双胞、多胞胎有何区别呢?而它的思维是随着时间通过慢慢学习而得到的,因为教育的差异,它不见得与它的母体有着同样的思考方式,因为社会的变化,人类的进步,我们的意识与行为都在改变着、成长着。
克隆的人也一样,把它看成另一个各体不行吗?如果我们本身出生于不同的时代,我们也会不同的,你不这样认为吗?
而从技术上而言,克隆人只是一种生育的技术,而一种技术之本身无论你接受与否都会成为将来时代的一种手段的。
例如:火药、枪支、原子弹不都没有因为人的阻碍而就不发展了吗?火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只是看你是否使用得当而矣,这本身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不必纠缠于伦理方面的道德问题。
如果你收养了一条狗,那你就是它的主人,定性很明确,如果你收养了你自己身体的克隆,那它就是你的孩子,与无血缘关系的孩子一样是你的子辈(只要你有能力养育它们,如果没有能力,那养育它们的人就是它们的父母),这个问题之明显,为何那么多人不明白呢?
对于关系的定义是人类所特长的,我们定义了许多人类血缘与非血缘之间的关系,如兄弟、父母、养父母、同父异母之类的异母兄弟,为何不能够来个新的定义呢?或者叫克隆母女、克隆父子,克隆兄弟又有何不可呢?为何招致那么多人的天怒人怨呢?只不过,因为它的出现,破坏了人类特有的秩序罢了,只因为他们在现有的道德体系下,未见过这种关系,就变得混乱一团。
生育只是一个过程,生育的母体,现在都可以变化了,借腹而怀另两个人的孩子都能够为人所承认,为何对克隆的孩子有着如此的偏见呢?如果有一天,能够有一种设备(容器)而不用母亲的子宫去生育的话,人类思维岂不是更要乱套了?
其实克隆人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一个因技术而产生的人,最终的定义,它应该是人类,因为它有人类的血缘。
可以让我们这个物种在非正常生育的条件下而发展下去。
如果出现一个大的瘟疫,而造成大量物种接近灭绝的边缘时,人类可能就能够放克隆人一马了,因为人类的延续总比灭绝我们这个物种要强得多。
或者,出现这个孩子需要同样的血
液,需要另一个最合适相配型的生命共同扶持,那么,一定不会有人阻挡这个技术的发展的。